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走進騎樓老街,帶你尋找海口這座城市的記憶

原汁原味的老海口, 古樸卻不失優雅”。 4月15日, 記者走訪海口騎樓老街區, 不少市民遊客為“修舊如舊”騎樓點贊。 步入老街區南洋風格的廊式騎樓群, 俯仰之間, 崇尚自然、古樸厚重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近年來, 海口在推進騎樓老街區改造過程中, 突出以人為本、和諧宜居的理念, 不搞大拆大建, 實施溫和漸進的“微改造”, 充分挖掘老街區潛在的資源和優勢, 保護和修繕文物古跡, 對歷史建築活化利用, 延續歷史文脈, 保存城市記憶, 探索出一條適合海口現狀的“老街改造+”帶動城市連片更新的新路子。

老街改造+“復活”歷史建築

騎樓老街煥發新顏。 黃一冰 攝

海口騎樓建築群始建於19世紀中葉, 隨著海運和商貿的蓬勃發展, 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規模達到鼎盛, 逐步形成了歐亞混雜、兼具南洋文化特徵的風貌。 然而時過境遷, 當年繁華的騎樓老街面臨建築結構老化、市政設施差、居住密度高、業態低端等問題。

近年來, 海口啟動騎樓老街區整治工程, 讓百年騎樓煥發新顏。

“把騎樓歷史上有積極意義的干預痕跡盡可能保護下來, 對於建築肌理沒有大損傷、不影響未來功能使用的部分也盡可能予以保留, 原汁原味地傳承歷史。 ”海口騎樓老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介紹, 在老街的修繕中, 堅持了“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和“修舊如舊、恢復原狀”的原則。 “要把歷史建築當作一個生命體來看待, 這些修復後的騎樓還要繼續發揮建築的功能。 ”

鮮花映襯的騎樓老街。 黃一冰 攝

“在牆面修復中, 我們‘復活’了彩色石灰水工藝, 對窗戶的修繕也力求做到尊重歷史, 原原本本地傳承。 ” 黃山介紹, 石灰水是海南、廣東一帶牆面修復傳統的做法, 是一種生態環保的傳統材料, 價格低廉, 又具有殺菌的功效, 為了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 修繕人員採用了彩色石灰水的工藝, 對立面牆體進行彩色處理, 避免使用現代塗料帶來的破壞。

在對保留了原色彩的窗戶進行取樣分析後發現, 許多窗戶在歷史上都是彩色的。 在科學依據的支撐下, 老街窗戶的修復中沒有只採用保守的單一色調, 而是大膽地使用冷色與暖色結合, 使得百年老街不僅煥發出現代感, 也能夠古色古香, 與歷史一脈相承。

老街改造+補齊民生短板

“以前騎樓沒有停車場的時候, 過來遊玩都不知道將車停哪。 ”市民周晨說, 現在騎樓建設了配套的停車場, 確實方便市民和遊客駕車前來騎樓景區遊玩。

近年來, 每年到騎樓遊玩的市民及遊客數量都在遞增。 新建停車場是騎樓改造的一部分。 目前, 騎樓老街區有三個露天停車場以及一個2層的地下車庫, 可容納千余輛車。 其中, 第三停車場於今年2月底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

中外遊客慕名而來。 黃一冰 攝

騎樓老街區怎麼改, 群眾說了算。 海口在改造老街區的過程中, 每一步、每一個方案都充分尊重民意, 公開透明操作, 始終把群眾的需求考慮在前。 變城市美容為功能再造, 把完善老街區基礎設施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 先後改造了聯戶巷道,改善了供水、排水、排汙等設施,著重打造“騎樓印象”, 使老街區“修舊如舊”,“逆生長”出新家園。

在改造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網包括示範區內供水、排水、供氣等必設管網上,相關部門提前規劃科學佈局,電力、廣電、電信、聯通和長途傳輸等“五線”入地,超前預設專業管線,設計建設地下綜合排水管道等。同時,更新和維護路燈照明設施,完善公交車站點,打通消防通道,增加了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並在公共地段設雕塑小品、座椅等,補齊騎樓老街區的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讓更多的市民遊客獲得更實在的文化認同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城市軟環境。

