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溫氏、雛鷹的生鮮帝國(玩法不同,但目的相同)

作者:馬雲華

溫氏、雛鷹農牧本是養殖界的大佬, 不想卻做起了生鮮。

不過, 對於做生鮮, 這兩大佬還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 而且做生鮮也是他們必走的一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豬週期對養殖企業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了, 為了平抑豬週期, 這兩家養殖龍頭企業開始進軍生鮮領域。

那同樣是做生鮮, 溫氏與雛鷹農牧他們的做法有何不同呢?

一、行銷模式不同

行銷模式是指人們在行銷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 溫氏和雛鷹農牧的做法大有不同:

溫氏:發力線下門店

2017年年初, 公司宣佈“溫氏生鮮加盟計畫”, 開始發力佈設生鮮線下門店, 加快進軍連鎖零售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 早在2016年年初, 溫氏已開始在深圳等一線城市佈設“溫氏生鮮”門店,

從最初的8家拓展到2016年底的四五十家, 再到2017年開始在華南區域全面招商, 溫氏股份對生鮮超市運作的步子邁得越來越大。

雛鷹農牧:線上線下相結合

2013年, 侯建芳就曾對外表示, 將採用最新的行銷模式, 線上線下聯合行銷。

2016年11月, 雛鷹農牧控股子公司河南雲合資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合資訊”)新項目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 為雛鷹農牧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正式揭開面紗。

啟動儀式上, 雲合資訊總經理肖春介紹, 公司將以線上批發、線上零售、線下結算、金融服務四個模組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借助“互聯網+”優勢, 形成大資料、大行銷模式。

具體做法是子公司微客得科技主要負責線上業務的開展, 將“互聯網+”嵌入到網上農牧商城以及APP 用戶端中, 引導傳統農業通過互聯網開展即時養殖、即時下單、即時送貨上門等服務。

二、做法不同

在具體的做法上, 溫氏和雛鷹也是各有所長。

溫氏:打通產業鏈, 增加產品附加值

起初, 溫氏打算加快生鮮網點在珠三角地區的佈局, 先珠三角、後廣東、再全國, 年內實現開業約200家生鮮門店;同時探索配套電子商務平臺, 構建物流配送體系和流通分銷管理系統。

以此, 希望通過打通產業鏈下游提高豬肉附加值, 推進公司養雞業務的轉型升級。

同時, 開展肉雞屠宰加工, 訂單式生產、定制化服務工作,拓寬雞肉產品銷售管道,避免疫病和“雞週期”的影響,有效調整肉雞品種和業務模式,加速乳業等領域的佈局,實現業務多元化。

雛鷹:資訊化管理,實現產品全程可溯源

雛鷹農牧嘗試將傳統農業與新型的電子商務相結合,為實現產品全程可溯源,2013年其已經對旗下養殖社區農戶實施全程資訊化監控,使得電商平臺的產品透明化、公開化。

三、產品種類不同

雖說都是做生鮮,但是其產品的種類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其公司主打產品有很大的差異。

溫氏:自產產品種類多

生鮮產品種類豐富,肉品攤,產品全部來自溫氏自產,豬包括各種部位普通豬肉和天露黑豬(溫氏高端品牌,比普通豬貴 25%—30%)。

禽類包括各種土雞、烏雞、番鴨的冰鮮產品。肉品冰箱目前產品不多,主要是冰凍的包裝整只黃雞。

蔬菜攤,全部都是協力廠商供應,由溫氏統一採購,生鮮店再向溫氏採購。約 20—30 種常見蔬菜,賣相較好。

雛鷹:主打豬肉產品

雛鷹農牧作為養豬業第一股,在佈局生鮮電商時,也始終把豬肉作為主打產品去經營。

以生態豬肉為主打,輔之以熟食加工和火腿等產品。

四、服務人群

這裡的服務人群指的就是溫氏與雛鷹農牧的目標人群。而這個由對產品的特性決定的。

溫氏:中高低端人群

溫氏的生鮮門店,既有平常的蔬菜、禽類、普通豬肉,也有高端豬肉,所以能為高中低端的所有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雛鷹:中高端人群

