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產業融合,哪些方式更靠譜、賺得多?國家發改委發佈權威報告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是我國目前大力推進的新型發展方式, 也是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 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至今, 不到三年的時間裡, 相關的決策部署、配套政策、試點實踐不斷湧現, 融合發展的形勢大好。

近日, 國家發改委發佈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7年)》(以下簡稱《年度報告》), 總結了各地在模式創新、主體培育、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典型經驗。

國家發改委點贊了哪些好經驗?什麼樣的產業融合發展更有潛力?小編將《年度報告》整理出部分要點,

供朋友們瞭解。

哪些人在成為農村產業融合的主力?

根據《年度報告》, 我國培育發展了一大批基礎作用大、引領示範好、服務能力強、利益聯結緊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融合主體。

據有關部門統計,

截至2017年底, 全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主體超過300萬家, 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 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22.7萬家。

哪種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更好?

《年度報告》提到,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式, 突出了農牧結合、農林結合、迴圈發展導向;延伸了農業產業鏈條, 促進了農業生產、加工、物流、倉儲、行銷鏈式發展;引導了更多的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 推動了產城融合發展。

在具體發展形式上, 《年度報告》“點名表揚”了以下兩種。

(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

《年度報告》的評價是:農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遊、教育、康養等深度融合形成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呈現出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設施現代化、服務規範化和發展集聚化態勢。

各地的好經驗是:

1.打造集自然、風情、歷史、人文等於一體的“可遊、可養、可居、可業”的鄉村景觀綜合體和田園實踐館;

2.推出休閒農業示範縣、美麗休閒鄉村和經典旅遊線等地方知名品牌。

而這個市場也的確巨大, 2017年的經營收入比2014年翻了一倍。

還有另外一種新產業新業態, 2017年的零售額是2014年的近7倍!那就是下面這個火爆的產業。

(二)農村電子商務

《年度報告》說, 農村電子商務勢頭勃發, 迅速覆蓋廣大的縣、鄉、村, 顯現出較高的業態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7年, 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達到12448.8億元, 同比增長39.1%;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 同比增長20.7%, 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農民怎麼在產業融合發展中賺錢?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年度報告》予以肯定的方式是:

農民跨界增收、跨域獲利

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從相對狹窄的農業領域向更為寬廣的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生產單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拓展,從農業內部向農業外部持續拓展,“獲農金、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格局基本形成。

不斷拓展的農牧結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網購電商、鄉村養生養老等領域,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巨大平臺和重要載體。

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中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類專案,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那農民到底賺了嗎?舉個實例,2016年山東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戶戶均增收2680元,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40%;新疆昭蘇縣通過實施特色馬產業融合發展,農牧民人均馬產業收入1920元。

產業融合發展的農企和農民怎麼“分錢”?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不可避免要涉及多方主體。其中,農業企業帶動農民共同發展,是一種重要方式。企業和農民如何分配好收益?《年度報告》提到了幾種形式——“保底收益+按股份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農民養老金”、“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

例如,湖北省金秋農業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每畝800元流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每年每畝3000元勞務工資返聘農民,流轉土地在核算成本後紅利五五分配,每年4000元以上,農民每年畝均保底收入達到7800元。

哪些農產品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機會最好?

答:優質安全農產品!

據《年度報告》,一年來,借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各地特別是主產區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規模化持續發展。

特別是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線上特產館、品牌店、專銷區加快建設、持續擴張,推動了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的落地。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為脫貧攻堅帶來了哪些好處?

據《年度報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根本上找到了產業扶貧、產業脫貧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有效開發和利用了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特色優勢,“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奠定了貧困地區產業興旺的基礎。

扶貧車間

截至2017年10月底,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幫助建設的2萬個扶貧車間,帶動了14.9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電商扶貧

截至2017年底,全國756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中,國家級貧困縣占比達66%,帶動近3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依託電商實現增收。

《年度報告》還梳理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完善工作機制、落實支持政策、推進配套改革、強化公共服務和開展試點示範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有意願投身其中的朋友,抓住機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白晨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

目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從相對狹窄的農業領域向更為寬廣的二三產業領域持續拓展,從農業生產單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拓展,從農業內部向農業外部持續拓展,“獲農金、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格局基本形成。

不斷拓展的農牧結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網購電商、鄉村養生養老等領域,成為農民就業創業的巨大平臺和重要載體。

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中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類專案,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訊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

那農民到底賺了嗎?舉個實例,2016年山東參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戶戶均增收2680元,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40%;新疆昭蘇縣通過實施特色馬產業融合發展,農牧民人均馬產業收入1920元。

產業融合發展的農企和農民怎麼“分錢”?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不可避免要涉及多方主體。其中,農業企業帶動農民共同發展,是一種重要方式。企業和農民如何分配好收益?《年度報告》提到了幾種形式——“保底收益+按股份紅”、“固定租金+企業就業+農民養老金”、“土地租金+務工工資+返利分紅”等。

例如,湖北省金秋農業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每畝800元流轉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每年每畝3000元勞務工資返聘農民,流轉土地在核算成本後紅利五五分配,每年4000元以上,農民每年畝均保底收入達到7800元。

哪些農產品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機會最好?

答:優質安全農產品!

據《年度報告》,一年來,借勢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各地特別是主產區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規模化持續發展。

特別是隨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線上特產館、品牌店、專銷區加快建設、持續擴張,推動了國家食品安全戰略的落地。

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為脫貧攻堅帶來了哪些好處?

據《年度報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根本上找到了產業扶貧、產業脫貧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有效開發和利用了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特色優勢,“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奠定了貧困地區產業興旺的基礎。

扶貧車間

截至2017年10月底,國家在全國範圍內幫助建設的2萬個扶貧車間,帶動了14.9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

電商扶貧

截至2017年底,全國756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中,國家級貧困縣占比達66%,帶動近300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依託電商實現增收。

《年度報告》還梳理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完善工作機制、落實支持政策、推進配套改革、強化公共服務和開展試點示範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有意願投身其中的朋友,抓住機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白晨 // 責編:李雨楠 // 監製:曹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