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嗎?寶馬早就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

在過去的幾年中, 汽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可以在車內上網了、汽車可以和人們聊天了、交通狀況變得透明了、事故率下降了、駕駛員也可以逐漸釋放雙手了,

不僅如此, 人們的出行環境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3公里之內有共用單車了, 50公里之內有共用汽車了, 就連戴姆勒都和寶馬合作了, 可見社會的變化有多巨大。 我們帶著對未來出行的一些憧憬和疑問來到了2018寶馬數位化創新日, 看看寶馬集團是怎麼應對出行變化的, 或者說, 看看寶馬集團是怎麼引領社會變化的。

可以確定的是, 寶馬集團整體都在朝著高科技公司轉變, 已經不僅僅是造車、賣車這麼簡單了。 回歸本質, 寶馬在很多方面都在努力。 舉個例子, 就在本月, 寶馬宣佈斥資1000萬歐元在德國打造新的增材製造(3D列印)工廠並預計在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而3D列印技術在寶馬已經應用了25年之久了。

所以在本篇文章中, 你能看到以下幾點:

數位化設計:MR混合現實技術快速提升內飾設計的效率

數位化生產:以資料為基礎的3D列印技術開啟全新的零部件生產模式

數位化體驗:BMW第七代人機交交互操作系統即將量產應用

數位化出行:5G、人工智慧、即時危險警告系統助力自動駕駛研發

MR混合現實技術:事半功倍的創新研發應用

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 工程師設計內飾時可將現實場景與虛擬環境進行結合, 坐在真實的駕駛座位上, 將視覺與聽覺內容利用VR技術進行類比演示, 不僅可以大大減少建立物理模型的時間, 也讓研發人員可以“身臨其境”, 在車輛開發之初便可感受各種路況下的真實感受。 這項技術幫助他們能夠更輕鬆、更精確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為實現更加舒適和人性化的內飾設計奠定了基礎。

3D列印技術:打造快速、靈活、獨特的新型零部件生產模式

當今的汽車製造產業, 數位化不僅被利用到車輛前期的開發環節, 也在車輛生產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這其中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尤為突出。 增材製造就是人們所謂的3D列印技術, 被寶馬看作是未來主要的製造方法之一。

有別于傳統的零件製造工藝, 增材製造不再需要傳統的衝壓、鑄模等生產工具, 零件的幾何形狀完全由電子資料決定。 正因為該技術在數位化方面的高靈活度, 增材製造經常運用於生產結構較複雜的車輛部件。 例如, 新款BMW i8敞篷跑車軟頂頂篷的生產, 正是運用了類似的金屬粉末鐳射熔化技術, 新BMW i8敞篷跑車的軟頂具有更加優化的幾何形狀、更輕的重量和更高的剛性。 同樣, 增材製造技術還被用於MINI個性化定制服務當中, 側舷窗及車內裝飾面板等個性化部件均由3D列印技術生產。

寶馬集團認為, 增材製造在批量生產方面具備巨大的潛力。 利用該技術的快捷性和多樣化, 位於慕尼克的增材製造研發及生產中心, 每年可向寶馬的各個開發部門提供約140,000個各種樣式的原型部件, 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 助推了寶馬在生產方面的發展。

數位化體驗: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即將登場

在這次科技創新日當中,最貼近我們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就是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的亮相。從iDrive到全液晶儀錶,都給了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套系統將首先搭載在年底推出的全新X5身上。

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一改以往被傳統造型框住的全液晶儀錶,新的佈局使得儀錶盤留出了更多的空間來顯示地圖、導航等實用資訊。全數位化的設計融入了2D和3D的圖像,並且可以根據每輛車的資訊來提供個性化的顯示。

中控顯示幕將升級到12.3英寸,並且增加了許多拓展功能。全新一代系統的導航功能也進一步優化,當車輛接近目的地時,車載導航地圖將自動打開,主動為駕駛者推薦周邊可用停車位。這套系統還加入了許多智慧的互動體驗,一旦車門打開,螢幕就會顯示車主的名字並致歡迎,顯示的車輛圖形也和實際的車輛型號、顏色相吻合。

在交互方面,這套系統支援iDrive控制器、觸摸控制、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四種方式,手勢控制還加入了兩個新的手勢加上之前的五項操作,一共多大7項手勢控制方式。

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通過更加智慧化和數位化的升級,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加未來科技的體驗,讓數位化變得更加徹底,也更加人性化。

