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比膠片更“高定”的純手工,首屆濕版攝影大賽公佈

如今圖片越來越速食化, 途經某地隨手拍上幾張, 然後轉身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很少有人停下來享受身在其中的樂趣。 由濕版攝影器材供應商Modern Collodion舉辦的首屆年度濕版攝影大賽近日公佈了獲獎結果, 一群攝影師帶我們放慢腳步, 將目光移到最復古的記錄方式, 回歸攝影的本身, 享受快節奏下慢手工帶來的妙趣。

▲本次比賽共收到了來自19個國家的75位濕版攝影師的200多幅作品。 攝影師保羅·巴登(Paul Barden)憑藉作品《馬兜鈴》獲得總冠軍。 濕版攝影是一門古老的攝影技術, 1851年由英國雕塑家阿切爾發明。 它比膠片更加純手工, 比數碼攝影耗時更長、曝光更慢, 但卻有著更多的樂趣。

▲肖像類室內冠軍, 《白布下的娜奧米》, 來自攝影師Ed Gately。 在乾淨的玻璃上塗布以火棉膠為主材的溶劑, 再浸入硝酸銀, 取出, 趁著濕的時候進行拍攝, 然後顯影、定影, 再根據喜好把底片做成正片或者負片。 使用這種方法得到的相片, 沒有飽滿的色彩, 卻流露著極強的年代感。

▲肖像類自然光冠軍, 《美國昆西的路易士》, 來自攝影師Angel Colmenares。 本屆大賽的評委包括了濕版攝影器材供應商Modern Collodion 的創始人邁克爾·哥德克(Michael Godek)、知名攝影師伊恩·魯特(Ian Ruhter)、Penumbra濕版攝影工作室負責人朱琳·盧波(Jolene Lupo)和資深濕版攝影藝術家戴爾·伯恩斯坦(Dale Bernstein), 足以保證首屆比賽的高水準。

▲靜物類冠軍, 《甲殼蟲》, 來自攝影師Gary Geboy。 當下數碼攝影的普及使得圖像氾濫, 或許濕版攝影這種古老的記錄方式可以促使我們喚醒創作的初心。

▲風景建築類冠軍, 《暮光之城》, 來自攝影師Kevin Koepke。 雖然濕版攝影在拍攝上耗時較長、過程複雜、效果存在不確定性, 但正因為有著更多手工的參與, 使它擁有迷人的影調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也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和名人參與到這種創作方式中。

▲美國女攝影師維多利亞·威爾(Victoria Will)用濕版攝影拍攝的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

▲詹妮弗·康納利(Jennifer Connelly)

▲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

▲比爾·哈德爾(Bill Hader)

▲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

▲安娜·肯德里克(Anna Kendrick)

▲派翠克·威爾森(Patrick Wilson)

▲斯派克·李(Spike Lee)

▲艾麗·范寧 (Elle Fanning)

▲美國女攝影師維多利亞·威爾(Victoria Will)用濕版攝影拍攝的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克裡斯汀·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

▲詹妮弗·康納利(Jennifer Connelly)

▲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

▲比爾·哈德爾(Bill Hader)

▲傑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

▲安娜·肯德里克(Anna Kendrick)

▲派翠克·威爾森(Patrick Wilson)

▲斯派克·李(Spike Lee)

▲艾麗·范寧 (Elle Fannin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