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芯!馬雲又有了一個夢想

摘要:就象二十四年前那樣, 跑步進入晶片行業, 馬雲仍然是個夢想家。

媒體訓練營4月20日報導

文|黎帥 編輯|左遠良

馬雲有個很多個夢想,

一些夢想實現了, 比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差不多實現了;也有些夢想沒有實現, 比如開家花店。 馬雲最新的夢想是“中國芯”, 阿裡巴巴近日跑步進入晶片行業。

2018年4月20日, 阿裡巴巴宣佈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具體投資金額沒有透露。 有消息稱阿裡巴巴以50億元控股全球第二大wifi晶片商樂鑫資訊科技。 阿裡巴巴隨後回應:純屬謠言。

“中國芯”曾經是一代中國IT人的心結, 從聯想的柳、倪之爭, 現中國“龍芯”, 再到漢芯事件, 晶片留給中國人的感覺是欲說還休。 馬雲能給中國產業帶來驚喜嗎?未來來無法預測, 勇者前行, 懷揣夢想走自己的路, 任由旁觀者去說吧。

阿裡巴巴2014年美國上市的時候, 一些人穿著印有漢字的白衫夾雜在紐交所,

漢字文案如下:人還是要有夢想, 萬一實現了呢。 馬去曾說自己永遠二十六歲。 他的意思是:年輕人, 就要有夢想。 這一次, 馬雲能實現這個夢想嗎?這個中國人做了四十年的夢。 結果並不重要, 向夢想家致敬。

阿裡“造芯”

阿裡巴巴早就已經在晶片行業布了眾多棋子:直接或間接投資了包括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以及此前的寒武紀(2017 年 8 月)與深鑒科技(2017年 10 月螞蟻金服領投)、BarefootNetworks(2016年11月)企業, 這些公司的技術覆蓋了伺服器端和智慧終端機。

在投資和收購晶片研發企業的同時, 馬雲曾表示將投資1000億元的阿裡達摩院也有行業頂尖的自主研發晶片能力。 4月19日, 阿裡巴巴達摩院宣佈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片——Ali-NPU, 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 AI 推理計算。

按照設計, 阿裡巴巴的Ali-NPU性能, 將是目前市面上主流CPU、GPU架構AI晶片的10倍, 而製造成本和功耗僅為一半, 性價比超過40倍。 未來, Ali-NPU的能力, 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視頻、影像處理需求, 還可以通過阿裡雲進行計算能力的輸出, 賦能各行各業。

阿裡為何鍾情AI和晶片技術?業內人士向媒體訓練營表示, 阿裡巴巴主業在電商領域, 移動端電商占絕大比例, 與移動端設備息息相關的AI和晶片便尤為重要。 另外, 物聯網、新零售、雲計算這幾塊阿裡對於未來佈局的業務也是需要基於AI和晶片技術的發展。

雲知聲 CTO 梁家恩在接受機器之能採訪時說:晶片這種核心技術必須自己拿下, 沒有晶片, 物聯網沒法做下去。 另外, “中興事件”加速了阿裡巴巴在晶片領域的動作。

2017年3月, 阿裡巴巴集團在杭州召開首屆技術大會, 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 有媒體披露, 阿裡正在啟動代號為“NASA”的計畫。 馬雲認為新經濟體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新技術, 新技術研發體系,

包括晶片、IOT、作業系統以及生物識別。

阿裡巴巴巴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投資晶片?

原因一, 中國市場, 據貝恩諮詢公司的資料顯示, 中國每年消費的半導體價值超過1千億美元, 占全球出貨總量的近1/3, 但中國半導體產值僅占全球的6%—7%。

原因二, 中國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能力。 包括聯想在內的中國公司之所以對晶片領域“望而卻步”, 一是生產線的高投入, 一條最新世代的生產線, 投入動輒數十億美元, 二是摩爾定律, 晶片很快換代升級, 高成本的生產線很快過時, 這更加大了投資的壓力。 在二十年前的聯想眼裡, 這樣的事情只有英特爾能幹。 二十年前, 英特爾每年研發投入六十億美元上下。 聯想呢?可能6億人民幣!

事情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的阿裡巴巴市值, 甚至利潤遠超英特爾這樣的廠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也不低於這些廠商,英特爾的研發投入在增長,不過從60億美元上下到100億美元上下,中國的阿裡巴巴、騰訊都花得起這樣的錢。

百億美元的研發投入,硬體製造的聯想做不到。感謝互聯網,如此賺錢。

中美“芯戰”

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佈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這項長達七年的禁令對於中興和美國晶片商而言都是一個壞消息。美國媒體稱,中興通訊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手機都有高通的晶片,其在美國市場之外銷售的手機晶片有超過一半都是高通的,在美國當地手機市場,中興手機的業務份額擠進了前五。

中興通訊業務受到嚴重影響,有行業人士指出,通信設備企業涉及的元器件眾多,一台基站有1顆晶片被禁運,整台基站就無法交。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興曾經宣佈在2012至2015年向美國的高通和博通採購至少50億美元晶片,而最近幾年來,中興通訊已經在美國晶片和美國設備上投入140億美元,並為美國市場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20000個就業崗位。

中金報告稱,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施加出口許可權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路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路的推進。

目前中興占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占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中興有1-2月的零部件的存貨,若不能儘快達成和解,會影響相關業務。

