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陳喻:人工智慧會帶來人口大爆炸嗎?

當前中國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 人工智慧在生育問題探討中被經常提及, 但能否解決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還未有答案。 生還是不生?已成為一個社會化問題。

陳喻

斯皮爾伯格拍過很經典的電影——《人工智慧》, 是一部遺珠之作, 講訴的是在未來的未來, 因為冰川融化, 地球可容納人數急劇減少, 在生育必須得到批准的時代, 一位痛失愛子的人類母親, 領養機器人小孩的故事。

這個機器人小孩, 靈動的舉止, 溫柔的眼睛, 俊俏的臉龐, 驅動他的程式是“愛”, 只要念一串密碼, 他對作為啟動者的母親全心全意的愛。

但是, 就算是這樣毫無保留的付出, 在當母親得知親生小孩有望蘇醒的時候, 機器人小孩還是被無情地拋棄了。 有些事情是天生就註定的, 比如人類對種族延續的需求, 這是刻在基因裡的密碼, 人工智慧無法取代。

設想有一天, 人工智慧發展到高級階段, 也就是機器人普及階段, 當這些不怕苦, 不怕累, 還不用吃喝拉撒睡的新型工作者進入勞動市場, 世界人口是否會出現爆發式增長?這應該是個大概率事件, 人工智慧如果能達到這個程度, 說明人類技術已經實現了一個新的跨越, 那就意味著更好的醫療條件、更多疾病將被攻克;更短的工作時長, 因為重複勞動都被機器人所替代;更好的居家生活,

父母不用擔心因多生一個小孩而增加家務, 更有全方位的家庭補習教育。 也就是說, 籠罩在當前適齡夫婦的兩座大山——教育、醫療都不復存在了, 當生育並不影響生活品質, 適齡夫婦會加入生育大軍嗎?或許也是個大概率事件。

繁衍是一種本能, 之前制約人口增長的因素一是糧食, 二是醫療。 這兩個問題在工業革命期間得到很大的解決。 工業革命以後, 人口的爆發式增長, 本質就是生產力因工業革命獲得了突飛猛進, 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環境以及醫療水準。 食物的豐富, 對人口增長的重要性無須贅述, 可以參照沒有進入工業革命階段的中國, 因為一個不算技術的技術問題, 當時中國人口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歷史來看, 從西漢末年到明朝建國, 中間打打殺殺, 紛紛亂亂, 經過千年的演變, 除去戰亂期間人口急劇減少, 但凡遇到太平盛世, 中國人口基本穩定在6000萬人左右。 說明在氣候、土地等兩大農業因素不變的情況下, 中國也就能夠養活這麼多人。 超過一定的基數, 農民戰爭就會起而調節。 但是, 在清朝末期, 中國人口突然從6千萬激增到4億, 這是為什麼?很大的原因, 是因為明朝後期玉米、馬鈴薯及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與普及, 但是大量種植和發展, 卻是在清朝。 除此之外, 清朝廢除了人丁稅, 不再按照人頭來攤派稅收, 刺激了人們開荒生產的積極性, 糧食產量的增加, 成為人口繁榮的直接原因。 從某種程度來說, 這是造就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在, 制約人口發展的因素已經改變, 無論是中國二胎政策開放之後的意外遇冷, 還是歐洲高福利國家的低生育率, 都不是因為吃不起飯, 或者醫療技術太低造成的。 而是人們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自主選擇的結果, 我們幻想人工智慧的發展, 能夠很大程度幫助人們在養育更多孩子的同時, 也擁有更輕鬆和幸福的生活。 比如把更多時間放在太空探險, 而不是在格子間裡朝九晚五, 就像科幻電影裡一樣。 或許有一天會到來, 但也可能是另一種方式, 如果在人類技術發展到超級人工智慧之前, 人口數量就達到“不可承載之重”呢?不一定是人口出現爆炸, 而是環境出現不可逆轉的破壞, 可容納人類的環境資源急劇變少呢?那麼,

等待我們的就不是科幻片, 而是災難片了。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