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注意!男性、女性分別關注這兩個部位健康

女性→甲狀腺癌 男性→前列腺癌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4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 在女性惡性腫瘤發病譜中, 甲狀腺癌近年來增幅較大, 目前已上升至女性發病順位第四位;而在男性發病譜中, 前列腺癌及膀胱癌近年來上升趨勢較為明顯, 分別位居男性發病順位第六位和第七位, 在未來的腫瘤防控中應當格外關注。

前列腺癌發病率 躥至上海泌尿腫瘤第1位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葉定偉教授介紹, 資料顯示, 中國2015年新發前列腺癌病例60300人, 新增前列腺癌死亡人數26600人。 依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癌症資料:前列腺癌隨城市化發展程度逐漸上升, 大城市男性尤其應提高警惕, 大城市前列腺癌發病率17.26/10萬(居大城市男性癌症發病率第五位), 中等城市8.51/10萬,

小城市<5/10萬, 大城市發病率幾乎是小城市的4倍。 在上海地區, 前列腺癌已經位元列男性常見腫瘤第5位和泌尿腫瘤第1位

西化生活方式

助長前列腺癌高發

葉定偉教授解釋, 前列腺癌發病譜的顯著改變, 究其原因, 首先是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 令前列腺癌發病率水漲船高。 其發病年齡在50歲後逐漸升高, 高峰年齡在75歲左右。 其次, “三高一低的飲食習慣”, 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缺乏運動;更早、更多的性伴侶等西化生活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前列腺癌的氣焰。 另外, 一級親屬(兄弟或父親)中有患前列腺癌的患者, 其發病風險比一般人高5~6倍, 發病年齡會提前6~7年。

因此, 葉定偉教授建議, 平時生活中應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減少高動物脂肪的食物攝入,

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 否則會造成前列腺的過度充血;日常生活中多飲水, 勤解尿, 避免憋尿, 久坐不動;建議適度體育運動。

50歲以上男性

主動篩查是最好預防

需要警惕的是, 前列腺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早期沒有太多明顯的症狀。 且此後逐漸開始出現的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症狀易和前列腺增生相混淆, 所以臨床上見到許多患者出現了骨痛來就診檢查後才發現是前列腺癌骨轉移, 但此時已經晚了。 葉定偉教授表示, 早期前列腺癌術後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甚至能達到完全治癒的可能, 而晚期總體治療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 主動篩查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葉定偉教授提醒, 以下三類男性應定期開展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 並對異常結果進行合理隨訪, 即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年齡超過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在40歲時, PSA指標大於1ng/ml的男性也要引起注意。

葉定偉教授提醒, 以下三類男性應定期開展基於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 並對異常結果進行合理隨訪, 即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年齡超過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在40歲時, PSA指標大於1ng/ml的男性也要引起注意。

為什麼甲狀腺癌更“青睞”女性?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高檢出率, 現已成為人們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甲乳外科主任、華山東方乳房專科醫院院長鄒強教授表示, 甲狀腺癌尤其是乳頭狀甲狀腺癌好發于青年女性, 為男性患者的2至5倍, 不少患者慌亂之下會選擇“亂投醫”, 因此規範化治療需要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

為什麼甲狀腺癌更“青睞”女性?對此, 鄒教授表示, 甲狀腺癌的發病原因迄今仍未明確, 推測可能與女性激素分泌水準過高有關。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明引起甲狀腺癌的病因,但接觸放射性物質過多會導致甲狀腺癌發生,目前是國內外該領域專家的唯一共識。

體檢發現微小甲狀腺癌

很多人將甲狀腺癌症的增幅歸咎於碘鹽。然而,鄒教授指出此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事實上,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速明顯與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提高和體檢人群逐年上升有一定關係,以前難以發現的微小甲狀腺癌也已經能夠被及時檢出。“以前我們查體時一般不查甲狀腺,然而現在單位體檢,一般都將甲狀腺檢查放在普檢當中。基數大了,發現的問題自然就多了。”鑒於這樣普查的力度,鄒強教授認為,以此來判斷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爆發”並不客觀,可能還有一些未知因素需要探究。

及時發現 還需定期檢查

 有人提出,既然甲狀腺結節這麼普遍,有沒有什麼自檢的方法?鄒強表示,乳腺有問題還可以摸到,但甲狀腺的微小病灶大夫也摸不到,還是去醫院定期檢查比較靠譜。國外有統計稱,20-30歲位列甲狀腺癌檢出率的首位,45歲以上的甲狀腺癌患者面臨的風險比較大,需緊急治療。因此,40歲以下的人群每年要堅持體檢,40歲以上最好能做到半年一次,檢查方式並不複雜,做彩超或B超就可以了,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能一刀“切”

近日,50余歲林阿姨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長有結節,醫生稱結節暫無危害性而不建議切除。林阿姨對此感到疑惑。

鄒強教授指出,甲狀腺結節如無惡性跡象,一般可選擇不切除。但患者需注意以下變化:腫物突然增大,頸部淋巴結腫大,出現腫瘤壓迫症狀,如侵犯氣管、食管和神經)時,一定要重點檢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一般來說,在青少年時期以及在成年時期出現甲狀腺結節時,需要特別注意,在這兩個時期出現惡性結節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總之,既要及時發現問題,又要進行客觀評估。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採取合理的治療意見。

作者:葉雪菲 高媛

推測可能與女性激素分泌水準過高有關。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明引起甲狀腺癌的病因,但接觸放射性物質過多會導致甲狀腺癌發生,目前是國內外該領域專家的唯一共識。

體檢發現微小甲狀腺癌

很多人將甲狀腺癌症的增幅歸咎於碘鹽。然而,鄒教授指出此種說法並不完全準確,事實上,甲狀腺癌發病率增速明顯與近年來醫學影像技術提高和體檢人群逐年上升有一定關係,以前難以發現的微小甲狀腺癌也已經能夠被及時檢出。“以前我們查體時一般不查甲狀腺,然而現在單位體檢,一般都將甲狀腺檢查放在普檢當中。基數大了,發現的問題自然就多了。”鑒於這樣普查的力度,鄒強教授認為,以此來判斷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爆發”並不客觀,可能還有一些未知因素需要探究。

及時發現 還需定期檢查

 有人提出,既然甲狀腺結節這麼普遍,有沒有什麼自檢的方法?鄒強表示,乳腺有問題還可以摸到,但甲狀腺的微小病灶大夫也摸不到,還是去醫院定期檢查比較靠譜。國外有統計稱,20-30歲位列甲狀腺癌檢出率的首位,45歲以上的甲狀腺癌患者面臨的風險比較大,需緊急治療。因此,40歲以下的人群每年要堅持體檢,40歲以上最好能做到半年一次,檢查方式並不複雜,做彩超或B超就可以了,這些經驗值得借鑒。

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能一刀“切”

近日,50余歲林阿姨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長有結節,醫生稱結節暫無危害性而不建議切除。林阿姨對此感到疑惑。

鄒強教授指出,甲狀腺結節如無惡性跡象,一般可選擇不切除。但患者需注意以下變化:腫物突然增大,頸部淋巴結腫大,出現腫瘤壓迫症狀,如侵犯氣管、食管和神經)時,一定要重點檢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一般來說,在青少年時期以及在成年時期出現甲狀腺結節時,需要特別注意,在這兩個時期出現惡性結節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總之,既要及時發現問題,又要進行客觀評估。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採取合理的治療意見。

作者:葉雪菲 高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