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鶴壁市山城區周新想無私助鄰11年 溫暖人心 感動鄰里

河南經濟報記者 劉國偉 通訊員 畢文斌

一位是腿腳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一位是獨自拉扯著4個女兒, 靠打零工和賣炸串維持生計的普通人。 她們兩個人沒有血緣關係, 只是樓上樓下的鄰居, 但11年的時間, 她們譜寫了一曲鄰里之間相親相愛的讚歌, 也互相鼓勵扶持讓清苦平淡的生活愈發美麗。 4月15日, 記者走進山城區馨苑八區周新想和王平的日常生活, 聽他們講述了身邊的感動和溫馨。

11年前搬來的鄰居“搬”進了俺的心窩

“我覺得但凡看到我行動的樣子, 一般人都會嫌麻煩。 ”王平小時候患了小兒麻痹症, 導致腿腳行動不便, 平日只能用胳膊支著板凳緩慢地在地上挪動。 “我記得十分清楚, 2007年時, 來了一位新鄰居, 她十分禮貌地到我家打招呼, 但她看到我後, 沒有說日後互相關照, 而是留了一句讓我至今難忘的話, 她說以後只要有啥事就喊她。 ”

這位新鄰居就是周新想,

王平本以為這是鄰居的客套話, 令她沒想到11年間, 周新想用自己的細心和耐心, 踐行著自己曾說過的話, “搬”進了王平的心裡。 周新想老家是周口人, 在和王平為鄰的11年間, 讓王平感受著持久的溫暖。 周新想比王平小3歲, 一直是一口一個“平姐”的叫著。

“平姐, 雨停了太陽也出來了, 我推你出去轉轉吧。 ”“平姐, 中午吃麵條想配啥菜啊?我去給你買好。 ”4月15日, 一場春雨剛過, 和煦的陽光和微風相伴, 這樣的天氣對於王平來說適合外出。

一大早, 王平的丈夫外出打工, 便只剩她一人在家。 上午9點鄰居周新想和往日一樣到她家中, 詢問王平有啥需要。 由於天氣不錯, 周新想從屋內將王平扶上了輪椅, 將她推到室外, 安置妥當後又趕著外出買菜。

看到這一幕後, 不知情的人都以為她們是親姐妹, 但在王平心中周新想這位好鄰居比姐妹還親。

11年當“保姆”卻啥也不圖

15日上午, 記者在馨苑八區見到了逛完早市, 雙手提著麵條和蔬菜的周新想。 “這是給平姐捎回來的菜, 她還在樓下曬太陽, 等著我呢!”周新想操著一口外地口音, 臉上掛著的微笑還帶有一絲羞澀。

“幫我買菜、倒垃圾、晾曬衣物、接送孩子……她樣樣都幫我, 有這樣的好鄰居, 是我的福氣啊。 ”王平接過周新想遞過來的菜後笑盈盈地說, “說實話, 她這樣照顧我, 剛開始我真的不適應, 怕太麻煩人家, 畢竟我們只是鄰居。 可她不這樣認為, 她總是說她啥也不圖, 既然說過幫忙就會幫到底, 自己忙點累點不算啥。

八礦東井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說, 不少人都好奇, 推著王平來辦事的人十次有八次都是周新想。 原來, 王平需要外出辦事時, 會聯繫其他親朋好友推著她出去, 但有時候別人因為上班忙或者沒時間, 並不能隨叫隨到。 “但凡我給她打電話, 她總會把自己手邊的事情放下來幫我, 真的是有求必應。 ”王平說。

讓王平感觸最多的是周新想除了對她格外照顧外, 對她兒子的照顧同樣無微不至。 王平的兒子范藝蒙和周新想的小女兒武舒蕾從幼稚園開始就一直在一所學校。 從他們3歲上學開始, 周新想就一直負責接送。 “接送我女兒一個人也是跑一趟, 同時接送平姐的兒子也只是舉手之勞。 ”周新想說。

前年夏天的一天,

范藝蒙發起了高燒, 周新想得知這一情況後, 將王平扶上輪椅後, 又抱著范藝蒙往診所趕。 王平說起這件事時眼眶紅了起來, 由於她丈夫沒在家, 她身上也沒錢, 周新想墊付了醫藥費。 看著周新想豆珠般的汗水從臉上淌下來, 卻忙作一團顧不上擦汗。 王平看著這一幕心裡感動到心疼。 “她只是我的鄰居啊, 可這麼多年, 這樣的事情她幫了我無數次, 而我是給不了她啥像樣的報酬, 她到底圖啥啊?我虧欠她的太多了!”

生活不易卻樂觀堅強

“大家都知道周新想是個熱心腸, 但實際上她自己的生活也不容易。 ”社區一位元劉大娘悄悄地向記者說。 周新想有四個女兒, 家庭負擔原本就較重, 不幸的是5年前又遭遇了變故, 丈夫因意外去世。 她也沒有固定工作,平日裡在山城區第六小學門口擺個炸串的小攤,自己一個人操持著這個家,十分不容易。

聽完劉大娘的話,記者扭身看了看周新想,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婦女,此時感覺到她身上的確散發著一種樂觀堅強。周新想似乎聽到了劉大娘的言語,笑著說:“都過去了,我一個人能行。而且我的女兒們各個都很省心。但平姐比我困難多了,我們是鄰居,只要有能力幫他們,我就會幫到底。”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周新想文化水準並不高,在說起自己的女兒時,即使她臉上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依然十分低調。“大女兒已經開始讀研究生了,二女兒在河南師範大學讀大學,她們都懂得自強,是我的驕傲。”周新想說。此時,周新想的小女兒從外玩耍回來,聽到媽媽說起自己的姐姐,依偎在她的懷裡,臉上也洋溢著幸福和自豪。“俺媽媽是我們的榜樣,她經常教育我們要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小女兒武舒蕾說。

周新想就是這樣一位普通人,她用樸實的言語教育著子女,也用自己的熱心腸感動著鄰里。

她也沒有固定工作,平日裡在山城區第六小學門口擺個炸串的小攤,自己一個人操持著這個家,十分不容易。

聽完劉大娘的話,記者扭身看了看周新想,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年婦女,此時感覺到她身上的確散發著一種樂觀堅強。周新想似乎聽到了劉大娘的言語,笑著說:“都過去了,我一個人能行。而且我的女兒們各個都很省心。但平姐比我困難多了,我們是鄰居,只要有能力幫他們,我就會幫到底。”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周新想文化水準並不高,在說起自己的女兒時,即使她臉上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依然十分低調。“大女兒已經開始讀研究生了,二女兒在河南師範大學讀大學,她們都懂得自強,是我的驕傲。”周新想說。此時,周新想的小女兒從外玩耍回來,聽到媽媽說起自己的姐姐,依偎在她的懷裡,臉上也洋溢著幸福和自豪。“俺媽媽是我們的榜樣,她經常教育我們要靠著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小女兒武舒蕾說。

周新想就是這樣一位普通人,她用樸實的言語教育著子女,也用自己的熱心腸感動著鄰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