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梅湘雲:躬耕農業報桑梓

通訊員 陳鈺 李月新

4月10日, 筆者一行乘坐的三輪車一路“突突突”, 沿著崎嶇的山路七轉八拐20餘分鐘, 終於抵達別有洞天的蘄春縣青石鎮桃樹嶺。

這裡松濤陣陣, 果藥飄香, 27個鐵皮石斛、葛根等標準化藥材大棚次第分佈, 女主人梅湘雲笑盈盈地迎上前:“今天好友多聚, 這不武漢、黃石的朋友們也來體驗野茶採摘、藥材培育了, 地道的農耕生活可需要情懷呀。 ”

攀談由此拉開。 梅湘雲祖籍青石鎮大屋村, 高中畢業後遠嫁黃石, 從事水產品、艾灸養生等多個領域生意。 2015年, 她和丈夫回鄉探親時, 眼見蘄春縣“藥旅聯動”戰略如火如荼、易地搬遷安置下的大屋新村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

她當即意識到是該由“靠山吃山”轉型到“靠山活山”了。

踏遍青山, 在眾人疑惑不解的眼光中, 梅湘雲拋下黃石生意門路, 回鄉創立了湘雲種養專業合作社, 相中了無水、無電、無路、無網的桃樹嶺山區。 在縣、鎮、村支持下, 成功流轉到3000餘畝荒山荒田。 她信心滿滿地說:“50年流轉合同, 夠我實現原生態養生農林業夢想了!”

目前, 梅湘雲先後投入資金800萬元, 種植有機稻200畝、鐵皮石斛200畝、油茶500畝、濕地松1400畝、桃園200畝, 散養土雞5000只, 農產品年銷售收入200萬餘元, 利潤80萬元, 一個集種植養殖、林業綠化美化、農產品加工銷售、旅遊康養於一體的綜合性合作社雛形初現。

品牌注入, 謀劃長遠。

梅湘雲先後註冊了“大屋新村”“紅艾香”“洪本”等有機農產品商標。 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技術支援下, 開發建立了“紅艾香”系列艾療產品、中藥洗浴用品、以鐵皮石斛為龍頭的藥食兩用的食療等三大產品體系, 在2017年湖北省農產品博覽會上, 她送展的鐵皮石斛樣品備受行家青睞, 賣出了1.2萬元一斤的高價, 名列博覽會產品單價榜首!

傾情奉獻, 回饋社會。 梅湘雲不止一次說過:“是家鄉的山山水水成就了我的事業, 我沒有理由不回饋鄉親。 ”她主動對接精准扶貧工作, 吸納當地貧困戶30余人常年從事合作社勞務活動, 戶均年增收5000餘元;為大屋村捐贈綠化苗木1萬株, 出資5萬餘元組建了青石鎮第一支龍獅文藝隊, 極大地豐富了山村文化活動。

眺望遠山, 天藍雲逸, 梅湘雲動情地說:“青山不老, 綠水長流, 這不, 養生莊園和百果園路網鋪開了, 將更好地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