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34萬元自建小洋房,成本不到城裡半套房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的, 手裡有了積蓄就會建造新房子, 從根本上改善居住條件。 相比于城裡高房價, 農村自建樓房則要實惠很多了。 不僅費用可以省三分之一到一半, 而且空間更大, 住的更舒服。 在中部地區的農村自建房子會更便宜, 我們用實例來感受下30多萬元就可以自建一棟小洋樓, 以及感受下建造房子的過程和辛苦。

小洋樓效果圖

1.選地基

農村自建房子選地基很簡單, 一般都會在老房子的基礎上拆了重建或者在旁邊預留的空地上建造(除非村裡有統一規劃用地)。 村裡提供實例的小金選擇了後者, 在老房子的邊上重新整理出一塊新地基, 背後山、前臨路, 在風水上也是屬於上佳之地。

新地基就選在這裡

原有的空地稍微窄了一點, 不滿足需求, 所以把自己的荒地開闢出來, 把多餘的泥土挖出來, 向後推進了一米多。 整理後的空地平整而又寬闊, 同時滿足了居住面積和院子的需求。

新地基雛形出來了

2.打地基

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按照房子設計圖, 用白灰在平地上畫出房子的結構。 之後工人按照白灰線開挖, 挖出凹槽。 在凹槽內鋪入大石頭和混泥土, 目的是夯實地基, 打造穩固結實的承重地基。 打地基是很關鍵的部分, 打的好不好會影響到房子的穩固與否, 所以打地基一般都會花費好幾天時間, 而且成本也會比較高(用到比較多的水泥和鋼筋)。

打地基

3.建造牆體框架

在整棟房子的建造中, 打地基和第一層是最難的, 也是最耗費時間和成本最高的。 第一層也是水泥師傅很用心的一塊, 需要在現場關心到每一個細節。 水平度、垂直度都要做到毫釐不差。 在人工上, 女工一般負責挑水泥和挑磚的輕活, 男工則負責攪拌水泥等重活。

開始建第一層

第一層建好之後, 做第二層的進度就會快很多, 就像是搭積木疊磚塊的遊戲, 工人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工作著。 等第二層出來之後, 房子的基本框架和結構就顯示出來了。

建第二層

4.貼外牆

搭好腳手架,做外牆的裝飾,貼的是瓷磚。在農村,貼瓷磚是很受歡迎的方式,一般正面貼瓷磚,側面和後面則用細膩的水泥抹平光滑。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也有人給小洋樓表面用外牆塗料。

外牆裝修

5.建造成本

不計算內部的軟裝修這塊的成本,自建房的成本一般包括工人、水泥、鋼筋、磚塊、飲食等,粗略合計了下大概花費了34多萬元。這個費用跟城裡的房子相比,真的很划算了,而且這個費用跟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自建房相比,也是差不多節省了二分之一。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和交通的便捷,相信有更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在老家自建小洋樓,逆向回流到農村成為新潮流。

建第二層

4.貼外牆

搭好腳手架,做外牆的裝飾,貼的是瓷磚。在農村,貼瓷磚是很受歡迎的方式,一般正面貼瓷磚,側面和後面則用細膩的水泥抹平光滑。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也有人給小洋樓表面用外牆塗料。

外牆裝修

5.建造成本

不計算內部的軟裝修這塊的成本,自建房的成本一般包括工人、水泥、鋼筋、磚塊、飲食等,粗略合計了下大概花費了34多萬元。這個費用跟城裡的房子相比,真的很划算了,而且這個費用跟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自建房相比,也是差不多節省了二分之一。

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和交通的便捷,相信有更多的年輕人會選擇在老家自建小洋樓,逆向回流到農村成為新潮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