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未來,未央文化產業怎麼實現“倍增”?乾貨看這裡!

發展文化產業是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管道, 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 未央區文化產業總量規模穩步提升, 文化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文化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 但也應看到, 未央文化產業在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同時, 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為加快建設“絲路文化高地”和國際化中心城區, 《未央區文化產業倍增計畫》近日印發。 《計畫》旨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加快未央從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產業強區轉變。

空間佈局

依據未央區文化資源分佈的特點和產業發展基礎, 未央區將文化產業發展的空間佈局設定為“一核、一軸、五區”, 簡稱“115”文化產業空間架構。

一核

01

一核即未央區行政文化發展核心區

發揮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文化中心的優勢, 打造未央區文化產業高地。 核心區主要依託豐富的文化資源、較好的文化產業基礎, 促進文化創意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 重點發展影視服務、藝術品經營、演藝娛樂、節慶會展等行業, 大力培育發展創意設計、特色文化街區等新興文化產業, 優先在全區形成具有示範帶動效應的綜合性文化產業發展核心。

一軸

02

一軸即未央大道文化產業龍脈發展軸

未央區文化產業沿未央大道主交通軸分佈, 並通過該軸線串聯區內所有文化產業功能板塊。 在對未央大道沿線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層次提升的基礎上, 重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休閒產業等, 將其打造成一條具有現代氣息和融合氣質的文化產業長廊。

五區

03

五區包括:漢長安城歷史文化展示區, 漢城湖休閒娛樂發展區, 大學城文化創意及融合產業發展區, 草灘特色小鎮旅遊發展區, 四海唐人街綜合文化體驗區

要充分挖掘各區塊文化資源特點, 發揮各區塊產業基礎優勢, 促進各區塊文化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文化休閒娛樂等重點文化產業,

加快發展網路演藝、網路文學創作、電子競技等產業, 規劃創建特色小鎮和街區, 積極探索發展新興文化產業, 培育特色文化品牌, 打造區域性文化中心。

結構優化升級

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

01

把以漢文化為代表的未央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 關鍵要靠創新創意。 要遵循文化創意形成規律, 著力激發文化創意活力。

① 組織開展文化創意活動, 活躍社會創新氣氛, 營造創新創意發展氛圍。

② 推進創意產業化, 充分發揮未央大學城青年科技人才聚集優勢, 加快創意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用經濟價值肯定創意、鼓勵創新。

③ 培育高端創意人才隊伍, 推動創意人才的聚集與合作, 在競爭與合作中激發新的創意。

建立未央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業平臺, 通過平臺建設, 推動創意人才聚集, 提升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網路直播、網路文學等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水準, 大力培育基於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新型文化業態, 形成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打造人才高地,支撐高端文化產業發展。

轉型升級傳統文化產業

02

促進VR、AR等現代科技手段在演藝、娛樂、文化旅遊、廣告、印刷包裝等傳統文化行業中的應用。鼓勵傳統文化行業在內容創作、傳播方式和表現手段等方面加強創新,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傳統文化行業發展活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數位化工程,實現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總體目標。

公益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03

發展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以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完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實現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04

推動文化創意與裝備製造業、農業深度融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鼓勵利用工業遺產、廢舊廠區和空置樓宇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為引領,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文化街區、藝術園區等人文空間規劃設計品質。

促進文化產業與農業融合發展,支持特色農業園區增加農耕文化體驗、研學旅行、文化創意等內容。支援發展體育競賽表演、電子競技等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結合。支援開發承載中醫藥文化的創意產品。

引導文化企業集聚發展

05

著重圍繞完善供應鏈,推動企業競爭向供應鏈合作競爭方向演進,著力優化文化產業基礎競爭力;圍繞做強核心企業,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著力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發展力量向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聚集,著力提升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

促進文化產業管理創新

06

管理創新是創造新的發展優勢的另一主要途徑。

① 構建公開平等的文化管理體制,優化產業和市場主體結構,營造“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市場競爭格局。

② 創新文化產業投資管理體制,構建政府、企業、個人多方投資文化產業、多種經濟形態共同發展文化產業的機制。

③ 實施文化企業內部管理創新工程,協調、優化企業內部結構,支援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四是完善文化產業國際合作機制,引進先進技術,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未央文化產業的水準和品質。

促進重點行業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核心產業要素突破引領,基礎性產業要素提檔升級,融合性產業要素做大做強,實現文化產業從量變到質變、從粗放經營到質效提升、從“小散弱”到規模化發展的轉變。

