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躬身履職好河長 綠水灤鎮蕩碧波

2017年2月, 長安區河長制實施以來, 灤鎮街道總河長梁彥平根據省、市、區河長辦安排部署, 著眼大局, 統籌謀劃, 綜合施策, 堅持問題導向, 強力推進“五策治水”, 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基本實現了從生態環境亟待改善到河清湖晏的有效轉變。

搭建架構 網格管理利長遠

灤鎮街道共有灃河、潏河、金沙河、紅草河4條河流, 總長度達46.8公里。 此外, 還有鴨池口水庫、皇峪寺水庫、灃峪口水庫、天鵝湖水庫(聯合水庫)等多座水庫, 水環境綜合治理任務非常艱巨。 梁彥平在上任灤鎮總河長時就意識到, 要徹底扭轉水環境經常遭破壞的現狀, 關鍵在於責任落實。 為此灤鎮街道專門成立了河長制辦公室, 制定治汙作戰圖, 設街道總河長1名, 分河長5名, 村級河長25名, 配備專職河道巡查保潔員31名, 構建起了灤鎮街道河長制責任體系。 灤鎮街道河長辦根據管理職能, 將河長與網格員、護林員職能進行結合,

建立起了“多長合一”管理巡護模式。 他們把街道劃分為31個網格, 聘請了32名網格員、35名護林員共同巡查, 實現了“一員多能”巡查體制。 組建微信工作群, 充分利用智慧手機的強大功能開展巡河檢查工作, 使67個人成為了67個移動攝像頭, 讓河長制監管工作無縫覆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梁彥平在多方調研後, 結合巡河員、網格員工作實際, 決定加強一線人員的硬體設備配置。 街辦先後為他們配備了包括救生繩、救生衣、雨衣、垃圾袋和垃圾夾、手電筒、折疊鐵鍬、卷尺、醫用包組成的工作“專用包”, 有效提高了人員工作效率和人身安全問題。 為確保巡查工作無盲點、無遺漏, 還為巡河隊伍配備了無人機, 以加強對山區和巡查人員不便到達區域的監控, 構建起全天候、資訊化、立體式工作格局。

動真碰硬 鐵面執法不姑息

灃河是流經灤鎮街道的一條主要河流, 也是梁彥平傾注精力最多的河流。 沿河危險地段較多, 為防止遊客下河發生意外事故, 灤鎮街道強化工程治理措施,

先後投資40余萬元, 安裝河道護欄2300米, 鐵絲圍網共3140米, 設置警示標誌牌100個。 灃河沿岸農家樂多, 一些農家樂將桌椅擺放在河道裡, 形成安全隱患;一些農家樂牌匾隨意設置, 影響灤鎮全域旅遊整體環境, 遊客意見大。 2017年以來, 梁彥平多次組織公安、食藥監、農業、水務等部門綜合執法, 開展灃河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拆除亂搭亂建38處, 拆除農家樂、景區不規範門頭牌匾520個, 清理垃圾805立方, 處置上級河長辦交辦問題76個。 他們下大氣力拆除了灃河沿岸的32座廁所, 得到廣大群眾和遊客的一致稱讚。

梁彥平現為西安市長安區灤鎮街道辦事處主任, 2017年2月就任灤鎮街道辦總河長, 被西安市評為2017年度“十大示範河長”。

呂佳 付張 本報記者王保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