雛鷹的生鮮電商產品以豬肉為主打,而他們的豬肉以黑豬為主,多是在自然環境下放養成長的,所以肉質鮮美,但價格也相對高一些,適合中高端消費人群。

五、未來計畫

既然邁開了這一步,溫氏和雛鷹對生鮮產業的未來也有自己的規劃:

溫氏:持續擴大佈局

從珠三角、廣東、再到全國,這是溫氏近兩年的計畫,去年溫氏又加快其在華南地區的佈局,從華南再到華北,未來溫氏的生鮮門店將會越來越多。

雛鷹:開放型發展

雛鷹農牧的電商平臺新融農牧完全向優質的飼料、疫苗等生豬產業鏈內各企業開放,提供產品銷售、技術指導、融資安排等服務。

同時將上述飼料、疫苗企業的固定農戶納入公司資訊資料搜集範圍,建立全程監控,並為養殖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並在未來嘗試與微客得公司的生鮮、零食銷售進行對接。

看來,以後雛鷹的生鮮電商發展勢必會向更多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開放,以獲得更多的豬肉產品來源。

以上5點就是溫氏和雛鷹農牧發力生鮮的不同做法。畢竟是養殖企業,卻能把生鮮做的頭頭是道,看完是不是覺得很震驚?

點擊瞭解更多,相互加群與農業大佬同行!

訂單式生產、定制化服務工作,拓寬雞肉產品銷售管道,避免疫病和“雞週期”的影響,有效調整肉雞品種和業務模式,加速乳業等領域的佈局,實現業務多元化。

雛鷹:資訊化管理,實現產品全程可溯源

雛鷹農牧嘗試將傳統農業與新型的電子商務相結合,為實現產品全程可溯源,2013年其已經對旗下養殖社區農戶實施全程資訊化監控,使得電商平臺的產品透明化、公開化。

三、產品種類不同

雖說都是做生鮮,但是其產品的種類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其公司主打產品有很大的差異。

溫氏:自產產品種類多

生鮮產品種類豐富,肉品攤,產品全部來自溫氏自產,豬包括各種部位普通豬肉和天露黑豬(溫氏高端品牌,比普通豬貴 25%—30%)。

禽類包括各種土雞、烏雞、番鴨的冰鮮產品。肉品冰箱目前產品不多,主要是冰凍的包裝整只黃雞。

蔬菜攤,全部都是協力廠商供應,由溫氏統一採購,生鮮店再向溫氏採購。約 20—30 種常見蔬菜,賣相較好。

雛鷹:主打豬肉產品

雛鷹農牧作為養豬業第一股,在佈局生鮮電商時,也始終把豬肉作為主打產品去經營。

以生態豬肉為主打,輔之以熟食加工和火腿等產品。

四、服務人群

這裡的服務人群指的就是溫氏與雛鷹農牧的目標人群。而這個由對產品的特性決定的。

溫氏:中高低端人群

溫氏的生鮮門店,既有平常的蔬菜、禽類、普通豬肉,也有高端豬肉,所以能為高中低端的所有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

雛鷹:中高端人群

雛鷹的生鮮電商產品以豬肉為主打,而他們的豬肉以黑豬為主,多是在自然環境下放養成長的,所以肉質鮮美,但價格也相對高一些,適合中高端消費人群。

五、未來計畫

既然邁開了這一步,溫氏和雛鷹對生鮮產業的未來也有自己的規劃:

溫氏:持續擴大佈局

從珠三角、廣東、再到全國,這是溫氏近兩年的計畫,去年溫氏又加快其在華南地區的佈局,從華南再到華北,未來溫氏的生鮮門店將會越來越多。

雛鷹:開放型發展

雛鷹農牧的電商平臺新融農牧完全向優質的飼料、疫苗等生豬產業鏈內各企業開放,提供產品銷售、技術指導、融資安排等服務。

同時將上述飼料、疫苗企業的固定農戶納入公司資訊資料搜集範圍,建立全程監控,並為養殖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並在未來嘗試與微客得公司的生鮮、零食銷售進行對接。

看來,以後雛鷹的生鮮電商發展勢必會向更多的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開放,以獲得更多的豬肉產品來源。

以上5點就是溫氏和雛鷹農牧發力生鮮的不同做法。畢竟是養殖企業,卻能把生鮮做的頭頭是道,看完是不是覺得很震驚?

點擊瞭解更多,相互加群與農業大佬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