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點導讀」產品設計中的回饋心理學可以解釋你太多的欲罷不能

為什麼你會覺得有的軟體用起來特別舒服, 有的就很難受?其實在每個體驗好的產品背後都蘊含著強大的心理學原理。 本文章解釋了回饋機制的四大特性,

從 “設計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了產品回饋是如何影響使用者體驗的。

第一, 回饋的期許性。

指的是每次互動以後, 使用者都會期待得到一個回饋, 像插座通電後紅色指示燈亮起、按鍵時手機振動等都是在滿足這個特性。 回饋缺乏期許性很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比如線上交易的應用如果沒有明確的消息回饋, 賣家和買家就很難即時溝通, 買家在想買東西的時候總是等不到期許的回饋, 交易的成功率就會大大下降。

第二, 回饋的可預期性。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就是在發出一個請求後, 人們會對得到的回饋有個一般預期。 互聯網產品想要利用好這一點, 就是要儘量做出超預期的產品。 什麼是超預期呢?舉個例子, 穀歌流覽器(Chrome)在無法連接網路時會出現一個提示介面, 這是一般預期;但是在這個介面按下空格, 提示介面上的小恐龍就會跑起來, 開始一個跑酷小遊戲, 在一個單純的提示頁面做出了一個好玩的小遊戲, 這就是超預期。

穀歌憑藉這個產品中的小彩蛋獲得了大批網友好感, 成功吸引了一批用戶去使用穀歌流覽器。

第三, 回饋的明顯性。

指的是每一個回饋資訊都要足夠明顯, 否則就和沒有回饋一樣。 比如在提示很重要的資訊時, 可能會出現一個帶倒計時的彈窗, 指定時間到了才能關閉,

其實就是在提醒使用者要好好看這段資訊, 避免出現問題。

第四, 回饋的精准性。

指的是盡可能做出能夠讓用戶得到滿意的回應結果。 比如你要在淘寶搜索一件襯衫, 結果搜索出來都是各種“淘寶爆款”, 那麼你一定會很快失去耐心。

但如果能加入AI圖像識別技術, 你上傳一張喜歡的款式圖片, 然後淘寶就能準確幫你找到相似的風格類型, 就能大大提高精確性, 也讓你更滿意, 這就是精准性的力量。

以上就是做好一款產品必須瞭解的回饋特性:期許性、可預期性、明顯性和精准性, 希望對你有幫助。

希望對你有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