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TWI

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一線主管技能培訓。 包括JI工作指導、JR工作關係、JM工作改善、JS工作安全四個模組內容, 分別對應不同的能力方向。

TWI-JI工作指導, 是在工作現場對員工作業技能進行的指導!即指導的技能, 解決的則是人的問題。

近期, 在輔導某企業導入“TWI-JI工作指導”過程中, 對管理基礎不同的企業如何導入TWI-JI工作指導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體會。 以下, 針對在企業中如何導入TWI-JI工作指導的過程, 談談其中的感知。

2016年中旬開始, 重慶智勝現場科技有限公司協助該企業在一年期間, 梳理了以班組長為中心的現場管理基礎工作, 並建立了相關的管理機制以及標準基礎管理工具的導入。 在此基礎上, 2017年-2018年開始導入TWI課程, 按照先後順序計畫導入TWI-JI(工作指導)和TWI-JM(工作改善)。

自2017年9月開始, 智勝現場正式導入TWI-JI(工作指導)。 基於企業現場管理存在問題及團隊特點, 將TWI-JI(工作指導)分為網路課程學習、作業分解表輔導、四階段法輔導、崗位培訓計畫輔導等四個階段進行逐步推進,

避免出現一次性導入學員消化吸收不了的情況。

通過分階段導入課程, 不僅傳授TWI-JI工作指導理論知識, 且在現場對學員進行實踐指導, 最重要的是輔導學員建立起相關的企業管理制度與流程,

將所學知識轉化為企業有效的管理工具。 專案成果如下:

成果輸出

1、現場管理團隊已初步掌握運用《工作指導》的方法。

①能夠基於員工現有技能狀態, 結合下月作業狀態、人事變動、生產變化及多能工需求等資訊, 安排下月應培訓誰、何工種、完成時間, 並形成《崗位柔性表》。 截止目前已累計培訓269名員工, 其中50名員工達到3級工。

②培訓方法統一、標準化, 並組織進行師傅技能驗收/輔導, 新增17名認證合格的師傅。

2、輸出關鍵崗位占比80%的作業要領書

·按培訓需求, 完成新增崗位作業要領書的編寫, 真實還原該崗位的操作, 主要由“步驟、要點、理由”三個部分組成, 包含老師傅的經驗沉澱。 累計完成187份, 除完成占比80%的關鍵崗位作業要領書外,

持續新增87份。

3、建立了員工培訓計畫審批流程及3級員工等級認定流程

TWI-JI工作指導在該企業究竟如何實施落地, 確保有效的成果輸出, 接下來我們具體做分享。

第一階段

網路課程學習

在有規劃性的學習專案管理中, 採取佈置階段性學習任務, 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網路課程(智勝現場網路課程:工作指導)學習&考試。 這樣的學習方式首先讓學員建立起了相關的知識體系及對該課程的基本瞭解, 以便在實際指導過程中打下理論基礎。

第二階段

作業分解表輔導

TWI-JI(工作指導)實施過程中最難掌握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便是作業分解表的編制(培訓教材)。由於企業現場管理團隊的技能差異,導致“如何編寫作業分解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為此,專案團隊在作業分解表的現場實際授課和輔導中,採取了現場實際操作做為授課事例進行逐步講解,讓學員明白作業分解表的編制技巧。課堂上的講解與練習,幫助學員能夠更好進行作業分解表編制。

在導入作業分解表的初期,就企業如何建立標準作業要領書模版以及作業要領書的管理流程,管理層與智勝現場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在接下來的現場實踐過程中,重點選擇了關鍵崗位作為編制作業分解表,也就是作業要領書的試點崗位。

輔導周整整五天時間,輔導老師在每一個車間關鍵崗位上,輔導學員建立了一份作業要領書,並詳細講解編制的整個過程。然後,由學員繼續編制其他關鍵崗位作業要領書。

如意料之中的,學員編制出來的作業要領書並不是如想像一般都滿足了要求。其實,絕大部份的作業要領書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最主要的問題出在主要步驟與要點混淆不清,以及要點遺漏等兩個關鍵點。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輔導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通過遠端指導和現場輔導的方式,對每一份作業要領書進行輔導,逐一步驟進行解讀/分析/重新編制。逐漸地,現場學員開始掌握如何編制出更好的作業要領書的技巧。當然,一份份讓人滿意的作業要領書也慢慢呈現出來。而確定關鍵崗位作業要領書編制是否達到要求,則是通過輔導老師、精益辦、工藝人員等組成的驗收小組來實現的。

