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乳山有一座漢代古城遺址!銀灘人您知道在哪裡嗎?

往期文章 猜您喜歡(點擊標題)

1、香港衛視《映射乳山》帶你領略乳山這座美麗的海濱小城~~

2、 夏天的銀灘傍晚, 來一次說走就走的趕海! 這, 才叫生活!

3、銀灘開通民生訴求熱線0631-6722345

4、最新版銀灘公交線路大全!銀灘人收藏起來!

5、銀灘生活指南:趕集時間與潮汐表

好客銀灘=銀灘嚮導 微信號 haokeyintan

投稿郵箱 haokeyintan@163.com

來源 乳山時訊

育犁故城遺址保護碑及漢育犁故城碑

育犁故城遺址位於乳山市育黎鎮城陰村南150米的平原上, 西距諸往村3.5公里, 東北距汪水村1.5公里, 東南接北勇家村, 西南緊鄰泊子村, 北隔一條大河即是城陰村。 故城址平面呈長方形, 南北長約1500米, 東西寬約800米, 總面積約120萬平方米。 城牆已平毀, 現改為農耕田。

陶耳杯, 漢代, 泥質灰褐陶, 橢圓形, 兩側各有一弧形耳, 平底。 用途:古代一種飲器, 可用來飲酒, 也可盛羹, 流行於兩漢時期。

青銅劍, 戰國, 通長46釐米、寬4釐米。 兵器。 窄格式劍, 劍身為柳葉形, 近鋒處收狹, 前鋒尖銳, 中起脊線剖面作扁菱形。 一字形格, 劍柄前細後粗, 圓莖, 內前實、後空, 圓盤形首。

故城北緊鄰城陰村南河, 由西向東流, 匯入育黎河。 按民國《牟平縣誌》記載, 此河即舊時的灍港水河。 城陰村在河北岸, 故城遺址在河南岸。 據北宋《太平寰宇記》載:“育犁, 漢立縣, 後漢省併入牟平, 蓋在今郡東南一百二十裡灍港水側近。 以地良沃, 故以育黎名邑”。 又據清《登州府志》載:“灍港水在寧州西南, 考其此城當在寧海, 今之育犁集(今乳山市育黎鎮)即其故址”。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 《牟平縣誌》總篡于清泮曾到故城遺址考察,

立“漢育犂故城”碑一隻, 撰文記敘育犂故城之沿革。 育犁故城遺址的發現, 與文獻記載的情況相符合, 在我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對研究漢代時期的城市、經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青銅戈, 戰國, 通長27釐米、寬11.2釐米、援長17釐米、內長10釐米。

兵器。 殘三節, 長胡, 鋒刃銳利, 中脊隆起, 斷面略呈菱形。 有胡和闌, 近闌處有三穿, 較小, 均為半圓形穿, 內部有一長條形穿, 內正、背兩面刻有精美花紋。

育犁故城歷年出土文物很多。 城陰村前有一東西向土崗, 早年在土崗東部平整地基建學校和民房時, 曾發現許多漢墓, 出土過青銅劍、青銅戈、銅鏡等銅器。 北勇家村西北的坡地上,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當地群眾在此地栽果樹和建蓄水池時, 挖掘出不少漢代墓葬, 出土大量器物, 有畫像石、石羊、陶器、木俑、銅鏡、銅鏃、銅劍、鎏金鵝形銅鎮等。 據調查, 在故城內西部和中部, 下挖約2~5米處曾發現有鋪地方磚、瓦、木料、石柱礎等遺物。 1985年秋, 城陰村村民在故城址的西部挖大口井時, 在距地表約2.5米左右的地層中發現有居住面、草木灰、磚、瓦、石柱礎、陶甕、陶罐等,出土的陶甕現已收藏於乳山市文物管理所。

陶罐,漢代,口徑14釐米、高25釐米。泥質灰陶,圓唇,直沿,直頸,鼓腹,小平底。用途:盛東西或汲水用的器皿。

陶奩,漢代,口徑19.2釐米、高12.5釐米。夾砂灰陶,圓形,器身有對稱獸耳,獸首三足,缺蓋。用途: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有漆木制,也有陶制的。

1985年10月,被乳山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被公佈為威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育犁故城遺址整體保存完好。

育犁故城碑記

(於清泮撰文,碑現存育黎鎮城陰村南故城址北側)

據《太平寰宇記》《齊乘》並雲:“育犁(俗作黎,《漢志》作犁),漢縣,在灍港水側”。查灍港水由縣境三海山東流,曲折至海陽乳山口入海,中間會溪澗諸水,隨地異名,玉林河其一也。玉林河側有玉林集,《州志》謂:“玉林或俗呼育犁之訛。”附近有城陰村,顧名思義,顯系居於城後。李君書忱世居城陰,留意考古,常為餘言:“村南有南城,及鄰村泊子呼北城、勇家呼西城等名,又時有掘地古物出現。”餘嘗親至其地,見山川地勢,猶隱隱有城式,其為古育犁城無疑。福山縣亦稱古育犁,但無灍港水為憑,足徵其誤。書忱久擬鐫石為識,今因《縣誌》甫成,公立“育犁故城”碑以表古跡,爰略徵故實而為之記。中華民國二十四年,牟平縣誌委員會公立。

在距地表約2.5米左右的地層中發現有居住面、草木灰、磚、瓦、石柱礎、陶甕、陶罐等,出土的陶甕現已收藏於乳山市文物管理所。

陶罐,漢代,口徑14釐米、高25釐米。泥質灰陶,圓唇,直沿,直頸,鼓腹,小平底。用途:盛東西或汲水用的器皿。

陶奩,漢代,口徑19.2釐米、高12.5釐米。夾砂灰陶,圓形,器身有對稱獸耳,獸首三足,缺蓋。用途: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有漆木制,也有陶制的。

1985年10月,被乳山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被公佈為威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0月,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育犁故城遺址整體保存完好。

育犁故城碑記

(於清泮撰文,碑現存育黎鎮城陰村南故城址北側)

據《太平寰宇記》《齊乘》並雲:“育犁(俗作黎,《漢志》作犁),漢縣,在灍港水側”。查灍港水由縣境三海山東流,曲折至海陽乳山口入海,中間會溪澗諸水,隨地異名,玉林河其一也。玉林河側有玉林集,《州志》謂:“玉林或俗呼育犁之訛。”附近有城陰村,顧名思義,顯系居於城後。李君書忱世居城陰,留意考古,常為餘言:“村南有南城,及鄰村泊子呼北城、勇家呼西城等名,又時有掘地古物出現。”餘嘗親至其地,見山川地勢,猶隱隱有城式,其為古育犁城無疑。福山縣亦稱古育犁,但無灍港水為憑,足徵其誤。書忱久擬鐫石為識,今因《縣誌》甫成,公立“育犁故城”碑以表古跡,爰略徵故實而為之記。中華民國二十四年,牟平縣誌委員會公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