自動駕駛:並行發展5G、人工智慧、即時危險警告系統的前瞻技術應用

在不久的將來,5G網路將比現在的4G網路快100倍,而5G網路的到來不僅僅是速度提升的量變,更是演算法與執行的質變。在5G時代,網路延時將縮短至1毫秒。通過5G高速資訊傳輸能滿足自動駕駛海量資料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在現場,寶馬展示了其創新功能——網路切分技術。這項技術由寶馬和諾基亞聯合開發,它可以按需提供部分網路設施,客戶可以訪問單個切片組成的虛擬網路,每個切片都可以保證速率、延遲以及可靠性。

未來,所有搭載了智慧互聯功能的寶馬車輛間均可彼此共用道路狀況和交通狀況資訊。即時危險警告技術(Hazard warning)通過互聯技術提升駕駛體驗和安全性。道路上的BMW車輛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收集資料並匿名傳輸至雲端,經過伺服器整合即時天氣、即時路況等資訊,形成對道路交通的全面判斷,並將交通、天氣、潛在危險情況有針對性地發送到位於相關區域內的車輛上。該技術讓所有互聯車輛構建起龐大的數位化資訊收集網路,將增強自動駕駛系統最基本的分析和預測路況的能力。

為了實現車載資料和自動駕駛資料高效而穩定的傳輸,寶馬集團正著眼於第五代移動網路(5G)的開發。通過創建長期安全的後臺資料環境,寶馬集團充分發揮了移動資料傳輸的潛力。安全的移動互聯可以將資訊即時傳輸到車輛,也可以無線接收資料,並將資料從汽車發送到IT後端。無論是資料的傳輸總量還是傳送速率,5G都將車聯網應用提升至全新水準。只有通過5G高速資訊傳輸,才能滿足自動駕駛海量資料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為此寶馬集團正在開發能夠匹配5G網路的技術和系統,以便可以在2020年運用在量產車型中。

同時,BMW的自動駕駛也離不開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支援。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有效地對車輛所採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和評估,通過特定的計算模型準確地分析和預測當前和未來的交通狀況。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慧的演算法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自主優化,並擁有不間斷的持續工作能力,它將協助駕駛者安全可靠地應對各種複雜路況。人工智慧能夠在一秒鐘之內識別多達800個物體,並清除的分清汽車、貨車、行人、自行車等,這是人的肉眼和大腦幾乎無法達到的程度。配備人工智慧技術的自動駕駛能實現穩定的工作能力,它不會因為時間長而分心。寶馬要做的就是讓人工智慧系統盡可能的模仿人類習慣,並提供比人類更穩定的執行力。

目前,寶馬集團在全球有1100萬台車型搭載智慧互聯功能,在中國有100萬台車型搭載。所有搭載了智慧互聯功能的寶馬車輛間均可彼此即時共用道路交通資訊。即時危險警告系統(Hazard Warning)通過互聯技術可以大幅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道路上的BMW車輛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採集即時資料並匿名傳輸至雲端,伺服器將此與即時天氣和路況等資訊進行整合,形成對公共道路交通的全面判斷,最終實現將前方道路潛在的危險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前發送至位於相關區域的車輛,以保證行駛的安全和高效。這將增強自動駕駛系統最基本的分析和預測路況的能力。另外,這套系統預計將在2019年中期開始運用在量產車輛上。

結語: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用化,這是寶馬集團在2016年百年慶典時提出的新四化方針,我們能看到寶馬在朝著四化方向努力,並顯有成績。在未來,寶馬將于戴姆勒在共用出行方面進行合作。而在可見的幾年之內,我們會看到上面提到的這些成果,比如互聯即時預警、5G網路應用等等。未來,出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寶馬在顯有汽車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未來出行的展望,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吧。

數位化體驗: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即將登場

在這次科技創新日當中,最貼近我們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就是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的亮相。從iDrive到全液晶儀錶,都給了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套系統將首先搭載在年底推出的全新X5身上。

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一改以往被傳統造型框住的全液晶儀錶,新的佈局使得儀錶盤留出了更多的空間來顯示地圖、導航等實用資訊。全數位化的設計融入了2D和3D的圖像,並且可以根據每輛車的資訊來提供個性化的顯示。

