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外婆,是站在灶台邊的巫師

那個年頭, 我還記得那個年頭, 外婆的院子裡有一口井, 井邊有一口大水缸, 缸裡浮一瓢。 院子一側是外婆的廚房, 廚房前還有一棵梔子花樹。 梔子花開了幾茬?落了幾茬?而今, 物是人非。

外婆剛嫁給外公, 外公忽然拉來一板車黃磚, 對外婆說, 砌間廚房吧。 於是打地基, 和水泥, 打通煙囪、乾柴一摞一摞碼整齊。 兩人合力建好了廚房後, 外公便再也沒有管過廚房的事情了。

外婆燒飯的時候, 總是會將長辮子用簪子固定在後腦勺, 然後用頭巾嚴嚴實實將頭髮包裹好。

灶臺上有兩口大鍋, 一口燒菜, 一口蒸飯。 外婆除了做飯還有農活要忙, 所以對於飯菜, 她做得並不細緻, 也沒那麼多講究, 用她的話說就是“能弄到嘴上吃就不錯了, 哪裡來那麼多毛病。 ”她的灶臺上只有油鹽醬醋這樣比較基礎的調料, 食材也是在農活間隙的時候準備好的, 也沒那麼新鮮。 但正是因為那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飯菜,

卻系住了我的味覺。

外婆在灶台邊忙碌的時候, 我總會蹲在灶眼邊, 就著昏黃的燈光盯著外婆, 她身材略胖, 手腳麻利, 鍋刷子刷刷幾下掃走水漬, 然後倒油……有時候我也會給外婆添柴火, 可火卻會被我越添越熄,

這時, 外婆就會籠過身來, 用火鉗撥弄幾下灶眼, 火勢便又旺了起來。 外婆一邊眯著被熏到的眼睛, 一邊說:“裡面煙子太多, 熏到你眼睛就不好了, 你去外邊!”

而外婆, 在這間廚房裡, 一熏就是四十餘年。 有時候她會指著廚房裡的火鉗、鍋鏟, 或者其他什麼傢伙什說, 這個可比你的年紀都大……

外婆出生在1945年, 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

外婆低頭拾掇她的小提籃時, 我問, 那時候是不是餓得人吃人?外婆抬眼, 扶了扶老花鏡, 臉容略顯著難以置信, 人吃人?那還成什麼人呢?我說那是怎麼回事, 她說, 挖野菜啊, 沒米沒糧食, 餓得沒力氣, 門檻都跨不過去, 趴在堂屋等死, 我們村就死了兩個。 我說那有沒有比較深刻的事情, 話音未落, 要死了肯定深刻啊 。 我說有沒有比較深刻的細節, 她說沒有, 就是挨過來的。 我再問, 她就說不能說, 一說就是國家的錯。

沉默片刻, 說她最記得有一次, 她公公在塘裡捕了幾條魚回來, 丟給她燒。 她一下子為難起來, 那個年代很苦, 飯都吃不上, 別說油了。 於是她只能用稻草把子在鍋裡來回的,

拼命擦, 鍋擦辣了, 快冒火星子的時候, 將魚丟進去正反煎, 最後倒水進去煮, 完了放點鹽。 那一次她公公說, 魚煎得不錯。

可是對於外婆的廚藝, 大部分面對的都是兒女的挑剔。 說她不講衛生, 菜裡老是有頭髮, 說她做菜難吃, 要麼太鹹, 要麼太淡。眾口難調。

特別是上了年紀後,外婆的身體愈發臃腫,愈發沉重,聯手都難以揚起來,於是她剪去留了大半生的長髮,加之風濕,腳也很難抬起更沒那麼多精力去注重細節,能自食其力弄一口在嘴裡吃,已然非常不容易。

光還是那樣的光,熱還是那樣的熱,小時候的我總是趴在條凳上,臉磨蹭著條凳上的松木疙瘩,細胳膊細腿梳著兩髻牛角發,穿一件藍褂子,藍四角短褲,那是外婆拿姆媽的滌綸連衣裙改裁的,我總是敞著小褂子,露出肚皮,在凳子上,在地上蹭著,涼涼的。外婆說只有在家裡可以這樣穿,若是去了外面,就得穿得工整,站得端正,做得正派。