核心產業

01

文化旅遊業

加快編制《未央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積極配合“未央華僑城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建設,將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建設與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相結合,以文化旅遊串聯產業、人口、資本等核心要素,打造“文化+旅遊+城鎮化”大載體、大平臺、大產業,以文化帶動經濟發展,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和競爭力,打造未央區文化旅遊新高地。

文化休閒娛樂業

鼓勵娛樂業與休閒產業結合,積極開發具有文化特色、健康向上和技術先進的新興娛樂方式,創新娛樂業態,擴大娛樂業發展空間,滿足群眾多層次娛樂消費需求。

充分發揮華僑城、陝旅集團等國內知名文化企業建設、運營、管理經驗,以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四海唐人街等項目為基礎,培育文化創意、影視傳媒、文化休閒、健康養生等產業,打造文化休閒娛樂綜合街區,提升休閒娛樂業精細化服務能力,推動未央的休閒文化業向專業化、國際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補齊大學城文化休閒娛樂短板,鼓勵周邊區域發展文化娛樂產業,滿足群眾文化休閒需求。

基礎產業

02

印刷複製業

融合提升印刷複製業,推進向數位技術、創意設計方向的轉變,在印刷品的設計、工藝、裝裱等細節融入更多的創意元素,延伸產業鏈,提升盈利空間。重點支援具有規模優勢印刷複製企業發展,促進印刷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實現傳統印刷業的數位化、網路化,打造高端印刷複製企業。支援思維印務等印刷企業成立設計研發中心,採用先進技術,提升生產管理水準。

廣告業

創新工作載體,促進廣告產業優化結構,推動廣告業持續健康發展,鼓勵未央區廣告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數位化水準和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小微廣告企業,植入“智慧化”概念,全面提升廣告業發展水準,充分發揮廣告對相關產業的支撐作用。維護良好廣告市場秩序,強化廣告導向監管,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加強重點領域廣告監管執法力度,著力推進廣告市場監管現代化,樹立現代市場監管理念,綜合運用建議、提示、約談、告誡等手段,加強對廣告市場主體的行政指導,引導廣告市場主體誠信守法經營。

圖書銷售業

從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加強財政稅收和金融扶持、提供創業和培訓服務,支援未央區圖書銷售業的發展。推動和生國際圖書銷售的功能轉型,鼓勵企業採取多元化經營模式,增加與圖書相關的產品與服務,以休閒功能的跨業態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衍生、開辦展覽等模式,打造文化聚集地。採用“線下+線上”的融合發展模式,開展線上行銷、線上購書、線下讀書會等措施,開展差異化經營。

融合產業培育

03

網路演藝

加快推動未央區網路演藝業發展,以“強網路、強文化、強產業”為目標,深耕“直播+”戰略,讓網路直播深入連結公益、教育、旅遊、綜藝、電商、文化、財經等廣闊的空間,進一步豐富直播內容生態。以“直播+文化”,挖掘網路演藝業在政務、公益等方面的價值空間,為未央區網路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推動力。鼓勵網路直播平臺加強內容創新與技術創新,以AR、VR等新技術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加強內容和網路表演監管,增強平臺主體責任,用活動引導主播,對綠色、正能量內容給予大力的鼓勵支援,把內容做精、做優,建立良好的生態圈,讓直播行業逐漸走上精品化發展的良性軌道,從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互利共贏。

網路文學創作

加快未央區網路文學發展,積極搭建未央網路文學創作、開發、交流平臺,積極拓展網路文學市場,打造網路文學IP,為影視、遊戲、動漫、有聲讀物及衍生品提供發展資源,帶動文化娛樂市場發展,打造以網路文學為源頭的“互聯網+”產業。分階段建設網路作家創作中心、網路作家工作室和網路作家園區,引進網路文學創作人才,搭建方便網路作家生活、創作、交流的服務平臺,提供網路文學產業優惠政策,設立作品版權交易中心,連結影視業、動漫業和數位產品生產埠,營造良好的網路文學產業生態,逐步形成未央區的網路文學全產業發展能力。

電子競技

將發展電子競技產業納入未央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加強產業化政策引領,重視電子競技市場的培育與扶持,大力支持民族企業和產品。與西安各高校聯合開展電子競技遊戲遊藝賽事活動,積極創辦電子競技賽事,提高未央區在電子競技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報紙、雜誌、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宣傳作用,為電子競技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育電子競技職業化人才隊伍,加強專業電子競技設計與開發人才的培養。打造以電競俱樂部、選手、主播、電競賽事運營和節目製作等內容為核心的電競產業鏈,吸引陝西本土人才回流,為未央區文娛產業輕資產、新業態、集群化發展不斷做出新的探索和實踐,共同打造大西安電競產業新格局。