中控顯示幕將升級到12.3英寸,並且增加了許多拓展功能。全新一代系統的導航功能也進一步優化,當車輛接近目的地時,車載導航地圖將自動打開,主動為駕駛者推薦周邊可用停車位。這套系統還加入了許多智慧的互動體驗,一旦車門打開,螢幕就會顯示車主的名字並致歡迎,顯示的車輛圖形也和實際的車輛型號、顏色相吻合。

在交互方面,這套系統支援iDrive控制器、觸摸控制、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四種方式,手勢控制還加入了兩個新的手勢加上之前的五項操作,一共多大7項手勢控制方式。

第七代人機交互系統通過更加智慧化和數位化的升級,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加未來科技的體驗,讓數位化變得更加徹底,也更加人性化。

自動駕駛:並行發展5G、人工智慧、即時危險警告系統的前瞻技術應用

在不久的將來,5G網路將比現在的4G網路快100倍,而5G網路的到來不僅僅是速度提升的量變,更是演算法與執行的質變。在5G時代,網路延時將縮短至1毫秒。通過5G高速資訊傳輸能滿足自動駕駛海量資料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在現場,寶馬展示了其創新功能——網路切分技術。這項技術由寶馬和諾基亞聯合開發,它可以按需提供部分網路設施,客戶可以訪問單個切片組成的虛擬網路,每個切片都可以保證速率、延遲以及可靠性。

未來,所有搭載了智慧互聯功能的寶馬車輛間均可彼此共用道路狀況和交通狀況資訊。即時危險警告技術(Hazard warning)通過互聯技術提升駕駛體驗和安全性。道路上的BMW車輛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收集資料並匿名傳輸至雲端,經過伺服器整合即時天氣、即時路況等資訊,形成對道路交通的全面判斷,並將交通、天氣、潛在危險情況有針對性地發送到位於相關區域內的車輛上。該技術讓所有互聯車輛構建起龐大的數位化資訊收集網路,將增強自動駕駛系統最基本的分析和預測路況的能力。

為了實現車載資料和自動駕駛資料高效而穩定的傳輸,寶馬集團正著眼於第五代移動網路(5G)的開發。通過創建長期安全的後臺資料環境,寶馬集團充分發揮了移動資料傳輸的潛力。安全的移動互聯可以將資訊即時傳輸到車輛,也可以無線接收資料,並將資料從汽車發送到IT後端。無論是資料的傳輸總量還是傳送速率,5G都將車聯網應用提升至全新水準。只有通過5G高速資訊傳輸,才能滿足自動駕駛海量資料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為此寶馬集團正在開發能夠匹配5G網路的技術和系統,以便可以在2020年運用在量產車型中。

同時,BMW的自動駕駛也離不開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支援。人工智慧技術能夠有效地對車輛所採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和評估,通過特定的計算模型準確地分析和預測當前和未來的交通狀況。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慧的演算法不會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自主優化,並擁有不間斷的持續工作能力,它將協助駕駛者安全可靠地應對各種複雜路況。人工智慧能夠在一秒鐘之內識別多達800個物體,並清除的分清汽車、貨車、行人、自行車等,這是人的肉眼和大腦幾乎無法達到的程度。配備人工智慧技術的自動駕駛能實現穩定的工作能力,它不會因為時間長而分心。寶馬要做的就是讓人工智慧系統盡可能的模仿人類習慣,並提供比人類更穩定的執行力。

目前,寶馬集團在全球有1100萬台車型搭載智慧互聯功能,在中國有100萬台車型搭載。所有搭載了智慧互聯功能的寶馬車輛間均可彼此即時共用道路交通資訊。即時危險警告系統(Hazard Warning)通過互聯技術可以大幅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道路上的BMW車輛攝像頭和其他感測器採集即時資料並匿名傳輸至雲端,伺服器將此與即時天氣和路況等資訊進行整合,形成對公共道路交通的全面判斷,最終實現將前方道路潛在的危險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前發送至位於相關區域的車輛,以保證行駛的安全和高效。這將增強自動駕駛系統最基本的分析和預測路況的能力。另外,這套系統預計將在2019年中期開始運用在量產車輛上。

結語: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用化,這是寶馬集團在2016年百年慶典時提出的新四化方針,我們能看到寶馬在朝著四化方向努力,並顯有成績。在未來,寶馬將于戴姆勒在共用出行方面進行合作。而在可見的幾年之內,我們會看到上面提到的這些成果,比如互聯即時預警、5G網路應用等等。未來,出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寶馬在顯有汽車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未來出行的展望,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