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2018年4月15日

轉載自: 健康教育

導讀:

2018年4月15日-21日是第24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科學抗癌 關愛生命”, 副主題是“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 旨在宣導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 傳播科學防癌理念, 普及抗癌健康知識, 提高群眾癌症防控意識, 增強患者抗擊癌症信心, 切實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 為實現攻克癌症的目標共同努力。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發展歷程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宣導發起的, 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簡稱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自1997年至今, 每年均在宣傳周活動前由科普宣傳部制定實施計畫, 擬定宣傳周活動主題, 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相關宣傳報導, 宣傳周活動後均進行總結。 在各省(市、自治區)抗癌協會、腫瘤醫院、各專業委員會及各位理事、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下, 使每一屆宣傳周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

活動的開展一屆比一屆聲勢浩大, 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抗癌防癌科普知識, 使廣大人民群眾提高了防癌意識、增加了科學知識, 從而進一步推動了我國抗癌事業和科普工作的健康發展。 目前, 已被國家衛生部納入每年的正式衛生宣傳日活動。 深受到各地黨政領導和各界人士的歡迎。

癌症防治核心資訊及知識要點

癌症是一類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慢性病

1.癌症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 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 死亡病例超過200萬, 防控形勢嚴峻。

2.我國最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等。 近年來, 肺癌、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等發病呈顯著上升趨勢, 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發病率仍居高不下。

3.大部分癌症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 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

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複雜漸進的過程, 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

4.致癌因素十分複雜, 包括化學、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遺傳、免疫、年齡、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1.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晚期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品質。

2.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症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生存時間。

3.國際先進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如健康教育、控煙限酒、早期篩查等)、規範治理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4.我國實施癌症綜合防治策略較早的一些地區,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1.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

2.吸煙、肥胖、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習慣、酗酒、壓力、心理進展等都是癌症發生的危險因素。

3.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

4.癌症的發生是人全生命週期相關危險因素累計的過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儘早關注癌症預防,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煙草、酒精燈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

癌症不會傳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會傳染的

1.癌症是由於自身細胞基因發生變化而產生的,是不傳染的。

2.一些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狀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會傳染的。

3.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狀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

規範的防癌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癌症

1.防癌體檢是在癌症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常見癌症進行的身體檢查,其目的是讓群眾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

2.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症。使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檢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檢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檢查消化道癌等。

3.要根據個體年齡、既往檢查結果等選擇合適的體檢間隔時間。

4.防癌體檢專業性強,講究個體化和有效性,應選擇專業的體檢機構進行。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

1.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

2.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症危險信號,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2)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4)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6)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7)持久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

(8)聽力異常,鼻血,頭痛。

(9)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發現癌症要選擇正規醫院接受規範化治療

1.癌症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品質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中醫治療等。

2.規範化治療是長期臨床治療工作的科學總結,根據癌症種類和疾病分期來決定綜合品質方案,是治癒癌症的基本保障。

3.癌症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化治療,不要輕信偏方和虛假廣告,一面貽誤治療時機。

癌症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品質

1.癌症康復治療包括心理康復和生理康復兩大部分,是臨床治療必要的延續和完善。

2.癌症患者的康復要做到:樂觀的心態、平衡的膳食、適當的鍛煉、合理的用藥、定期的複查。

3.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要在醫生幫助下通過科學的止痛方法積極處理疼痛,不要忍受痛苦。

4.要正視癌症,積極調整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狀態,達到病情長期穩定,與癌症“和平共處”。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

2.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症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品質,延長生存時間。

3.國際先進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如健康教育、控煙限酒、早期篩查等)、規範治理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4.我國實施癌症綜合防治策略較早的一些地區,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呈現下降趨勢。

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1.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

2.吸煙、肥胖、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習慣、酗酒、壓力、心理進展等都是癌症發生的危險因素。

3.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

4.癌症的發生是人全生命週期相關危險因素累計的過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儘早關注癌症預防,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觸煙草、酒精燈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

癌症不會傳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會傳染的

1.癌症是由於自身細胞基因發生變化而產生的,是不傳染的。

2.一些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如幽門螺桿菌)、病毒(如人乳頭狀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會傳染的。

3.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狀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

規範的防癌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癌症

1.防癌體檢是在癌症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常見癌症進行的身體檢查,其目的是讓群眾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進行早期干預。

2.目前的技術手段可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常見癌症。使用胸部低劑量螺旋CT可以檢查肺癌,超聲結合鉬靶可以檢查乳腺癌,胃腸鏡可以檢查消化道癌等。

3.要根據個體年齡、既往檢查結果等選擇合適的體檢間隔時間。

4.防癌體檢專業性強,講究個體化和有效性,應選擇專業的體檢機構進行。

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

1.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

2.關注身體出現的癌症危險信號,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的異常腫塊。

(2)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哽咽感、疼痛等。

(4)皮膚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

(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欲減退。

(6)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或帶血。

(7)持久性聲音嘶啞,乾咳,痰中帶血。

(8)聽力異常,鼻血,頭痛。

(9)陰道異常出血,特別是接觸性出血。

(10)無痛性血尿,排尿不暢。

(11)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進行性體重減輕。

發現癌症要選擇正規醫院接受規範化治療

1.癌症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品質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中醫治療等。

2.規範化治療是長期臨床治療工作的科學總結,根據癌症種類和疾病分期來決定綜合品質方案,是治癒癌症的基本保障。

3.癌症患者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化治療,不要輕信偏方和虛假廣告,一面貽誤治療時機。

癌症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品質

1.癌症康復治療包括心理康復和生理康復兩大部分,是臨床治療必要的延續和完善。

2.癌症患者的康復要做到:樂觀的心態、平衡的膳食、適當的鍛煉、合理的用藥、定期的複查。

3.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要在醫生幫助下通過科學的止痛方法積極處理疼痛,不要忍受痛苦。

4.要正視癌症,積極調整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狀態,達到病情長期穩定,與癌症“和平共處”。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