美國晶片製造巨頭高通近期的處境同樣不好,高通稱將在6月裁員1500人,這是公司之前承諾的削減10億美元年度開支計畫的一部分。為了抵制博通的惡意收購,高通當時向股東承諾,作為對銷售額下滑的補償,高通將縮減10億美元開支。而高通作為中興的晶片供應商,中興的“禁令”將一定程度上影響高通的盈收。

高通正在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批准其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商務部表示,正在審查高通和恩智浦並購案,該並購案可能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高通將在撤回原先的並購申請後重新提交申請。

彭博社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封殺中興只會讓中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科技,從而進一步降低對美國公司的依賴,切斷中國公司從美國獲取技術,而這只會激勵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認為,從宏觀角度看,中美貿易戰背後體現的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快速崛起的擔心,尤其是對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崛起的擔心。雖然現階段中美積體電路產業仍有很大差距,但中國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的國家意志堅定不移,大量的政策及政府資金等多種優勢資源的長期持續性投入,正在逐步加速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快速推進,奮力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9日在第六屆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上說,未來10年投資1000億美元到晶片製造領域。據統計,自 2013 年到目前,紫光系共投資(包括並購)了近 20 家企業,斥資近千億元。其中涉及晶片相關領域的並購或者投資超過 13 家。

素有中國晶片產業“國家隊” 之稱的紫光晶片產業的頻繁並購讓美國晶片行業感受到了威脅,其對有價值的晶片企業並購幾乎都以失敗告終。

2015 年 7 月,擬以 230 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美光是碩果僅存的美國 DRAM 晶片廠商,生產智慧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用於存儲資料的 NAND 快閃記憶體晶片)被否決。

2017年1月6日,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確保美國在半導體領域長期領導地位》報告,該報告認為中國晶片業已經對美國相關企業和國家按照造成嚴重威脅,為此,成員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晶片製造商的現任和前任首席執行官的委員會給出的建議是:阻止中國收購美方認為影響到其國家安全的所有半導體技術和晶片企業,限制中國對美晶片的行業投資、出口和採購,同時和其他國家聯手,加強限制審查中國的海外晶片出口和投資。

甚至利潤遠超英特爾這樣的廠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也不低於這些廠商,英特爾的研發投入在增長,不過從60億美元上下到100億美元上下,中國的阿裡巴巴、騰訊都花得起這樣的錢。

百億美元的研發投入,硬體製造的聯想做不到。感謝互聯網,如此賺錢。

中美“芯戰”

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發佈對中興通訊的出口禁令,直到2025年3月13日,美國公司將被禁止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這項長達七年的禁令對於中興和美國晶片商而言都是一個壞消息。美國媒體稱,中興通訊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手機都有高通的晶片,其在美國市場之外銷售的手機晶片有超過一半都是高通的,在美國當地手機市場,中興手機的業務份額擠進了前五。

中興通訊業務受到嚴重影響,有行業人士指出,通信設備企業涉及的元器件眾多,一台基站有1顆晶片被禁運,整台基站就無法交。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興曾經宣佈在2012至2015年向美國的高通和博通採購至少50億美元晶片,而最近幾年來,中興通訊已經在美國晶片和美國設備上投入140億美元,並為美國市場直接和間接地創造了20000個就業崗位。

中金報告稱,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施加出口許可權禁止令,若不能在1-2月內達成和解,會影響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同時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的運營商網路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有可能影響未來5G網路的推進。

目前中興占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占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中興有1-2月的零部件的存貨,若不能儘快達成和解,會影響相關業務。

美國晶片製造巨頭高通近期的處境同樣不好,高通稱將在6月裁員1500人,這是公司之前承諾的削減10億美元年度開支計畫的一部分。為了抵制博通的惡意收購,高通當時向股東承諾,作為對銷售額下滑的補償,高通將縮減10億美元開支。而高通作為中興的晶片供應商,中興的“禁令”將一定程度上影響高通的盈收。

高通正在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批准其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交易。商務部表示,正在審查高通和恩智浦並購案,該並購案可能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高通將在撤回原先的並購申請後重新提交申請。

彭博社近日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封殺中興只會讓中國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科技,從而進一步降低對美國公司的依賴,切斷中國公司從美國獲取技術,而這只會激勵中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認為,從宏觀角度看,中美貿易戰背後體現的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快速崛起的擔心,尤其是對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崛起的擔心。雖然現階段中美積體電路產業仍有很大差距,但中國發展積體電路產業的國家意志堅定不移,大量的政策及政府資金等多種優勢資源的長期持續性投入,正在逐步加速中國積體電路產業快速推進,奮力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9日在第六屆中國電子資訊博覽會上說,未來10年投資1000億美元到晶片製造領域。據統計,自 2013 年到目前,紫光系共投資(包括並購)了近 20 家企業,斥資近千億元。其中涉及晶片相關領域的並購或者投資超過 13 家。

素有中國晶片產業“國家隊” 之稱的紫光晶片產業的頻繁並購讓美國晶片行業感受到了威脅,其對有價值的晶片企業並購幾乎都以失敗告終。

2015 年 7 月,擬以 230 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美光是碩果僅存的美國 DRAM 晶片廠商,生產智慧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用於存儲資料的 NAND 快閃記憶體晶片)被否決。

2017年1月6日,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確保美國在半導體領域長期領導地位》報告,該報告認為中國晶片業已經對美國相關企業和國家按照造成嚴重威脅,為此,成員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晶片製造商的現任和前任首席執行官的委員會給出的建議是:阻止中國收購美方認為影響到其國家安全的所有半導體技術和晶片企業,限制中國對美晶片的行業投資、出口和採購,同時和其他國家聯手,加強限制審查中國的海外晶片出口和投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