發展文化特色小鎮和街區

推動“文化+特色小鎮”融合發展,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塑造文化靈魂,樹立文化標識,留下文化印象。依託區內高校資源,在高校大學城周邊建設文創街區,充分發揮高校文化科技資源優勢,服務市民文化消費需求。

草灘文化古鎮

01

草灘古鎮是歷史上著名的內河航運段和水陸碼頭所在地。充分發揮未央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傳統產業文化等文化資源優勢,結合草灘古鎮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態,通過靜態展示和參與體驗,實現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

建設草灘古鎮碼頭文化博物館、沿河生態景觀文化廊道等一批重點項目,支援文旅企業進駐特色草灘古鎮,打造文旅眾創空間,建設文旅創客景區、創客街區、創客公寓。強化草灘古鎮的文化功能、提升文化品質,實現文化讓草灘古鎮更加美好、讓人民更加富裕、讓未央區更加具有競爭力的多重目標。

未央大學城文創街區

02

依託區內陝西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等高校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巨大文化消費群體,通過設置文創街區,吸引大學生群體踴躍參與,打造大學生社交、展示、創意創業的社會實踐舞臺,搭建未央文創產業聚集區。

眾創咖啡街區

03

依託盛龍廣場一層,構建以創業為主題、商會兩用、多元化經營為主要特色眾創咖啡街區。以此為基礎,搭建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本地區創業資源要素,為創業者搭建起具有共用辦公、人才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項目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的創新型創業孵化平臺。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發揮項目的帶動作用,以專案吸引投資,以投資打造品牌,以品牌輻射周邊。對於入選重點專案,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發展思路,鞏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創建一批,實現對於不同重點專案對症下藥。

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

01

由華僑城集團負責建設運營,以“漢文化+旅遊+商業”模式,建設開發包括文化主題演藝集群、漢博物館、漢文化風情商業街三大板塊,充分挖掘漢文化,打造陝西乃至全國的漢文化重要高地。

四海唐人街項目

02

四海唐人街是陝西旅遊集團在太華路與鳳城三路西南角建設的城市文旅商業綜合體項目,彙集潮流劇場、文創空間、潮品集市街區、VR科技體驗、兒童遊樂、酒吧休閒等多層次、多元性商業業態,打造中國西北唐人街文化主題街區。

未央湖遊樂園提升專案

03

依託未央湖遊樂園現有資源,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文化旅遊產業集團,利用先進的規劃開發手段和運營管理理念,對未央湖遊樂園進行改造提升,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休閒娛樂需求。同時,以未央湖遊樂園提升專案為抓手,帶動未央湖周邊業態的調整優化,重點發展文化休閒產業、演藝娛樂業等。

梨園路文化街區項目

04

圍繞梨園路豐富民俗和戲曲資源優勢,打造秦腔體驗文化街區。通過與易俗社、西安音樂學院等相關單位合作,開展秦腔展演及藝術文化節活動,做好秦腔延伸產業發展,形成集秦腔展示、戲曲知識普及、餐飲服務為一體的主題文化街區。

中小文化企業孵化器建設專案

05

利用未央區內地鐵上蓋等樓宇建設中小文化企業孵化器、網路作家工作室、網路直播空間、創客空間等,營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氛圍,大力扶植中小文化企業,完善未央區文化產業結構,補齊發展短板,實現未央區文化產業發展目標。

除此之外,未央區還將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培育和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健全多層次、多元化、多管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未來,一個繁榮穩定、欣欣向榮的文化產業格局將在未央茁壯成長!

打造人才高地,支撐高端文化產業發展。

轉型升級傳統文化產業

02

促進VR、AR等現代科技手段在演藝、娛樂、文化旅遊、廣告、印刷包裝等傳統文化行業中的應用。鼓勵傳統文化行業在內容創作、傳播方式和表現手段等方面加強創新,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傳統文化行業發展活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數位化工程,實現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總體目標。

公益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03

發展博物館、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以文化產業發展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完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實現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04

推動文化創意與裝備製造業、農業深度融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鼓勵利用工業遺產、廢舊廠區和空置樓宇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創意為引領,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間、文化街區、藝術園區等人文空間規劃設計品質。

促進文化產業與農業融合發展,支持特色農業園區增加農耕文化體驗、研學旅行、文化創意等內容。支援發展體育競賽表演、電子競技等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與健康養老產業結合。支援開發承載中醫藥文化的創意產品。

引導文化企業集聚發展

05

著重圍繞完善供應鏈,推動企業競爭向供應鏈合作競爭方向演進,著力優化文化產業基礎競爭力;圍繞做強核心企業,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著力增強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圍繞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發展力量向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聚集,著力提升文化產業環境競爭力。

