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小大正”節目 更有看頭

日前,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舉辦了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培訓班, 各省市廣電局負責人、省級衛視負責人、節目研發策劃骨幹參加了會議。 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指出了當前廣播電視節目存在的“三個薄弱環節”, 佈置了今後工作中的“五個著力方面”, 再次強調了“小大正”的自主創新方向, 並指出, 這是今後廣電節目創作必須始終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

“小大正”是“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簡稱。 據報導, 在2016年, 廣電總局就提出了“小大正”的廣播電視節目創作思路, 但當時只是鼓勵、支持、呼籲, 廣播電視機構可自由選擇;而現在,

“小大正”的自主創新方向, 成為必須始終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 這無疑是一種必要的糾偏。 而這種及時糾偏, 是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與時代需求的。

與“小成本”對應的是大成本、大投入、大製作。 追求這幾“大”, 在近年來確實成為一些廣播電視製作方的通病。 尤其是幾大一線衛視, 無論是舉辦跨年、春節還是元宵晚會, 互相比拼誰請的明星多、誰燒的錢多。 據說有一年, 每場晚會的平均成本超過千萬元, 一些明星特別多的晚會成本更是高達五六千萬;當年從元旦到元宵的一個多月時間, 各大電視臺共舉辦40台晚會, 砸錢5億元。 節目品質和水準卻差強人意, 反導致明星身價大漲, 影響演藝市場的正常秩序。

這就不難理理解, 高長力司長為何要求廣電節目創作“無論何時都要始終堅持節儉辦節目的原則, 絕不去講排場、比闊氣、拼明星”了。

與“大情懷”對應的是小格局、小情趣、小節操。 沉溺於這幾“小”, 在前些年似乎是一些廣播電視製作方的喜好。 要麼消費明星隱私, 要麼消費普通人的悲苦, 要麼聚焦兇殺偷盜等題材。 尤其是情感類節目, 集中火力展現出軌、第三者、婚外情、不倫戀、畸形戀等, 以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來博取收視率。 還有一些廣播電視節目, 打著純紀實、原生態的名義, 表現帶有個人主義的淺吟低唱、自娛自樂。 實際上, 正如高長力司長所說, 無論何時, 廣播電視節目都要始終把社會效益、價值引領放在首位, 引導人們努力實現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個體經歷與時代大潮、個體情感與集體情感的同頻共振。

與“正能量”對應的是負能量。 不加節制地消費明星隱私, 不厭其煩地展現普通人的情感糾葛、婚戀婚變、愛恨情仇乃至於暴力犯罪等等, 是一種負能量。 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 如今這種負能量在一定範圍內被予以遏制了。 然而不必諱言, 仍有另外的負能量在廣播電視節目中展現, 比如“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 也不坐在自行車後面笑”的婚戀觀, 比如“出名要趁早”的成名觀, 比如宣傳依靠“旁門左道”一夜成名的網紅, 比如炒作明星緋聞將明星越炒越紅, 等等。 其實, 始終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 激勵人們向上向善, 讓陽光、正氣充滿觀眾的精神世界,

才是廣播電視製作機構富有社會責任的體現。 □何勇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