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城區建立全市首個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 為民辦事先“聽民意”

2018年4月21日訊, 老舊社區加裝電梯、騰退空間“變身”養老驛站和便民菜站、背街小巷多種措施緩解停車難……西城區建立的全市首個民生工程民意立項機制, 不僅體現了區委、區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態度和居民參與家園事務的熱忱, 更是西城區深化紅牆意識、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動體現。

如今, 伴隨著民意立項實踐的深入, 以及《北京市西城區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指導手冊》的正式出臺, 西城區的民生工作有了清晰的實施流程圖, 與此同時“居民參與”、“民意先行”、“民意決策”也已經成為了西城區民生工作的熱詞。

徵求民意 實現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根據日前剛剛正式出臺的《北京市西城區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指導手冊》, 其中明確了凡政府部門及街道開展的與居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工作, 包括工程建設專案、惠民政策或措施、公共資源配置等,

都要把群眾的意見作為民生工作決策的依據, 在不同環節聽取群眾意見, 最終實現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指導手冊》對民意徵求範圍的界定、民意形成比例、民意與市場專業性對接的流程等都作出了規範, 並制定了民意徵求型、民需申報型、民情推動型等三類民生工作的實施流程圖。 記者看到, 在民意徵求型專案通用流程圖中的“徵求意見”環節, 西城區充分尊重和保護了少數人的正當合法權益, 將對專案支援同意細化為民意部分贊同和民意完全贊同兩類, 同時制定了民意部分贊同情況下的工作流程。 此外, 《指導手冊》還對民意徵集專案所涉及的利益相關主體進行了分類, 要求在民生工作民意徵集過程中,

民意所占比例以利益相關者的三種類型影響程度為准, 直接利益相關者、間接利益相關者、潛在利益相關者三者比例不少於2∶1∶1, 同時具體案例應根據當時情況具體分析或是依據此類專案相關檔要求進行。

在民需申報型民生專案的通用流程圖中, 《指導手冊》還引入了菜單式工作法, 即各委辦局、各街道根據專案的實際, 對於專案中居民能參與且需要徵集居民意見的專案特定環節, 各委辦局、各街道以列功能表的方式, 呈現專案可選內容, 居民可借助議事協商會的形式進行專案內容的表決“點餐”, 表決結果納入到具體的方案中。 各委辦局、各街道以政府“配菜”的形式滿足居民要求, 推動專案的開展。

滿足需求 新增養老機構生活服務中心等23個

採訪中記者發現, 正是利用了民生工作民意立項的工作機制, 德勝街道根據居民呼聲和建議, 將騰退空間整體統籌規劃, 建設了便民菜站、養老驛站和嬰幼兒早教平臺, 服務社區居民。 據統計, 2017年西城區運用民生工作民意立項機制實施項目中, 僅新增的養老機構、入託中心、百姓生活服務中心數量就達共計23個。

據悉, 今年西城區還將通過政府專案的投入撬動社會資源的有序參與, 把更多的社區和居民事務交由社會來籌集資源, 政府從政策和制度平臺給予充分的支持, 營造民事民意民議、民利民力民享的社會環境, 為民生工作良性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為此, 西城區將在財政預算中進一步統合民生資金,

強化統一使用, 每年選取群眾需求最迫切、投資大的項目, 如老舊社區綜合改造、棚戶區改造等, 明確申請條件, 提出規劃指標, 列出年度專案功能表, 建立完善流程標準、規則方法, 由群眾申報, 誰先申報誰先實施。

民意立項 根據群眾回饋需求意見確定專案落地

據瞭解, 西城區還將以區重大辦、區環境辦、區園林綠化局三個部門為主、15個街道為民辦實事為輔, 開展重大工程類專案的民意立項工作。 目前西城區初步徵集試點專案26個, 涉及資金近10億。 從3月份開始, 西城區已陸續將專案以菜單形式向各街道及相關地區群眾徵集需求意見, 根據回饋意見確定專案落地。 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基礎上, 按照居民申報、社區組織、政府立項、有序實施的模式,統籌安排資金。

此外,西城區還將探索建立“民意不立項”核准退出機制,對不符合民意或者民意有所改變的項目,在材料完備的基礎上進行“不立項”類單獨考核,專案考核與資金使用脫鉤;採取內部監督加外部評議方式,從專案實施及產生績效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對未經民意立項的民生工作,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要進行問責。

按照居民申報、社區組織、政府立項、有序實施的模式,統籌安排資金。

此外,西城區還將探索建立“民意不立項”核准退出機制,對不符合民意或者民意有所改變的項目,在材料完備的基礎上進行“不立項”類單獨考核,專案考核與資金使用脫鉤;採取內部監督加外部評議方式,從專案實施及產生績效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對未經民意立項的民生工作,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要進行問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