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取消GDP考核 環保一票否決 海南政府“分賽道”考核100天

本報記者 劉詩萌 張智 海口、三亞報導

海南30周歲生日的第二天, 迎來了期盼已久的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大禮包”。

4月14日, 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

提出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等新的先行先試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 這一檔的結尾處還提出, 要求海南省要發揮主體責任, 堅決防範炒房炒地投機行為。

過去10年間, 海南省出臺了包括“國際旅遊島”在內的不少發展新政, 但始終還是無法形成一個比房地產對稅收貢獻更多的產業。 2017年12月初中央環保督查組在給海南省的回饋中不客氣地說, 一些市縣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 熱衷於搞“短平快”的速效政績工程, 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 “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 政府規劃跟到哪兒。 ”

“搞地皮”是提高GDP的捷徑, 但其帶來的負面效應更為深遠, 難以消弭。 而立之年的海南,

開始意識到不走捷徑的重要性。 去年年底, 海南就在全國率先取消了12個市縣GDP、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

“海南賣一塊地皮就有GDP了, 搞房地產很省事, 但我們不能只顧眼前亂幹蠻幹。 ”兩會期間,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指出。

“分賽道”考核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 新的考核評價辦法將不包括三沙在內的海南19個市縣分成兩個“賽道”, 一邊是海口、三亞、洋浦、儋州、文昌、瓊海、澄邁7個用GDP數字來考核的市縣, 另一邊是另外12個不用GDP來考核的城市, 讓“打籃球”和“踢足球”分場比賽。

4月13日, 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 原政協海南省委常委、海南大學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表示, 取消GDP的考核方式不是海南全省的改變, 只是部分市縣的改變,

主要針對的是商品房不再對外銷售的市縣, 包括五指山、保亭、瓊中、白沙4個中部生態核心區。

“這些不用GDP來考核的地方, 都是生態比較好, 需要大力保護的市縣。 對海南省而言, 這些地方是不是用GDP來當衡量標準都差不多, 即使不修改考核方式, 也給省裡貢獻不了多少GDP, 相反, 這些地區一般都是需要海南省或者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來養的, 至少是給一些生態方面的財政補償。 ”王毅武說。 然而, 這些地區如果為了GDP搞房地產開發, 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巨大的。

因此, 在新設計的15個一級指標和51個二級指標中, 將生態環境保護特別設定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事項。 具體操作中, 按照各市縣不同的定位來分別賦予不同的分值和權重,

比如一級指標中, 海口、三亞、洋浦分值最高的是創新發展, 中部市縣分值最高的是生態環境保護。

記者注意到, 4月海南省召開的研究分析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落實情況會議也是按照“非取消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考核的7個市縣”和“取消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考核的12個市縣”分別專場研究, 鼓勵前者發揮優勢, 挖掘潛力, 積極為全域作貢獻, 對後者則要求轉變過去單一、粗放的發展方式, 謀求綠色發展, 發揮“綠色指揮棒”的約束和導向作用。

土地財政曾占半壁江山

長期以來, 房地產業一直是海南的支柱行業, 無論是稅收還是投資都占了50%以上。 根據海南省統計局發佈的2017年海南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運行情況資料,

2017年, 房地產業民間投資完成1648.84億元, 占全省民間投資的66.8%。

王毅武指出, 海南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 無論是發展農業、工業還是旅遊業都缺乏轉化為財政的優勢。 農業上, 雖然海南的熱帶農業很有熱點, 但是產量和產值都還撐不起全省的經濟發展。 工業基礎也很薄弱, 海南是個島嶼, 工業成本比較高, 一些當地的企業也開始把工業遷到河南等內陸地區。 而旅遊業雖然有“國際旅遊島”的政策利好, 卻還是發展得偏慢, 當前海南的旅遊還是一種自然風光式的旅遊, 不是高檔的休閒娛樂度假購物, 屬於“旺丁不旺財”。

因此, 在各種路徑都走不通的情況下, 土地財政看起來就變成了唯一的辦法。 然而,土地資源有限,這條路也終歸會走到盡頭。正如中央環保督查組批評的那樣,沿海市縣開始向海要地、向岸要房,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或破壞,是“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海南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是死路一條。”在新任海南領導和政協委員的座談會上,王毅武直言不諱。而他記得,書記劉賜貴當時也表態,說海南不能做房地產的加工廠。

開放才能擺脫依賴

海南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許多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都存在著對於資源的過度依賴,只不過是對土地資源的依賴。

此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中心主任倪鵬飛曾對記者指出,這些城市轉型發展路徑就是開放,只有開發才能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市場,從而打破自身資源的封閉迴圈,也才能引入競爭,也才能在原來資源型產業之外生長出新的產業。

可以看到的是,中央給海南指出的路徑也是這一條。在國務院的指導意見中,海南被定位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中央要求,海南堅持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優化升級傳統產業,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突出特色的原則,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賦予其現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政策;第二步,探索實行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港政策。

而這些的前提,是從省內到地方轉變思想,不再走依賴房地產發展的老路。

然而,土地資源有限,這條路也終歸會走到盡頭。正如中央環保督查組批評的那樣,沿海市縣開始向海要地、向岸要房,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或破壞,是“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海南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是死路一條。”在新任海南領導和政協委員的座談會上,王毅武直言不諱。而他記得,書記劉賜貴當時也表態,說海南不能做房地產的加工廠。

開放才能擺脫依賴

海南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許多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都存在著對於資源的過度依賴,只不過是對土地資源的依賴。

此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中心主任倪鵬飛曾對記者指出,這些城市轉型發展路徑就是開放,只有開發才能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市場,從而打破自身資源的封閉迴圈,也才能引入競爭,也才能在原來資源型產業之外生長出新的產業。

可以看到的是,中央給海南指出的路徑也是這一條。在國務院的指導意見中,海南被定位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中央要求,海南堅持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優化升級傳統產業,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按照先行先試、風險可控、分步推進、突出特色的原則,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賦予其現行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政策;第二步,探索實行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自由貿易港政策。

而這些的前提,是從省內到地方轉變思想,不再走依賴房地產發展的老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