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面對孩子們不切實際的夢想,家長應該怎麼辦?

說在前面

上海戲劇學院藝考考場, 在眾多俊男靚女組成的藝考大軍裡, 一位相貌平平的河南姑娘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是一個不遠千里來上海追尋演藝夢想的女孩, 她獨自一人抵滬趕考, 提到家人時差點哭了出來。 原來, 父母並不支持她參加藝考。 但女孩還是為了夢想堅持報考了表演系, 她說:“上戲是自己一直都很喜歡的一個學校, 雖然自己長得不好看, 但努力了就不後悔!”

一些網友對女孩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援:“如果連自己的夢想都不去爭取, 等到不再年輕時, 我們想起沒有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過時,

人生就會有很多遺憾。 ”

但另一些網友認為, 夢想是那樣豐滿, 現實是如此骨感, 又有多少這樣的女孩能夠圓了自己的夢?網友“誰憐一燈影”說:“我覺得父母反對女兒報考藝校, 應該不是怕花錢, 而是不願看著姑娘吃苦遭罪, 到最後夢想成空。 因為父母知道女兒的短板——不高不美, 不適合這一專業。 但姑娘癡迷于此, 年輕任性, 父母也無可奈何。 ”

教師說

■季勇

相對於骨感的現實, 夢想寄託著我們對未來一切美好的憧憬, 並以愛情般令人眩暈的衝動, 決定著我們奮鬥的方向和形態。 “奮鬥實現夢想”以一種無可置疑的語氣,

讓一些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目標也似乎具備了實現的可能。 但是, 現實、奮鬥和夢想之間, 並不是僅靠激情和感性就可以開啟快速的通道。 特別是對於涉世未深, 且處於人生關鍵期的孩子來說, 夢想的抉擇如果缺乏理性的思辨, 可能會貽誤人生逐夢的征程。

讓孩子理性認識自己。 孩子只有正確認識到自己, 才能對自己的夢想方向作出正確的抉擇, 以增加成功的幾率。 父母一是要儘量站在“第三者”角度, 避免施加干擾, 不“捧殺”, 也不“棒殺”, 給孩子一個客觀理性的認知, 讓孩子對自己既不盲目自信, 也不妄自菲薄。 二是要注意發現孩子的固有稟賦與興趣。 杜威認為生長就是天賦本能的繼續發展。 孩子在天賦領域、興趣基礎上的奮鬥才具有意義和價值。

讓孩子理性認識世界。 今天的孩子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 我們的父母和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築夢人。 因此, 身兼培育者、指導者、示範者等諸多身份的父母要以一種巨大的責任感,

讓孩子知道當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機遇與個體機遇的關係。

夢想就是在認識自己與世界的基礎上的“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既要有安身立命的事業, 又要有處世做人的原則。 這樣的夢想, 並非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 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造的結果。 正因如此, 我們做父母的要為孩子擁有這樣的夢想、成為這樣的人負責。

家長說

■郭玉真

這個時代充滿了誘惑,有的人嚮往聚光燈下的風光,以為靠顏值就能博取眼球,獲得光鮮奪目的人生。但人生的完滿並不在於急功近利地攫取鮮花和財富,而在於厚積薄發。我們要為人生規劃,要勇於追求適合自己長遠發展的美好生命形態,而不是豔羨別人看似光鮮的人生。

夢想,讓人聽起來振奮而充滿力量,但人絕不能為了虛無而不切實際的夢想枉度此生。人與人之間的資質、稟賦本來就千差萬別,有的人擅長音樂,有的人擅長體育,有的人邏輯思維出眾,有的人形象思維超群……由於迥異的天資條件,我們在為夢想定義、為人生規劃時應該思考:我的夢想是否符合我的天資條件?我即將選擇的這條夢想之路能否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我們要告訴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會無條件支援你的夢想,只要是適合你的,哪怕一次次失敗,我們也會陪伴你、守護你,為你的成長助力。我們還要告訴孩子,我們會選擇你有意願去參與並且對你成長有益的活動,但是也會毫不猶豫地排除任何短視的、追名逐利的人生選擇,請你理解。父母的見解可能並不透徹高深,但是父母的人生經驗遠比孩子豐富。

《傅雷家書》中有這麼一段話:“人不考慮性情、品德、天資、思想等等,而單單執著於美妙的夢境,有可能會遭遇悲劇。”我們要讓孩子在追夢的路上始終保持理性和睿智,過好專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對此,您是怎麼看的?您會支持孩子不切實際的夢想嗎?

歡迎給我們留言~

家長說

■郭玉真

這個時代充滿了誘惑,有的人嚮往聚光燈下的風光,以為靠顏值就能博取眼球,獲得光鮮奪目的人生。但人生的完滿並不在於急功近利地攫取鮮花和財富,而在於厚積薄發。我們要為人生規劃,要勇於追求適合自己長遠發展的美好生命形態,而不是豔羨別人看似光鮮的人生。

夢想,讓人聽起來振奮而充滿力量,但人絕不能為了虛無而不切實際的夢想枉度此生。人與人之間的資質、稟賦本來就千差萬別,有的人擅長音樂,有的人擅長體育,有的人邏輯思維出眾,有的人形象思維超群……由於迥異的天資條件,我們在為夢想定義、為人生規劃時應該思考:我的夢想是否符合我的天資條件?我即將選擇的這條夢想之路能否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我們要告訴孩子,作為家長,我們會無條件支援你的夢想,只要是適合你的,哪怕一次次失敗,我們也會陪伴你、守護你,為你的成長助力。我們還要告訴孩子,我們會選擇你有意願去參與並且對你成長有益的活動,但是也會毫不猶豫地排除任何短視的、追名逐利的人生選擇,請你理解。父母的見解可能並不透徹高深,但是父母的人生經驗遠比孩子豐富。

《傅雷家書》中有這麼一段話:“人不考慮性情、品德、天資、思想等等,而單單執著於美妙的夢境,有可能會遭遇悲劇。”我們要讓孩子在追夢的路上始終保持理性和睿智,過好專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對此,您是怎麼看的?您會支持孩子不切實際的夢想嗎?

歡迎給我們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