三伏天裡,外婆總穿一件白汗衫,拿著蒲扇給我扇風、拍蚊子。蒲扇一落我身上,我就叫喚疼,外婆又拍我一扇子,道:嬌氣什麼。鄰里鄉親都說外婆是村裡出了名的悍婦, 吵架的時候,拍著手打節奏,一連串髒話從她嘴裡溜出來,不帶重複,無人敢惹。

外婆一邊用帕子給我拭背,一邊講我父母的故事。她說:“那年頭,我們都不同意你爸爸,把你姆媽鎖在樓上,她硬是從二樓跳下來,坐著你爸爸的摩托車跑了,我去抓她回來,頭髮都揪掉一支,也沒揪回來,我感覺心冷,留得兒身,留不得兒心,我把那一支頭髮纏好收起來,就沒管了。”

我依偎在外婆的腿邊吃幹魚,聽不懂她說什麼。也不關心這些。

那個時候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才能和外婆去撿稻穀。稻子收割以後,稻田裡總是能遺留一些稻穀絮子,一絮一絮收集回來,存放在家裡,可以換蘋果。收割季節,總會時不時有人提著竹籃子,來村裡吆喝,換蘋果咯,換蘋果咯。經過我們的谷場,外婆會叫住他,拿著我收集的稻穀,換又粉又大的蘋果。

外婆的村子附近,有很多的農場,聽說是監獄的田地,是勞改犯們勞作的地方,我和外婆還有其他大媽大嬸坐在田坎上,看著他們收割完,一捆一捆堆放在田裡,我看著那麼多穀子眼饞,便問外婆,那裡那麼多,我想去撿。外婆還未來得及說話,旁邊大媽插話說,你去撿啊,你先去,我再去 。然後我就跳下田坎,看著一堆一堆,不知道撿哪一堆好,那個大媽就招呼著,喊:抱那一捆來。我便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抱了一些給我外婆。已在另一塊田地收割的勞改犯遠遠看見,沒有說話。田坎上的人見狀,都蜂擁而下。勞改犯就跑過來趕人,罵道:“小女孩撿就算了,一把年紀了還這樣,害臊不害臊。”

興許我是唯一的小孩,所以他們對我比較寬容,眾位大嬸便總使喚我去抱穀子給她們,外婆表面上不發作,私下裡會跟我說,不要給她們幫忙,吃虧不討好。

有一天,一個高個子光頭走過來說,小朋友,你少撿一點,我把我的鹹鴨蛋給你吃。我說,你給我鹹鴨蛋,那給你幹魚。然後我們就做了交換。

我問,你是勞改犯嗎?外婆在旁邊笑說,童言無忌的。光頭也笑。我說,我的爸爸也是勞改犯,光頭聽罷,笑得更厲害了,田野上他那一口潔白的牙齒猶為明亮。

我還真跟光頭交換了幹魚。我們那的幹魚好吃,製作過程也有講究。制幹魚,活魚殺好,洗淨,剖開,清理掉內臟,血瓤子。抹上鹽,晾曬起來。制好幹魚可油煎,可水煮。剛煎出來的幹魚是金黃的,油還在滋滋作響,太燙了,味覺都給燙沒了,要等冷卻下來,魚塊上的油沉浸到盤底,酥脆的魚皮奄了,偷拈幾塊當零嘴,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魚肚肥嫩,入口即化,脊肉厚實,頗有嚼勁,兩者並峙,鹹香流長。

幹魚配青椒,蔥絲,蒜苗水煮。精華都流落在濃稠的湯汁裡了。湯味醇厚,上面浮一層淡黃色油脂,咸淡適宜,趁熱澆在米飯上,能多吃幾碗。

幹魚存放不當,會長“鹽蛆”,外婆拿著魚,在光亮處挑那些似米粒的小蟲,我總會嚷嚷著,長蟲的東西,我再也不吃了,可一做出來,我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要麼太淡。眾口難調。

特別是上了年紀後,外婆的身體愈發臃腫,愈發沉重,聯手都難以揚起來,於是她剪去留了大半生的長髮,加之風濕,腳也很難抬起更沒那麼多精力去注重細節,能自食其力弄一口在嘴裡吃,已然非常不容易。

