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城民生工程 按民意來立項

在德勝街道新北社區幼兒早教中心裡, 幼師與幼兒及其家長一起在做遊戲

社區居民們在填寫民主測評內容

社區居民投票決定便民服務商去留

法制晚報訊社區居民只需登記, 就可以將0到3歲的嬰幼兒免費送進家門口的早教中心;行動不便的老人, 子女不在身邊也沒事, 社區養老驛站一站式搞定;以前買菜到超市要走二三十分鐘, 現在家門口的小小菜站就能解民憂……近日, 在北京市西城區“離紅牆最近、百姓最親”的主題採訪活動中, 《法制晚報》記者在該區德勝街道新北社區裡, 切實感受到這些民生工程帶給社區居民很暖心的便利服務。

家門口免費接受幼兒早教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在新北社區嬰幼兒早教中心看到,

幼師們帶著幼兒, 在家長的陪伴下, 唱歌, 跳舞, 做手工藝, 玩各種遊戲, 大家都沉浸在無限歡樂的氛圍中。

社區居民敖翔的女兒已經在此早教機構託管1年多時間, 現已長到兩歲八個月。 她在這裡學會了唱歌、跳舞、畫畫。 想當初, 為了早些開啟女兒的智慧, 敖翔可沒少跑路, 去了北京市好幾家早教機構瞭解情況, 費用一般都在每小時200-300元左右, 這樣算下來, 一年得花1萬多元。

就在敖翔猶豫的時候, 聽聞其所在的社區有一個嬰幼兒早教平臺。 於是他過去瞭解情況, 這才發現只要是本社區居民, 到街道開個證明, 登記一下手續, 就可以免費將孩子送進這家早教中心。 而且綜合比較下來, 這裡的早教課程品質不比市面上那些付費的早教機構差。

“就這樣, 我將孩子送進了家門口的這家早教中心, 一周上兩次課, 工作忙的時候, 就讓老人推著童車將孩子送過來, 特別方便。 ”敖翔說。

據該早教中心主管費准女士介紹, 她們從2015年開始有條件地在社區嘗試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探尋模式。 由於活動場地面積小, 設施不夠完善, 一直不能滿足轄區居民對早教親子課程的需求, 恰逢2017年下半年在全市“疏解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後新外大街騰退出房屋, 在街道辦事處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她們租賃了這間有225平方米面積的房屋, 建成“德勝嬰幼兒早教平臺”。

“為了幫助寶寶啟蒙智慧, 我們分三個階段設置課程, 即7—11個月為好奇探索親子課程;12—18個月為快樂啟蒙親子課程、音樂課程1段;19—24個月為音樂課程第二段。

通過40多首美妙音樂, 帶動寶貝進行互動, 通過角色扮演、模仿角色等, 來刺激寶貝的感官能力、表達能力, 訓練感官和肢體的協調。 ”費准說。

費准告訴記者, 只要是德勝街道轄區單位的職工和居民, 家中有適齡的寶寶, 都可在街道社區登記報名、在網上選擇這些課程。 目前, 她們中心託管的幼兒已達200多人。

民主測評決定服務商去留

在距離上述早教中心不到二百米的社區養老驛站, 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這裡目前託管的有7名70多歲以上的老人。 年齡最大的是98歲的周爺爺, 他穿著紅綢緞襖, 胸前佩戴著優秀工會工作者獎章。 周爺爺耳不聾眼不花, 告訴記者他年輕時是在企業抓工會工作的, 這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唯獨喜歡吹拉彈唱。

說得興起,周爺爺即興來了一段《紅燈記》:“奶奶,您聽我說,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雖說是親眷不相認,可他比親眷還要親……”周爺爺一字一句地唱著,看到現場的觀眾為他鼓掌喝彩,他樂呵呵地眼睛眯成一條縫。

據養老驛站護理員介紹,這裡住的大多是行動不便、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他們幾個老人住在這裡,有說有笑的,互相撫慰,過得都很愉快。”

記者還注意到,就在當天上午,在德勝街道辦事處裡,40位居民代表對社區菜站、養老驛站的兩家服務商進行民主測評,認真寫下意見和期望。

據德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強介紹,2017年,為解決買菜難等居民反映的生活問題,街道以“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形式,由老百姓直接決策評選社區服務商,並定期對企業表現進行評價,以決定這些服務商的去留。而此次測評結果顯示,兩家服務商均獲得了居民普遍認可。

家住附近的周惠青老人說,以前買菜,到超市要走二三十分鐘,如今家門口的小小菜站解決了問題,價格便宜,菜品不錯,居民都願意到這裡購物。

西城區社工委書記、社會辦主任李薇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已經在西城全面推廣,西長安街靈境胡同老樓加裝電梯、大柵欄前門西河沿街亂停車等問題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目前西城“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工作共完成132個民生專案,涉及住房條件改善、公共設施、社區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

“為人民服務,是紅牆意識的直接體現。”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說,為百姓辦實事,更要聽取他們的有效建議,既提高問題解決的精准度,也增強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

文並攝/記者 張恩傑

這一輩子不抽煙,不喝酒,不打麻將,唯獨喜歡吹拉彈唱。

說得興起,周爺爺即興來了一段《紅燈記》:“奶奶,您聽我說,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雖說是親眷不相認,可他比親眷還要親……”周爺爺一字一句地唱著,看到現場的觀眾為他鼓掌喝彩,他樂呵呵地眼睛眯成一條縫。

據養老驛站護理員介紹,這裡住的大多是行動不便、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他們幾個老人住在這裡,有說有笑的,互相撫慰,過得都很愉快。”

記者還注意到,就在當天上午,在德勝街道辦事處裡,40位居民代表對社區菜站、養老驛站的兩家服務商進行民主測評,認真寫下意見和期望。

據德勝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強介紹,2017年,為解決買菜難等居民反映的生活問題,街道以“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形式,由老百姓直接決策評選社區服務商,並定期對企業表現進行評價,以決定這些服務商的去留。而此次測評結果顯示,兩家服務商均獲得了居民普遍認可。

家住附近的周惠青老人說,以前買菜,到超市要走二三十分鐘,如今家門口的小小菜站解決了問題,價格便宜,菜品不錯,居民都願意到這裡購物。

西城區社工委書記、社會辦主任李薇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已經在西城全面推廣,西長安街靈境胡同老樓加裝電梯、大柵欄前門西河沿街亂停車等問題都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目前西城“民生工程民意立項”工作共完成132個民生專案,涉及住房條件改善、公共設施、社區管理、社會服務等領域。

“為人民服務,是紅牆意識的直接體現。”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說,為百姓辦實事,更要聽取他們的有效建議,既提高問題解決的精准度,也增強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度。

文並攝/記者 張恩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