老街改造+發展休閒旅遊

據黃山介紹,騎樓老街區的中山路步行街約300米長,2017年遊客接待量達46.7萬人次,2017年遊客接待量比2016年增長7.6%。

“修舊如舊”的水巷口。黃一冰 攝

文化是旅遊的生命線。騎樓街區歷經風雨,見證海口城市的百年滄桑,它的靈魂不僅在於富麗華美的立面外形,更在於它揉刻在鋼筋水泥裡的“活”的印記。騎樓街區是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保留著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每次漫步大街小巷,仍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鮮活的市井百態和純樸的民風民俗。

為了把騎樓的街區文化、歷史文明更具體地推向大眾,展現海口歷史文化的繁榮與演變,海口注重街區歷史痕跡的保留與挖掘,對街區內331處海口市第一批歷史建築進行分類保護修繕;挖掘恢復五條老街老商號牌匾近200個;整理出版騎樓文化系列書籍。媽祖廟紀念館2017年春節前建成開放,水巷口海口南洋騎樓老街展示館、中山路海口南洋騎樓文化展示廳、修繕工藝展示館堅持每日開放,做好最全面的海口歷史文化“導覽”與傳播。

佇立在騎樓老街的銅像。黃一冰 攝

騎樓獨特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讓人賞心悅目,吸引市民及遊客慕名而來。“我這輩子連英文字母都不懂得拼寫,現在遇到外國人都能跟他們說‘Hello’啦。”住在附近的70來歲的陳玉英阿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來騎樓遊玩拍照,他們也很熱情,跟我打招呼總是點頭微笑說“Hello”,久而久之我也會說了。

老街改造+豐富百姓生活

“老街有許多奇特旅遊商品,這裡從早到晚人氣都很旺。”住在騎樓老街附近的市民李小妹阿婆說。

老街不寬,兩側密密麻麻排列著各種店鋪,經營的商品多是時下商場、超市里難以見到的商品,如舊式首飾、文房用具、南貨食品、服裝布匹等價格親民的傳統商品。除了這些小店鋪外,餘下的門店則讓小電器、藥房、茶館、客棧、雜貨店、理髮店、照相館及各類海南地方特色小吃排檔占了去。

夜晚,中山路步行街上燈火輝煌。吳祝好 攝

據介紹,根據《海甸溪城市更新項目行動實施方案》,騎樓公司配合華僑城公司,持續推動活化騎樓老街具體專案的落實,包括打造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建設演藝中心,老街業態整治升級及打造騎樓片區特色街道等工作。中山路步行街共有123家商鋪。目前,已進駐業態商鋪有103家,騎樓老街在2017年引進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椰雕文化館”、海南本土特色品牌“京潤珍珠”、海南知名便民企業“海口市菜籃子公司”及海南票證博物館,豐富了中山路的文化業態,提高中山路的商家品牌形象。

記者手記

百年堅守 傳承鄉愁

漫步在經過百年歷史文化積澱的海口騎樓老街,仍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鮮活的市井百態和純樸的民風民俗。伴隨著海口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傳統文化已成為騎樓老街不可割捨的記憶,海口騎樓街區作為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文化引領地位日益顯著。

海口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築群之一。歷史上,隨著海口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活躍於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華僑將南洋的建築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騎樓老街的城市風貌。2009年6月,騎樓老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百年堅守,氣象萬千。老街的一磚一瓦是鄉愁的記憶,它串起了近代海口的變遷史,是那個時代至高至淳的精神寄託,也是華僑先輩們櫛風沐雨、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更是當代海口城市文化生生不息最直觀的表現。

前人挖井,飲水思源。先人前仆後繼開創的天地,需要不忘初心與堅定不移傳承的決心。回望歷史,街區曾經的熙熙攘攘、商業與文化的繁榮不僅需要銘記,也需要我們在探索中傳承與創新發展。

海口在活化和修復騎樓的同時,鼓勵海南本土文化在這裡進行展演展示,支持廣大文人學者、文藝愛好者來到騎樓老街尋找創作靈感與展示作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在騎樓街頭開花結果,把文化精品呈現給大眾。

每一種文化都是一個動態的生命體,它們遵守著自身的節律。如今的老街會像當初建起的中西結合的騎樓一樣,接納多元文化在老街的平臺上百花齊放,讓騎樓老街鮮活起來,傳承百年鄉愁,留住城市的記憶。