光還是那樣的光,熱還是那樣的熱,小時候的我總是趴在條凳上,臉磨蹭著條凳上的松木疙瘩,細胳膊細腿梳著兩髻牛角發,穿一件藍褂子,藍四角短褲,那是外婆拿姆媽的滌綸連衣裙改裁的,我總是敞著小褂子,露出肚皮,在凳子上,在地上蹭著,涼涼的。外婆說只有在家裡可以這樣穿,若是去了外面,就得穿得工整,站得端正,做得正派。

三伏天裡,外婆總穿一件白汗衫,拿著蒲扇給我扇風、拍蚊子。蒲扇一落我身上,我就叫喚疼,外婆又拍我一扇子,道:嬌氣什麼。鄰里鄉親都說外婆是村裡出了名的悍婦, 吵架的時候,拍著手打節奏,一連串髒話從她嘴裡溜出來,不帶重複,無人敢惹。

外婆一邊用帕子給我拭背,一邊講我父母的故事。她說:“那年頭,我們都不同意你爸爸,把你姆媽鎖在樓上,她硬是從二樓跳下來,坐著你爸爸的摩托車跑了,我去抓她回來,頭髮都揪掉一支,也沒揪回來,我感覺心冷,留得兒身,留不得兒心,我把那一支頭髮纏好收起來,就沒管了。”

我依偎在外婆的腿邊吃幹魚,聽不懂她說什麼。也不關心這些。

那個時候我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才能和外婆去撿稻穀。稻子收割以後,稻田裡總是能遺留一些稻穀絮子,一絮一絮收集回來,存放在家裡,可以換蘋果。收割季節,總會時不時有人提著竹籃子,來村裡吆喝,換蘋果咯,換蘋果咯。經過我們的谷場,外婆會叫住他,拿著我收集的稻穀,換又粉又大的蘋果。

外婆的村子附近,有很多的農場,聽說是監獄的田地,是勞改犯們勞作的地方,我和外婆還有其他大媽大嬸坐在田坎上,看著他們收割完,一捆一捆堆放在田裡,我看著那麼多穀子眼饞,便問外婆,那裡那麼多,我想去撿。外婆還未來得及說話,旁邊大媽插話說,你去撿啊,你先去,我再去 。然後我就跳下田坎,看著一堆一堆,不知道撿哪一堆好,那個大媽就招呼著,喊:抱那一捆來。我便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抱了一些給我外婆。已在另一塊田地收割的勞改犯遠遠看見,沒有說話。田坎上的人見狀,都蜂擁而下。勞改犯就跑過來趕人,罵道:“小女孩撿就算了,一把年紀了還這樣,害臊不害臊。”

興許我是唯一的小孩,所以他們對我比較寬容,眾位大嬸便總使喚我去抱穀子給她們,外婆表面上不發作,私下裡會跟我說,不要給她們幫忙,吃虧不討好。

有一天,一個高個子光頭走過來說,小朋友,你少撿一點,我把我的鹹鴨蛋給你吃。我說,你給我鹹鴨蛋,那給你幹魚。然後我們就做了交換。

我問,你是勞改犯嗎?外婆在旁邊笑說,童言無忌的。光頭也笑。我說,我的爸爸也是勞改犯,光頭聽罷,笑得更厲害了,田野上他那一口潔白的牙齒猶為明亮。

我還真跟光頭交換了幹魚。我們那的幹魚好吃,製作過程也有講究。制幹魚,活魚殺好,洗淨,剖開,清理掉內臟,血瓤子。抹上鹽,晾曬起來。制好幹魚可油煎,可水煮。剛煎出來的幹魚是金黃的,油還在滋滋作響,太燙了,味覺都給燙沒了,要等冷卻下來,魚塊上的油沉浸到盤底,酥脆的魚皮奄了,偷拈幾塊當零嘴,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魚肚肥嫩,入口即化,脊肉厚實,頗有嚼勁,兩者並峙,鹹香流長。

幹魚配青椒,蔥絲,蒜苗水煮。精華都流落在濃稠的湯汁裡了。湯味醇厚,上面浮一層淡黃色油脂,咸淡適宜,趁熱澆在米飯上,能多吃幾碗。

幹魚存放不當,會長“鹽蛆”,外婆拿著魚,在光亮處挑那些似米粒的小蟲,我總會嚷嚷著,長蟲的東西,我再也不吃了,可一做出來,我還是吃得津津有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