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森林城市宣傳演出點亮海安 愛鳥周活動濕地公園拉開帷幕

4月19日下午, 南通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宣傳演出暨南通市愛鳥周啟動儀式在海安縣樂百年健康小鎮裡下河濕地文化公園隆重舉行。

本次演出由南通市農業委員會主辦, 南通廣播電視臺、海安縣農業委員會承辦。

南通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孫建坤、南通市農業委員會主任助理崔恒友、海安縣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周福余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南通歷來崇尚綠色生態。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我市“三城同創”的重要內容,

是我市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目標之一。 8001平方公里的江海大地正在興起“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的熱潮。 海安作為南通的“北大門”, 也邁上了“創森”綠色發展之路, 釋放“生態紅利”。 2017年, 海安成片造林1.56萬畝, 創建省級綠化綜合示範村10個、“三化”示範村5個, 建成省級“三化”示範片2個、省級“三化”示範單位38個。 藍天、地綠、美景已經融入海安的城鄉版圖。 活動現場的裡下河省級濕地公園, 規劃總面積110.5公頃, 其中濕地面積76.96公頃, 園內已經栽植喬木樹種44種、灌木樹種24種, 總植樹量達6萬多株, 水生植物占水面面積的1/3, 區內原有120畝自然鳥林, 主要的鳥類有白鷺、池鷺、夜鷺等, 建成後將成為濕地保護、候鳥憩息及人們度假休閒的好去處。

愛護鳥類有利於維護生態平衡。 “愛鳥周”源於1981年, 最初為保護遷徙於中日兩國間的候鳥而設立。 1992年國務院批准的《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將“愛鳥周”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 今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第36屆“愛鳥周”, 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保護鳥類資源, 守護綠水青山”, 南通市愛鳥周活動在宣傳演出現場正式啟動, 這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宗旨一脈相承。

在裡下河濕地文化公園內, 有一處樹林茂密的幽靜之地, 吸引了許多鳥兒在這裡繁衍棲息。 活動現場, 來自海安縣安溪小學的學生們紛紛把自己親手製作的各式各樣的精美的“小房子”裝在樹上,獻出自己對鳥類的愛心。 “這是我給小鳥做的小房子,每間小房子裡都墊了一些小草,讓小鳥住得更加舒適。

我們認為愛鳥護鳥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希望小鳥有一個安靜舒適的家。 ”一位元學生告訴記者。

宣傳演出以“擁抱新時代 建設新南通”為主題, 精心組織13個優秀節目參與演出。 在傳統民族舞蹈《海安花鼓》中拉開序幕, “欲動先出胯, 邁步微微顫”的舞蹈語言, 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村姑漁婦悠然自得的勞作生活;女聲獨唱的《水韻裡下河》音色醇厚飽滿動人心弦, 展現出春日裡下河生機盎然的景象;情景表演《月光下的鳳尾竹》在表演者葫蘆絲的吹奏下, 把墩頭鎮特有的水下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舞蹈《荷花仙子》更是舞出了江南水鄉的美……

道情表演《好家風 放飛中國夢》更是把現場氣氛帶向了高潮,演唱老師身穿長衫,臂挽漁鼓、手持簡板,一板一眼地表演道情說唱,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久違了的道情讓人懷舊,唱出了兒時的記憶,表演者們將家風家訓融入到道情說唱中,很新鮮!”台下的張阿姨興奮地說。演出在歌舞《好日子》中落下帷幕。蘆蕩柳蔭,垂釣野炊,古樸自然,隨便拔一根蘆葦,制一支水鄉的蘆笛,可吹響裡下河生態樂園,綠色家園的四季調。

演出精彩節目回顧

(我愛大南通)

把墩頭鎮特有的水下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舞蹈《荷花仙子》更是舞出了江南水鄉的美……

道情表演《好家風 放飛中國夢》更是把現場氣氛帶向了高潮,演唱老師身穿長衫,臂挽漁鼓、手持簡板,一板一眼地表演道情說唱,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久違了的道情讓人懷舊,唱出了兒時的記憶,表演者們將家風家訓融入到道情說唱中,很新鮮!”台下的張阿姨興奮地說。演出在歌舞《好日子》中落下帷幕。蘆蕩柳蔭,垂釣野炊,古樸自然,隨便拔一根蘆葦,制一支水鄉的蘆笛,可吹響裡下河生態樂園,綠色家園的四季調。

演出精彩節目回顧

(我愛大南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