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蚌埠:驚豔!“海派服裝”登場

本報記者 何沛

綢面繡花的大襟短褂, 鑲邊、紐扣用葡萄結帶雙圈, 十分考究。 交襠寬腰的馬褲, 底邊鑲有機制花紋。 低領、無袖的改良旗袍, 色彩花形清新淡雅……近日, 原蚌埠第二空壓機廠的廠辦教師李婉珍將一批衣服捐贈給蚌埠市博物館。 這批衣服, 無一不代表那個年代的社會風尚。

22件服裝還原當年時尚元素

2017年春節後,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興建的蚌埠第二空壓機廠住宅全部開始拆遷, 曾在廠辦學校任教, 目前已經80多歲的李婉珍, 在搬家收拾雜物時, 發現了一批民國初期的服裝。

“捐出這些衣物, 主要是想讓當代的年輕人看到那個年代的時尚,

瞭解那個年代的歷史文化。 ”李婉珍抱著這樣的想法, 從箱子裡拿了兩件衣服, 興致勃勃來到蚌埠市博物館, 要求捐贈展出。 後來, 這批近百年的民國服裝, 被全部收藏到了蚌埠市博物館。

蚌埠市博物館收入的這批服裝總計22件, 男服8件, 其中有馬褂6件、大褂1件、對襟短褂1件;女服14件, 其中有旗袍5件、大襟褂子2件、襖袍2件、夾襖1件、夾袍1件、馬褲3件。 而這批衣服的主人, 是李婉珍公婆早年在上海穿過的。

她的公婆出生于清末, 公公早年在上海屬於富裕人家。 這批服裝就是公公大約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結婚前, 專門請裁縫上門量身定做的, 包括男式的馬褂、大褂、對襟短褂;女式有清末樣式的襖裙、旗袍、夾襖、短褂等,

多數是同一批次製作的。

這些服裝所用面料考究, 全部為機織品。 女裝樣式包含了從二十年代到三十代後期的風格, 旗袍屬於三十年代後的改良旗袍, 為後來製作。 旗袍面料除緞面提花之外, 襖裙已經採用駝絨襯裡、清末“元寶領”, 高領排扣, 做工繁複。 大襟夾襖有軟緞, 綢面繡花紡織精湛, 緞面印染花形素淨。 男式馬褂均為緞面提花, 有大團花形, 曲線波形寬紋或壽字紋飾, 黑色或青灰襯色。 襯裡面料系一般緞料。 其中一件馬褂最具代表性, 為清末樣式。 男式馬褂多數成色很新, 或是從沒有穿過, 但缺少下裝配套的長袍。

“缺少下裝配套的長袍, 原因是隨著民國服飾時尚變化, 清末的馬褂漸不流行, 男主人在日常身穿長袍或大褂,

融入時尚新潮。 所以留下的馬褂較新, 那些被穿過的長袍可能是較舊, 沒有收存。 ”蚌埠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

“海派服裝”入了“小上海”蚌埠籍

民國時期西風漸進, 服裝風格也不斷演變。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至三十代, 津浦鐵路經列車輪渡過江, 蚌埠直達上海。 世風日新, 民國初期的“京派”風尚, 轉變為以上海為中心的“海派”時尚。

這批服裝隨著居住城市的遷移, 從上海悄然進入蚌埠人家, 早已加入“蚌埠籍”。 為了對這批服裝研究考證, 蚌埠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曾專門拜訪了原二馬路鼎昌綢緞局駐上海職員, 以及原蚌埠老大街開設成衣局的老裁縫, 共同參與考證。 “我們諮詢了一些老行家, 關於當時服裝的製作工藝和面料等,

瞭解那個年代國家紡織工業、縫紉製作的工藝水準等。 ”安徽省文史館館員郭學東說。

與民國初期相比, 這批衣服, 無論男女服裝, 已經開始採用機器按傳統工藝製作。 從鑲邊、免翹、上領等方面來看, 較純手工更為精緻規範。 其中有一件大褂長衫, 面料已經採用化纖混紡, 在領口內鑲有“上海新新公司服裝部”商標, 標誌著服裝製作開始走工業化生產。

“三十年代以後, 女士的旗袍有了新的變化。 改良後的旗袍袖子很短, 領子是低領的。 還有一個特徵是它的面料是綢子的。 帶有印花, 這個花是印出來的不是繡的。 ”郭學東說, 在解放前, 蚌埠這個地方號稱“小上海”。 著名的鼎昌綢緞局, 就是採購上海等地的綾羅綢緞,

銷售蚌埠及皖北。 上海三十年代所產的“龍頭細布”, 更是一般蚌埠人家青睞的面料。 我們之前瞭解到、看到的服裝, 只有在文獻資料記載。 這一批原版“海派”服裝收入蚌埠市博物館後, 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