協助企業建立起作業要領書編制、審核、批准、使用、管理等流程制度是保證作業要領書持續在現場使用的關鍵基礎。作為公司精益辦、工藝人員等融入至作業要領書的管理過程中,為不斷完善的作業要領書建立起正確的保障。

在兩個月的持續過程中,學員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夠對日常貌似熟悉不過的崗位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審視,通過細緻的觀察,不斷地總結出工作中存在的要點,為提高現場作業的標準化打下了基礎。

這裡,提供一個模型出來,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明白了隱形知識與顯性知識是如何互相提升的過程了。

第三階段

四階段法導入

學員面對作業步驟的認識通過編制基礎的教材(作業要領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時候應該是導入工作指導中四階段法的最佳時機了。

大多數學員都會面臨著初次當眾說話的靦顏、現場環境噪音對輔導的干擾……無不考驗著輔導老師以及學員的精力、體力。

“降龍十九掌”是四階段法十九個步驟的俗稱。嚴格把握學員在練習中的每一個步驟,不要遺漏任何一個步驟,是保證學員在今後正確地、完整地實現工作指導方法的關鍵。千萬不能淺嘗即止或者馬馬虎虎地應付。在這個環節需要的是輔導老師對學員每一句話的理解和給予的輔導。

輔導周中,所有的學員都得到了輔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指導,基本上明白了工作指導十九個步驟的完整演繹方式。

在後來的一個月中,學員所在的車間不斷地組織學員在其他的關鍵崗位上進行反復練習,並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回饋著練習過程中的情況,學員的能力在穩固提高中……

下一個輔導周,主要任務就是對持續一個月練習的學員進行一對一的驗收。

驗收過程中學員的緊張在所難免,不過,能夠獲得90%以上的通過率,也是非常好的一個結果了。

第四階段

崗位培訓計畫輔導

現場工作的成功與否,起源於一個行之有效的計畫。崗位培訓計畫無疑是指導管理者對員工進行工作指導一個有效的計畫工具。指導學員建立一個崗位培訓計畫的關鍵在於讓學員能夠掌握對現有狀態的分析以及後期培訓目標的把握。

把制定一個標準培訓計畫分解為八個步驟,每一個步驟的要點是什麼都逐一講解給學員聽。讓輔導學員制定目前實際管理班組的培訓計畫表是一種最容易讓學員理解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針對編制崗位培訓計畫做一份“作業要領書”,這不正是對前階段作業要領書的效果體現嗎?這也是TWI系列課程的精髓所在。

在該企業,智勝現場協助企業管理層建立了員工培訓制度、員工技能等級管理制度。建立制度的目的在於通過一個良好的體制不斷地提高員工技能,同時通過劃分員工技能等級,能夠充分挖掘優秀員工為企業的長足進步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

依據PDCA的管理原則,"D-實施"之後就要開展"C-檢核"和“A-持續改善"。首先是檢核學員所制定的崗位培訓計畫,按照崗位培訓計畫的安排檢核相應教材的準備(作業要領書編制),再通過抽查的方式現場檢驗指導者指導員工的方式,最後還要確認培訓的證據所在(培訓簽到表)。

按照這樣的迴圈檢核方式,基本上將學員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全過程回顧,也幫助學員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培訓過程。

總 結 分 享

1. TWI-JI在企業中的推行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特點來確定適當的導入順序,不能僅僅按照既定的方式一蹴而就。而確認導入順序的關鍵在於之前對企業現有狀況的把握與分析。對於基礎管理較弱的企業,建議從導入作業分解表開始。對於有著較為完善管理基礎的企業,可以從導入四階段法開始進行。

