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TanSat衛星提供第一張大氣二氧化碳全球地圖

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根據中國衛星TanSat的資料繪製了第一份全球二氧化碳地圖。 這顆衛星還測量了主要研究人員楊東旭所稱的“二氧化碳通量”, 它描述了地球上和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行為的變化。

TanSat於2016年12月發射, 它使用高光譜成像監測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收集來自整個電磁波譜的資料以識別不同的元素和材料。 Tansat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來確保它始終處於陽光下。 這些地圖基於2017年4月和7月記錄的資料。

根據這些二氧化碳地圖顯示, 北半球春季到夏季二氧化碳濃度的季節性下降是明顯的,

並且是光合速率變化的結果。 由於人為活動造成的排放熱點, 例如工業活動和化石燃料燃燒, 在中國東部, 美國東部和歐洲都很明顯。

從歷史上看, 全球二氧化碳測量結果不佳, 難以準確估計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人員認為, TanSat的地圖和測量將有利於未來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這些地圖放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科學研究所。 這些地圖已發表在“大氣科學進展”雜誌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