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讀改變城市|翡翠書院“地鐵有聲圖書館” 掀起文藝復興

一個城市的氣質, 不僅僅是宏偉的建築, 寬闊的街道, 那是給別人看的“面子”;作為生活其中的居民最在意還是濃濃的文化內涵, 是彌漫的書香味, 這才是值得細細品味值得反復咀嚼的。 而圖書館是文化內涵的承載者, 是城市真正的“裡子”。

4月19日, 在地鐵2號線奧體中心站中匆忙趕路的瀋陽人突然發現了周圍環境的改變——曾經未被留意過的走廊牆面上被佈置成了圖書館的模樣, 大量免費有聲圖書“上架”, 只需掃描書旁的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中聆聽, 為枯燥的地鐵路途增添了閱讀樂趣, 還省去了因為早晚高峰擁擠導致的無法專注看書的煩惱, 不少乘客在此挑選自己中意的書籍。 ——這就是瀋陽首家地鐵有聲圖書館的誕生, 沒有太多張揚, 卻足夠引人駐足。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今年的主題是READING IS MY RIGHT(“閱讀是我的權利”), 旨在爭取更多人走進閱讀、享受閱讀, 作為地鐵有聲圖書館的幕後組織者, 城建萬科·翡翠書院攜手樊登讀書會(瀋陽分會)專門為沈城讀者獻上了多達六大門類、170餘本有聲圖書, 包含了歷史、經濟、哲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 滿足了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瀋陽並不缺少圖書館, 而是缺少一座真正走進日常生活的圖書館, 能夠近在身邊, 能夠隨時開卷。 作為一次對於閱讀的探索和創新,

本次翡翠書院與樊登讀書會(瀋陽分會)的攜手也創造了瀋陽的兩個“首個”, 首個開在地鐵裡的圖書館、“首個”以聲音傳播並承載閱讀功能的圖書館。 地鐵有聲圖書館的書香綻放, 讓人們在日常路途中聆聽思想的聲音, 開啟沈城全民閱讀的新時代。 這也正是翡翠書院努力訴諸現實的人文大禮。 ——從三聯書店到樊登讀書會, 從名人文化沙龍到地鐵有聲圖書館, 翡翠書院所實踐的, 絕非一朝一夕, 而是跬步千里。

如果說宏偉的建築、寬闊的街道是城市的“面子”,圖書館則是“裡子”,它改變了城市的文化品格,塑造了城市的人文場景,正如楊振寧教授曾經回憶的:當年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時候,經常在聯大門口的茶館一條街上與同學、老師們一邊喝茶一邊討論問題,很多智慧的火花都是那個時候在頭腦激蕩出來的。——城市不應缺失沉澱思想文化的所在,在繁華深處,一座有聲圖書館、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才應是她最動人的樣子。

如果說宏偉的建築、寬闊的街道是城市的“面子”,圖書館則是“裡子”,它改變了城市的文化品格,塑造了城市的人文場景,正如楊振寧教授曾經回憶的:當年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時候,經常在聯大門口的茶館一條街上與同學、老師們一邊喝茶一邊討論問題,很多智慧的火花都是那個時候在頭腦激蕩出來的。——城市不應缺失沉澱思想文化的所在,在繁華深處,一座有聲圖書館、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才應是她最動人的樣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