2. 依據輔導眾多的企業實例中得出,在整個過程中作業分解表是需要掌握的重點。雖然很多企業現場已經有了作業要領書或者標準化操作檔,但是大多數都存在問題。導致存在問題的原因有二。其一,編制作業要領書的主體為工藝技術人員,現場班組長未參與其中,更別說操作者參與其中。因此,編制出來的作業要領書基本處於“擺設”狀態。其二,雖然班組長主導了作業要領書的編制,但是在編制方法及技巧方面的欠缺,導致作業要領書並未成為一個用於實際的標準化作業檔,也未起到知識技能總結傳承的作用。因此,如何將作業要領書的編制主體--班組長的技能提升是工作指導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3. 在作業分解表的案例講解中,最好能夠結合現場的實際案例講解,這樣會使學員體驗感更好,更容易理解。如果千篇一律地始終採取課程中“打燈頭結”的案例,對於學員來講確實也是“枯燥無味”之舉。而採取現場實際案例應當是明智之舉。既然採取現場案例講解,那就需要在講解之前到現場去選擇一項作業進行分析,輔導老師自己親自做足功課,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呈現出一個精彩的且結合學員親身體驗的案例。這也是考驗輔導老師實際水準之處吧!

4. 對於四階段法練習的初級階段要一絲不苟,不能遺漏任何一個步驟。這樣在初期就糾正學員“走捷徑”的心態,樹立學員認真的學習態度。這一點為後期切實開展工作指導尤為重要。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向學員提供標準話術,指引學員用簡潔明瞭的方式來表達。

第二階段

作業分解表輔導

TWI-JI(工作指導)實施過程中最難掌握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便是作業分解表的編制(培訓教材)。由於企業現場管理團隊的技能差異,導致“如何編寫作業分解表”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為此,專案團隊在作業分解表的現場實際授課和輔導中,採取了現場實際操作做為授課事例進行逐步講解,讓學員明白作業分解表的編制技巧。課堂上的講解與練習,幫助學員能夠更好進行作業分解表編制。

在導入作業分解表的初期,就企業如何建立標準作業要領書模版以及作業要領書的管理流程,管理層與智勝現場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在接下來的現場實踐過程中,重點選擇了關鍵崗位作為編制作業分解表,也就是作業要領書的試點崗位。

輔導周整整五天時間,輔導老師在每一個車間關鍵崗位上,輔導學員建立了一份作業要領書,並詳細講解編制的整個過程。然後,由學員繼續編制其他關鍵崗位作業要領書。

如意料之中的,學員編制出來的作業要領書並不是如想像一般都滿足了要求。其實,絕大部份的作業要領書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最主要的問題出在主要步驟與要點混淆不清,以及要點遺漏等兩個關鍵點。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輔導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通過遠端指導和現場輔導的方式,對每一份作業要領書進行輔導,逐一步驟進行解讀/分析/重新編制。逐漸地,現場學員開始掌握如何編制出更好的作業要領書的技巧。當然,一份份讓人滿意的作業要領書也慢慢呈現出來。而確定關鍵崗位作業要領書編制是否達到要求,則是通過輔導老師、精益辦、工藝人員等組成的驗收小組來實現的。

協助企業建立起作業要領書編制、審核、批准、使用、管理等流程制度是保證作業要領書持續在現場使用的關鍵基礎。作為公司精益辦、工藝人員等融入至作業要領書的管理過程中,為不斷完善的作業要領書建立起正確的保障。

在兩個月的持續過程中,學員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夠對日常貌似熟悉不過的崗位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審視,通過細緻的觀察,不斷地總結出工作中存在的要點,為提高現場作業的標準化打下了基礎。

這裡,提供一個模型出來,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明白了隱形知識與顯性知識是如何互相提升的過程了。

第三階段

四階段法導入

學員面對作業步驟的認識通過編制基礎的教材(作業要領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時候應該是導入工作指導中四階段法的最佳時機了。

大多數學員都會面臨著初次當眾說話的靦顏、現場環境噪音對輔導的干擾……無不考驗著輔導老師以及學員的精力、體力。

“降龍十九掌”是四階段法十九個步驟的俗稱。嚴格把握學員在練習中的每一個步驟,不要遺漏任何一個步驟,是保證學員在今後正確地、完整地實現工作指導方法的關鍵。千萬不能淺嘗即止或者馬馬虎虎地應付。在這個環節需要的是輔導老師對學員每一句話的理解和給予的輔導。

