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聯航暴力待客陷輿論風暴 股價卻逆勢反彈

央廣網北京4月1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 在上周日,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在航班滿員的情況下, 臨時“加塞”4名員工, 並強行將一名越南裔美國籍乘客拖下飛機, 引發廣泛關注。

在視頻曝光之後, 網路上掀起了抵制美聯航的風潮。 不少網友分享自己乘坐美聯航的負面體驗, 甚至宣佈以後絕不乘坐美聯航飛機。 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已經看到相關視頻。

面對輿論風暴, 美聯航首席執行官穆尼奧斯發表聲明再次道歉, 說美聯航對這一事件“負全部責任”, 將進行詳細調查, 並在4月30日前公佈調查結果。

資本理性?美聯航股市跌後反彈

不過在一片抵制聲中, 美聯航在股市的表現出人意料。 事件曝光後, 美聯航股價週二雖然一度下跌超過4%, 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 不過隨後又重新上漲。 昨天美聯航再次一度反彈, 收于69.93美元, 兩天累計只下跌了2.2%。

美國財富網站認為, 在暴力發生之後, 一部分投資者確實受到影響。 不過很多投資人覺得這只是一個小插曲, 影響不了整體大局。 他們認為, 總體經濟形勢向好, 美國航空業也處於復蘇之中, 因此, 對於美聯航的未來也表示看好。 所以他們選擇在低位買入市場上的股票, 拉升股價。

《金融時報》認為, 對於投資者來說, 美聯航的這種行為是嚴格削減支出的一種具體表現,

這意味著將來美聯航的盈利會上升。 當然, 副作用就是對待乘客的態度和服務品質極度下降。

而對於美國的乘客來說, 機票的價格因素遠比其他因素重要的多, 至於服務態度無所謂。 美國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也顯示, 顧客對於機票的價格更加敏感。

寡頭壟斷 美國航空被資本看中

當然, 造成這一局面的更深層次原因, 是美國航空業的寡頭壟斷。 在過去的十年間, 美國航空業經歷了一系列的收購整合, 最終美國航空、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和西南航空公司等四家航空公司, 控制了美國國內70%的航空市場。 而且很多偏遠的航線只有美聯航一家公司在運營, 這讓乘客嚴重缺乏議價能力。

美國航空業形成了壟斷的“護城河”,

也讓他們被投資人看中。 其中就包括股神巴菲特。 去年第三季度開始, 他開始買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的股票。 目前, 巴菲特持有美聯航9%的股票, 價值大約20億美元。 隨著公司股價下跌, 巴菲特損失了一度超過5000萬美元。 對於美聯航來說, 公司市值兩夜蒸發了約5億美元, 也讓他們不得不做出讓步。

用腳投票 美聯航中國市場收益面臨下滑

除了股市外, 美聯航失去民心, 必然有乘客用腳來投票。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上, 美聯航可能面臨收益下滑的局面。

美聯航事件在我國社交平臺上也引發了激烈爭論。 很多人都表示無法接受, 要抵制美聯航。 其中也包括不少名人。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就用“噩夢般體驗”來評價美聯航的服務。

他說:“負責任地說, 美聯航的服務絕對是全球最爛, 沒有之一。 ” 音樂製作人高曉松也說美聯航“傲慢”。

其實從去年, 美聯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以用“搶眼”來形容。 美聯航大中華區高管層透露, 去年以來, 美聯航在北京、上海和香港航線增加座位, 航空運力增長大約20%, 在廣州航線航空運力增長甚至超過20%, 這在業內實屬罕見。

根據行業統計, 隨著美國放鬆對華簽證和中國公民出境游持續火熱, 中美航線已成為最賺錢的“黃金航線”之一。 美聯航也快速搶佔中國市場蛋糕。 但是接二連三的糾紛, 特別是對旅客施暴事件的曝光, 對美聯航品牌衝擊很大。 業內人士預測, 在近段時間內, 美聯航在中國市場收益, 將很可能下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