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記得當年火爆的錄影廳嗎?

【《工農兵飯店》連載之18】

還記得當年火爆的錄影廳嗎?‖百味中原

文‖邵衛

【上回說到康主任使陰招兒逼走了秦師傅, 把二樓包給了對餐飲一竅不通的小軟,

結果生意不但沒有起色, 反而更加蕭條……】

工農兵飯店陷入了破產倒閉的絕境。

瘸子勾來了。 康把勾勇剛當成了救命稻草。 聽人勸吃飽飯, 不能一棵樹上吊死, 瘸子勾獻上了“藏寶圖”——開錄影廳。

一語未了, 康左眼跳了, 茅塞頓開。 魏城的火車站、商場、郵局、醫院、軍分區、銀行、汽車站、書店、茶社均坐落在七一路上, 工農兵飯店的優勢, 正好地處此路鬧市、繁華、客流量大的中心位置。

瘸子勾充大尾巴狼, 是有企圖的。 他約康舅和我在地攤兒上瞎掰, 小芽也在。 由勾勇剛投資, 康提供二樓場所, 雙方聯營共同開辦錄影廳, 盈利稅後平分秋色。

康離山窮水盡僅差一步之遙, 生意場上一敗塗地, 談判席上硬不起來。 不管怎麼說,

只要能保住職工的基本工資, 不讓單位再往外出錢, 提什麼條件, 康一概應允。 不用唇槍舌劍, 倆人一拍即合。

餐飲轉娛樂行業, 必須將屋子打掃乾淨再請客, 原先承包制變成了租賃制, 一樓按平方計價出租, 二樓公私合營, 三樓旅社依然歸屬店領導。

還好, 三樓保留了建制, 若也出租, 康實則是工農兵飯店一門童而已。

胖嬸不再唱了, 撒潑駡街:“靠房租收錢, 這樣的店領導, 俺孫子傻乖乖也會當。 ”

我對權力不動心, 只求學出點名堂。 目前, 想繼續幹廚房是不切合實際的。 廚子走的走, 散的散, 調的調, 改的改。

山中無老虎, 猴子稱霸王。 康拍著我的肩膀寄予厚望:“衛星, 千斤重擔落在你肩上。 我們工農兵飯店沒有退路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 我決定由你當二樓負責人。 ”

消受不起, 我的志向是能到人民電影院當一個檢票員, 陰差陽錯, 家父讓我頂班做了廚子。

在秦師傅手下幹了這麼長時間, 我愛上了烹調, 它博大精深, 從人工火的發明到農耕文化的出現, 從茹毛飲血到煎炒烹炸, 深深迷戀不舍。 我為自己是一名廚子感到驕傲和自豪。

十字路口向何處去?我徘徊、茫然, 醉醺醺回到家。 奶奶的眼睛睜開了:“此處不留喬老爺, 自有留爺處, 這個錄影廳鳥官, 打死也不能幹。 ”

我昏頭昏腦地在奶奶耳邊嚷:“大人的事, 小妮子莫要摻和。 ”

瘸子勾就是挖社會主義牆角的蛀蟲,

他揚言要投資, 但二樓椅子、燈光、吊扇、窗簾、排煙口、洗手間都是現成的, 飯桌一撤就齊備了。 不過, 投影機、電視是瘸子勾買的。 忘了, 手電筒、紅袖章也是他大方添置的。

小軟在樓梯口拐角設了個櫃檯, 賣瓜子、糖果、汽水、花生、紙煙。 胖嬸升三樓洗衣房當了洗衣工。 小芽也幹了稱心如意的售票員, 但不是在室內, 而是在露天門外賣錄影票。 我沾了負責人的光, 可以拿著手電筒照來照去, 仿佛巡邏觀察敵情一樣。

天上掉餡兒餅,生意大大的火爆。錄影廳裡擠滿魏城的時髦人物,個個興奮若狂,有老騷狐少騷狐,有大破鞋小破鞋;有調情飛眼,有新寵舊愛,有親嘴手抓,烏煙瘴氣。過道上,窗戶邊,黑壓壓站滿了人。

