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吉林:和春天再相約——白山市脫貧攻堅工作側記

寫在前面:

“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是我們的莊嚴承諾。 一諾千金。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新年賀詞中向全國人民做出莊嚴承諾, 同時奏響新一年脫貧攻堅工作序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踏著春天的腳步, 連日來, 記者深入白山市6個縣、自主(自主管理)、自理(互幫互助)、自給(良性迴圈)”的“四自”方式, 為年齡偏高、體弱多病、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優越的養老條件, 解決了吃、住、暖、樂等生活困難, 過上互助式的生活。 現在, 有15人入住互助養老大院, 按照每人每月240元標準, 向院方繳納生活費。

這種由村級管理, 解決貧困戶居住生活困難問題的互助養老大院, 在白山市尚屬首家。

鏡頭4:渾江區七道江鎮旱溝村是省級貧困村, 通過多元化種植、養殖等專案方式“造血”脫貧。 2016年, 依靠種植高產大綠豆項目帶動29戶, 58人脫貧, 2017年利用生豬養殖、高鈣富硒黑木耳種植、光伏發電項目帶動11戶、26人脫貧, 由於剩餘貧困人口體弱多病, 人口老齡化嚴重, 預計2019年將剩餘24戶、44人利用項目分紅利潤達到全面穩定脫貧。 2018年, 旱溝村計畫發展產業專案2個, 種養殖合作社專案共6個。 桶裝飲用水廠, 玫瑰種植, 長白山仙女菊種植, 食用菌蘑菇養殖, 靈芝種植, 肉豬、白鵝養殖項目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鏡頭5:早就聞聽撫松縣興隆鄉板石村的草莓足不出戶,

就能賣到高價, 四月份仍能賣到40元一斤的價格, 每到週末慕名而來的採摘客絡繹不絕。 記者帶著強烈的好奇心, 來到此地一探真假。

“板石村的牛奶草莓用的都是農家肥, 吃著讓人放心, 味道非常好。 週末, 我們常帶著孩子過來, 讓孩子體驗採摘的樂趣。 ”採摘客謝軍如是說。 看著一家三口手捧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從採摘園走出, 一副其樂融融的和諧畫面讓人羡慕不已。

據板石村村支書徐連軍介紹, 2014年, 該村通過“興邊富民”資金80萬元引進草莓種植項目, 2015年再次投入70萬元, 建設了7棟溫室大棚, 集體收入每年在6萬元左右, 去年反哺貧困戶和村民2.6萬元。 2017年有2戶貧困戶脫貧, 但是“脫貧, 不脫政策”, 他們有啥困難村裡都幫忙解決……

一句“脫貧, 不脫政策”, 讓貧困戶敢於脫貧, 有困難找政府, 見證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鏡頭6:魚塘上建光伏發電站, 這是真的嗎?帶著這樣的疑問, 記者來到了靖宇縣龍泉鎮程山村。 放眼望去100多畝的魚塘上面架設著裝機總容量3.3MW的光伏發電太陽能板, 可幫扶660戶貧困戶, 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 一塊塊太陽能板正在源源不斷的向外輸出著能源。

“光伏發電是靖宇主推的扶貧項目, 電站建設週期短、見效快, 使用壽命可達25年之久, 可謂一勞永逸的好項目。 ”靖宇縣新能源產業園區局長婁德慧說, 計畫到6月全縣8個光伏發電站發電總容量將達到33.813兆瓦, 去年拿出收益的400萬元作為扶貧戶的幫扶資金。 程山村的光伏發電項目是2017年6月28日正式並網發電,

採用的是漁光互補模式, 水面下養魚, 水面上發電, 空間綜合利用得非常好。

“這個項目挺好的, 對養魚沒有什麼影響, 既不佔用耕地, 還能幫助村裡做點貢獻, 我覺得挺值得的。 ”63歲魚塘主人王陳敏自豪地說。

從“輸血救助”到“造血共贏”, 從“精准扶貧”到“創新機制”, 眼下, 白山上下正凝心聚力, 朝著美好的明天闊步前進!精准扶貧的種子再次播撒在白山大地, 和春天一起成長的必定是生機旺盛的秧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