促進文化產業管理創新

06

管理創新是創造新的發展優勢的另一主要途徑。

① 構建公開平等的文化管理體制,優化產業和市場主體結構,營造“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市場競爭格局。

② 創新文化產業投資管理體制,構建政府、企業、個人多方投資文化產業、多種經濟形態共同發展文化產業的機制。

③ 實施文化企業內部管理創新工程,協調、優化企業內部結構,支援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四是完善文化產業國際合作機制,引進先進技術,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提升未央文化產業的水準和品質。

促進重點行業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核心產業要素突破引領,基礎性產業要素提檔升級,融合性產業要素做大做強,實現文化產業從量變到質變、從粗放經營到質效提升、從“小散弱”到規模化發展的轉變。

核心產業

01

文化旅遊業

加快編制《未央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積極配合“未央華僑城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建設,將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建設與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相結合,以文化旅遊串聯產業、人口、資本等核心要素,打造“文化+旅遊+城鎮化”大載體、大平臺、大產業,以文化帶動經濟發展,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和競爭力,打造未央區文化旅遊新高地。

文化休閒娛樂業

鼓勵娛樂業與休閒產業結合,積極開發具有文化特色、健康向上和技術先進的新興娛樂方式,創新娛樂業態,擴大娛樂業發展空間,滿足群眾多層次娛樂消費需求。

充分發揮華僑城、陝旅集團等國內知名文化企業建設、運營、管理經驗,以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四海唐人街等項目為基礎,培育文化創意、影視傳媒、文化休閒、健康養生等產業,打造文化休閒娛樂綜合街區,提升休閒娛樂業精細化服務能力,推動未央的休閒文化業向專業化、國際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補齊大學城文化休閒娛樂短板,鼓勵周邊區域發展文化娛樂產業,滿足群眾文化休閒需求。

基礎產業

02

印刷複製業

融合提升印刷複製業,推進向數位技術、創意設計方向的轉變,在印刷品的設計、工藝、裝裱等細節融入更多的創意元素,延伸產業鏈,提升盈利空間。重點支援具有規模優勢印刷複製企業發展,促進印刷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實現傳統印刷業的數位化、網路化,打造高端印刷複製企業。支援思維印務等印刷企業成立設計研發中心,採用先進技術,提升生產管理水準。

廣告業

創新工作載體,促進廣告產業優化結構,推動廣告業持續健康發展,鼓勵未央區廣告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數位化水準和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小微廣告企業,植入“智慧化”概念,全面提升廣告業發展水準,充分發揮廣告對相關產業的支撐作用。維護良好廣告市場秩序,強化廣告導向監管,嚴厲打擊虛假違法廣告,加強重點領域廣告監管執法力度,著力推進廣告市場監管現代化,樹立現代市場監管理念,綜合運用建議、提示、約談、告誡等手段,加強對廣告市場主體的行政指導,引導廣告市場主體誠信守法經營。

圖書銷售業

從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加強財政稅收和金融扶持、提供創業和培訓服務,支援未央區圖書銷售業的發展。推動和生國際圖書銷售的功能轉型,鼓勵企業採取多元化經營模式,增加與圖書相關的產品與服務,以休閒功能的跨業態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衍生、開辦展覽等模式,打造文化聚集地。採用“線下+線上”的融合發展模式,開展線上行銷、線上購書、線下讀書會等措施,開展差異化經營。

融合產業培育

03

網路演藝

加快推動未央區網路演藝業發展,以“強網路、強文化、強產業”為目標,深耕“直播+”戰略,讓網路直播深入連結公益、教育、旅遊、綜藝、電商、文化、財經等廣闊的空間,進一步豐富直播內容生態。以“直播+文化”,挖掘網路演藝業在政務、公益等方面的價值空間,為未央區網路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推動力。鼓勵網路直播平臺加強內容創新與技術創新,以AR、VR等新技術帶動整個行業的升級。加強內容和網路表演監管,增強平臺主體責任,用活動引導主播,對綠色、正能量內容給予大力的鼓勵支援,把內容做精、做優,建立良好的生態圈,讓直播行業逐漸走上精品化發展的良性軌道,從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互利共贏。

網路文學創作

加快未央區網路文學發展,積極搭建未央網路文學創作、開發、交流平臺,積極拓展網路文學市場,打造網路文學IP,為影視、遊戲、動漫、有聲讀物及衍生品提供發展資源,帶動文化娛樂市場發展,打造以網路文學為源頭的“互聯網+”產業。分階段建設網路作家創作中心、網路作家工作室和網路作家園區,引進網路文學創作人才,搭建方便網路作家生活、創作、交流的服務平臺,提供網路文學產業優惠政策,設立作品版權交易中心,連結影視業、動漫業和數位產品生產埠,營造良好的網路文學產業生態,逐步形成未央區的網路文學全產業發展能力。