24小時不散場,兩台機器輪流放映。觀眾眼不眨死盯大螢幕,有南拳北腿,有太極武當,有鬼吹燈,有神仙救美,有談情說愛,有扒灰狗盜,五花八門,刺激、過癮、恐怖。

紅利攀高不下,還是那句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瘸子勾沾沾自喜,康笑得呲牙咧嘴。

特種行業有兩怕,一怕火災,二怕打架鬥毆。康曉得頂上烏紗帽分量,時時刻刻防患於未然,那根神經弦繃得緊緊的,絕不敢掉以輕心。每個環節他皆細查點卯,力求安全零事故。

我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夜場,康夜夜坐鎮監督,俺倆碰面,他都要叮囑一番。然後,處處轉悠,乏了,康就落腳到小軟的櫃檯位裡。說實話,康為錄影廳操碎了心,真應了那句老話:錢難掙屎難吃。

這天,我剛要歇班,康主任派人叫我到辦公室。書法家桂春同志陪著一位貴賓來吃飯,貴賓是海外華僑,原籍魏城人,家住鐵路西煙葉街,姓胡。我記起來,貴賓就是奶奶講的胡叔他爹。

老先生身軀高大,八十多歲了,穿黃澄澄的西服,拄著一根手杖。顯然,老先生一踏上故土,沒急認家門,先想的是家鄉菜。

康主任非常抱歉:“好喜來飯莊已經換了招牌,現在叫工農兵飯店。”

老先生帶著疑問:“為啥要換匾?秦氏三兄弟是否還健在?”

【未完待續,明日刊出《工農兵飯店》連載之19,敬請關注。】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邵衛,男,55歲,許昌市人,廚師,目前仍在烹飪行業一線掌勺。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天上掉餡兒餅,生意大大的火爆。錄影廳裡擠滿魏城的時髦人物,個個興奮若狂,有老騷狐少騷狐,有大破鞋小破鞋;有調情飛眼,有新寵舊愛,有親嘴手抓,烏煙瘴氣。過道上,窗戶邊,黑壓壓站滿了人。

24小時不散場,兩台機器輪流放映。觀眾眼不眨死盯大螢幕,有南拳北腿,有太極武當,有鬼吹燈,有神仙救美,有談情說愛,有扒灰狗盜,五花八門,刺激、過癮、恐怖。

紅利攀高不下,還是那句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瘸子勾沾沾自喜,康笑得呲牙咧嘴。

特種行業有兩怕,一怕火災,二怕打架鬥毆。康曉得頂上烏紗帽分量,時時刻刻防患於未然,那根神經弦繃得緊緊的,絕不敢掉以輕心。每個環節他皆細查點卯,力求安全零事故。

我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夜場,康夜夜坐鎮監督,俺倆碰面,他都要叮囑一番。然後,處處轉悠,乏了,康就落腳到小軟的櫃檯位裡。說實話,康為錄影廳操碎了心,真應了那句老話:錢難掙屎難吃。

這天,我剛要歇班,康主任派人叫我到辦公室。書法家桂春同志陪著一位貴賓來吃飯,貴賓是海外華僑,原籍魏城人,家住鐵路西煙葉街,姓胡。我記起來,貴賓就是奶奶講的胡叔他爹。

老先生身軀高大,八十多歲了,穿黃澄澄的西服,拄著一根手杖。顯然,老先生一踏上故土,沒急認家門,先想的是家鄉菜。

康主任非常抱歉:“好喜來飯莊已經換了招牌,現在叫工農兵飯店。”

老先生帶著疑問:“為啥要換匾?秦氏三兄弟是否還健在?”

【未完待續,明日刊出《工農兵飯店》連載之19,敬請關注。】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邵衛,男,55歲,許昌市人,廚師,目前仍在烹飪行業一線掌勺。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