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

晶片的事情, 我覺得可以寫一個短一些的小結, 主要是本博客也不是談晶片的, 談多了貽笑大方的。 這裡核心的就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封閉體系和開放體系的問題, 還有一個核心是博弈的工具是什麼, 除了市場和手上的資金以外, 有什麼東西最終我們能與西方世界進行博弈。

1)封閉體系

我是這麼看的, 封閉體系, 把自己關起門來, 在民用領域會存在系統性風險。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日本的消費電子和中國的消費電子, 還有高科技經濟體系。

日本當年的高科技經濟體系也是全部自己自足, 本從作業系統, CPU核, 編譯器, 晶原產廠, 到高端製造, 什麼都是自己研發的, 所有資料還都是日文的。 那又有什麼用, 單個經濟體的科技樹的發展, 取決於一個大的技術聯盟體系, 之前我們看到的中國在整個開放體系裡面的獲益。

我覺得本質的問題, 還是從下往上走的時候,

需要有所取捨。 之前做事情都太快了, 快到什麼都能做, 但是基礎是依賴開放體系的, 所以與開放體系之間的成員會產生很大的摩擦。 但這個事情, 並不是從開放體系往封閉體系走的理由, 前陣子博鼇的說法, 是進一步開發

2)往縱深發展

前兩天老闆說了一句話挺實在的, 我們做事情要往裡面鑽, 不能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 最終的效果是做出不一樣的東西, 讓別人認可之後, 都跟著我們走, 形成一條自己的路。 開拓一條路, 並不是因為我們依靠權力和法規, 而是這條路經過我們仔細驗證, 證明它好。

再說,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一個國家的產業也是一樣。 我們做好自己的角色, 在核心領域有所突破, 政策的導向性是必然的,

在同質化拼規模和降低價格的能力上面有所偏向了。 精力都放在了擴產, 做大規模上, 勢必是的往下走, 在基礎和基礎的標準上會有很多的遺漏。

所有的工具鏈, 都是需要自己做才安全麼?

總的來說, 安全的本身, 在國家層面是要有原子彈的時候有原子彈。 要有核心基礎, 被別人能用到的時候, 才是雙方可以討價還價的時候。 在非我們擅長的領域, 我們貢獻一些使用機會, 和使用其他器件的一些要點, 往上回饋和回溯。 而在我們的核心領域, 做好舉行了。

從開放體系往封閉體系走肯定是不可能的,

商業社會比的是效能, 比的是市場容量。 很多事情, 貪多不精也是人的大忌諱, 很關鍵的事情是知道自己很多東西不會, 選一個重點, 要去學要去實踐;目標是找到核心的競爭力, 對於個人而言是對的;對於一個產業而言, 也是對的。

人生匆匆數十載, 還是要專注點, 不會的就是不會。 更何況技術發展還那麼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