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芯被禁是好事?暫時比不上歐美,專家:將迎來新機遇

眾所周知, 晶片就一個小小的半導體元件, 實質就是積體電路板, 但任何電子設備都少不了它, 否則就是廢鐵一堆。 晶片作為電子設備的“心臟”, 小身材裡卻蘊含著無窮力量, 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 已經不局限于傳統的電腦領域, 人腦晶片、生物晶片的應用也逐漸融入生活之中。

這樣一款必不可少的小東西, 中國自然大力研製, 無奈起步較晚, 還是有所落後。 儘管如此, 但美國依舊感覺到了危機感, 於是封殺“中國芯”, 試圖阻止中國晶片的崛起。

據環球網4月19日報導, 美國商務部再次重拳打擊中國高新產業, 對中興、華為等中國通訊大牌封禁七年。 禁止美國晶片出口給中國, 並限制中國晶片的進口, 取消兩大公司通訊產品在美銷售的任何補貼措施。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 中國晶片領域落後歐美, 竟然長期依靠進口。 這樣受制於人, 難怪美國有恃無恐的開啟貿易戰。

中國專家也緊急召開會議, 討論“中國芯何去何從, 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專家普遍持有樂觀態度, 認為中國芯被禁止進口與美國芯禁止出口, 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將迎來新機遇。

樂觀雖是樂觀, 但有些問題還是要解決。

官方統計結果表明,

至2015年中國半導體晶片出口份額達全世界50%以上, 早已是全球晶片核心出口國。 但是, 每年的晶片進口額也不少, 高達2300億美元以上且逐年上漲, 國內廠家自用中國芯率僅百分之十五左右。 中國芯缺少大量的理論資料支援, 與英特爾、英偉達、蘋果等高端晶片廠家比起來, 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人才輸入的不足也是重中之重, 歐美等高端晶片商背後可都有常青藤名校支持, 長期與麻省理工、斯坦福合研項目。 中國公司現在必須與名校開啟合作項目, 共同研製高端晶片產品, 不能止步於中低端晶片領域。

中國在高端科研項目上的投入資金絕對是世界前三, 但基礎研究的投入不到5%。 要明白萬丈高樓平地起, 基礎都沒打牢, 如何跟國外爭高端產業, 這樣只會後勁不足。

而我認為現在既是危機, 也是轉機, 國內對晶片的需求必定會猛增, 中國芯也將迎來新機遇。 相信在這種強壓之下, 中國廠商一定會更快解決上述問題, 爭取早日造出高端晶片, 趕超歐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