電子競技

將發展電子競技產業納入未央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加強產業化政策引領,重視電子競技市場的培育與扶持,大力支持民族企業和產品。與西安各高校聯合開展電子競技遊戲遊藝賽事活動,積極創辦電子競技賽事,提高未央區在電子競技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充分發揮報紙、雜誌、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宣傳作用,為電子競技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育電子競技職業化人才隊伍,加強專業電子競技設計與開發人才的培養。打造以電競俱樂部、選手、主播、電競賽事運營和節目製作等內容為核心的電競產業鏈,吸引陝西本土人才回流,為未央區文娛產業輕資產、新業態、集群化發展不斷做出新的探索和實踐,共同打造大西安電競產業新格局。

發展文化特色小鎮和街區

推動“文化+特色小鎮”融合發展,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塑造文化靈魂,樹立文化標識,留下文化印象。依託區內高校資源,在高校大學城周邊建設文創街區,充分發揮高校文化科技資源優勢,服務市民文化消費需求。

草灘文化古鎮

01

草灘古鎮是歷史上著名的內河航運段和水陸碼頭所在地。充分發揮未央區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傳統產業文化等文化資源優勢,結合草灘古鎮文化特色和自然生態,通過靜態展示和參與體驗,實現文化資源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

建設草灘古鎮碼頭文化博物館、沿河生態景觀文化廊道等一批重點項目,支援文旅企業進駐特色草灘古鎮,打造文旅眾創空間,建設文旅創客景區、創客街區、創客公寓。強化草灘古鎮的文化功能、提升文化品質,實現文化讓草灘古鎮更加美好、讓人民更加富裕、讓未央區更加具有競爭力的多重目標。

未央大學城文創街區

02

依託區內陝西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等高校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巨大文化消費群體,通過設置文創街區,吸引大學生群體踴躍參與,打造大學生社交、展示、創意創業的社會實踐舞臺,搭建未央文創產業聚集區。

眾創咖啡街區

03

依託盛龍廣場一層,構建以創業為主題、商會兩用、多元化經營為主要特色眾創咖啡街區。以此為基礎,搭建服務平臺,通過整合本地區創業資源要素,為創業者搭建起具有共用辦公、人才交流、技術分享、市場拓展、項目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的創新型創業孵化平臺。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發揮項目的帶動作用,以專案吸引投資,以投資打造品牌,以品牌輻射周邊。對於入選重點專案,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發展思路,鞏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創建一批,實現對於不同重點專案對症下藥。

漢城湖主題文化綜合專案

01

由華僑城集團負責建設運營,以“漢文化+旅遊+商業”模式,建設開發包括文化主題演藝集群、漢博物館、漢文化風情商業街三大板塊,充分挖掘漢文化,打造陝西乃至全國的漢文化重要高地。

四海唐人街項目

02

四海唐人街是陝西旅遊集團在太華路與鳳城三路西南角建設的城市文旅商業綜合體項目,彙集潮流劇場、文創空間、潮品集市街區、VR科技體驗、兒童遊樂、酒吧休閒等多層次、多元性商業業態,打造中國西北唐人街文化主題街區。

未央湖遊樂園提升專案

03

依託未央湖遊樂園現有資源,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文化旅遊產業集團,利用先進的規劃開發手段和運營管理理念,對未央湖遊樂園進行改造提升,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休閒娛樂需求。同時,以未央湖遊樂園提升專案為抓手,帶動未央湖周邊業態的調整優化,重點發展文化休閒產業、演藝娛樂業等。

梨園路文化街區項目

04

圍繞梨園路豐富民俗和戲曲資源優勢,打造秦腔體驗文化街區。通過與易俗社、西安音樂學院等相關單位合作,開展秦腔展演及藝術文化節活動,做好秦腔延伸產業發展,形成集秦腔展示、戲曲知識普及、餐飲服務為一體的主題文化街區。

中小文化企業孵化器建設專案

05

利用未央區內地鐵上蓋等樓宇建設中小文化企業孵化器、網路作家工作室、網路直播空間、創客空間等,營造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氛圍,大力扶植中小文化企業,完善未央區文化產業結構,補齊發展短板,實現未央區文化產業發展目標。

除此之外,未央區還將進一步完善文化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培育和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進一步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健全多層次、多元化、多管道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未來,一個繁榮穩定、欣欣向榮的文化產業格局將在未央茁壯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