輔導周中,所有的學員都得到了輔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指導,基本上明白了工作指導十九個步驟的完整演繹方式。

在後來的一個月中,學員所在的車間不斷地組織學員在其他的關鍵崗位上進行反復練習,並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回饋著練習過程中的情況,學員的能力在穩固提高中……

下一個輔導周,主要任務就是對持續一個月練習的學員進行一對一的驗收。

驗收過程中學員的緊張在所難免,不過,能夠獲得90%以上的通過率,也是非常好的一個結果了。

第四階段

崗位培訓計畫輔導

現場工作的成功與否,起源於一個行之有效的計畫。崗位培訓計畫無疑是指導管理者對員工進行工作指導一個有效的計畫工具。指導學員建立一個崗位培訓計畫的關鍵在於讓學員能夠掌握對現有狀態的分析以及後期培訓目標的把握。

把制定一個標準培訓計畫分解為八個步驟,每一個步驟的要點是什麼都逐一講解給學員聽。讓輔導學員制定目前實際管理班組的培訓計畫表是一種最容易讓學員理解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針對編制崗位培訓計畫做一份“作業要領書”,這不正是對前階段作業要領書的效果體現嗎?這也是TWI系列課程的精髓所在。

在該企業,智勝現場協助企業管理層建立了員工培訓制度、員工技能等級管理制度。建立制度的目的在於通過一個良好的體制不斷地提高員工技能,同時通過劃分員工技能等級,能夠充分挖掘優秀員工為企業的長足進步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

依據PDCA的管理原則,"D-實施"之後就要開展"C-檢核"和“A-持續改善"。首先是檢核學員所制定的崗位培訓計畫,按照崗位培訓計畫的安排檢核相應教材的準備(作業要領書編制),再通過抽查的方式現場檢驗指導者指導員工的方式,最後還要確認培訓的證據所在(培訓簽到表)。

按照這樣的迴圈檢核方式,基本上將學員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全過程回顧,也幫助學員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培訓過程。

總 結 分 享

1. TWI-JI在企業中的推行過程中,要根據企業的特點來確定適當的導入順序,不能僅僅按照既定的方式一蹴而就。而確認導入順序的關鍵在於之前對企業現有狀況的把握與分析。對於基礎管理較弱的企業,建議從導入作業分解表開始。對於有著較為完善管理基礎的企業,可以從導入四階段法開始進行。

2. 依據輔導眾多的企業實例中得出,在整個過程中作業分解表是需要掌握的重點。雖然很多企業現場已經有了作業要領書或者標準化操作檔,但是大多數都存在問題。導致存在問題的原因有二。其一,編制作業要領書的主體為工藝技術人員,現場班組長未參與其中,更別說操作者參與其中。因此,編制出來的作業要領書基本處於“擺設”狀態。其二,雖然班組長主導了作業要領書的編制,但是在編制方法及技巧方面的欠缺,導致作業要領書並未成為一個用於實際的標準化作業檔,也未起到知識技能總結傳承的作用。因此,如何將作業要領書的編制主體--班組長的技能提升是工作指導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3. 在作業分解表的案例講解中,最好能夠結合現場的實際案例講解,這樣會使學員體驗感更好,更容易理解。如果千篇一律地始終採取課程中“打燈頭結”的案例,對於學員來講確實也是“枯燥無味”之舉。而採取現場實際案例應當是明智之舉。既然採取現場案例講解,那就需要在講解之前到現場去選擇一項作業進行分析,輔導老師自己親自做足功課,這樣才能夠在課堂上呈現出一個精彩的且結合學員親身體驗的案例。這也是考驗輔導老師實際水準之處吧!

4. 對於四階段法練習的初級階段要一絲不苟,不能遺漏任何一個步驟。這樣在初期就糾正學員“走捷徑”的心態,樹立學員認真的學習態度。這一點為後期切實開展工作指導尤為重要。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向學員提供標準話術,指引學員用簡潔明瞭的方式來表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