-END-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先後改造了聯戶巷道,改善了供水、排水、排汙等設施,著重打造“騎樓印象”, 使老街區“修舊如舊”,“逆生長”出新家園。

在改造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網包括示範區內供水、排水、供氣等必設管網上,相關部門提前規劃科學佈局,電力、廣電、電信、聯通和長途傳輸等“五線”入地,超前預設專業管線,設計建設地下綜合排水管道等。同時,更新和維護路燈照明設施,完善公交車站點,打通消防通道,增加了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並在公共地段設雕塑小品、座椅等,補齊騎樓老街區的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讓更多的市民遊客獲得更實在的文化認同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城市軟環境。

老街改造+發展休閒旅遊

據黃山介紹,騎樓老街區的中山路步行街約300米長,2017年遊客接待量達46.7萬人次,2017年遊客接待量比2016年增長7.6%。

“修舊如舊”的水巷口。黃一冰 攝

文化是旅遊的生命線。騎樓街區歷經風雨,見證海口城市的百年滄桑,它的靈魂不僅在於富麗華美的立面外形,更在於它揉刻在鋼筋水泥裡的“活”的印記。騎樓街區是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保留著百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每次漫步大街小巷,仍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鮮活的市井百態和純樸的民風民俗。

為了把騎樓的街區文化、歷史文明更具體地推向大眾,展現海口歷史文化的繁榮與演變,海口注重街區歷史痕跡的保留與挖掘,對街區內331處海口市第一批歷史建築進行分類保護修繕;挖掘恢復五條老街老商號牌匾近200個;整理出版騎樓文化系列書籍。媽祖廟紀念館2017年春節前建成開放,水巷口海口南洋騎樓老街展示館、中山路海口南洋騎樓文化展示廳、修繕工藝展示館堅持每日開放,做好最全面的海口歷史文化“導覽”與傳播。

佇立在騎樓老街的銅像。黃一冰 攝

騎樓獨特的南洋風格建築群讓人賞心悅目,吸引市民及遊客慕名而來。“我這輩子連英文字母都不懂得拼寫,現在遇到外國人都能跟他們說‘Hello’啦。”住在附近的70來歲的陳玉英阿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旅客來騎樓遊玩拍照,他們也很熱情,跟我打招呼總是點頭微笑說“Hello”,久而久之我也會說了。

老街改造+豐富百姓生活

“老街有許多奇特旅遊商品,這裡從早到晚人氣都很旺。”住在騎樓老街附近的市民李小妹阿婆說。

老街不寬,兩側密密麻麻排列著各種店鋪,經營的商品多是時下商場、超市里難以見到的商品,如舊式首飾、文房用具、南貨食品、服裝布匹等價格親民的傳統商品。除了這些小店鋪外,餘下的門店則讓小電器、藥房、茶館、客棧、雜貨店、理髮店、照相館及各類海南地方特色小吃排檔占了去。

夜晚,中山路步行街上燈火輝煌。吳祝好 攝

據介紹,根據《海甸溪城市更新項目行動實施方案》,騎樓公司配合華僑城公司,持續推動活化騎樓老街具體專案的落實,包括打造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建設演藝中心,老街業態整治升級及打造騎樓片區特色街道等工作。中山路步行街共有123家商鋪。目前,已進駐業態商鋪有103家,騎樓老街在2017年引進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椰雕文化館”、海南本土特色品牌“京潤珍珠”、海南知名便民企業“海口市菜籃子公司”及海南票證博物館,豐富了中山路的文化業態,提高中山路的商家品牌形象。

記者手記

百年堅守 傳承鄉愁

漫步在經過百年歷史文化積澱的海口騎樓老街,仍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鮮活的市井百態和純樸的民風民俗。伴隨著海口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傳統文化已成為騎樓老街不可割捨的記憶,海口騎樓街區作為海口城市最具“地域性”的代表,文化引領地位日益顯著。

海口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築群之一。歷史上,隨著海口海上貿易與航運的發展,活躍於東南亞與大陸沿海區域的華僑將南洋的建築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形成了海口近代騎樓老街的城市風貌。2009年6月,騎樓老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百年堅守,氣象萬千。老街的一磚一瓦是鄉愁的記憶,它串起了近代海口的變遷史,是那個時代至高至淳的精神寄託,也是華僑先輩們櫛風沐雨、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更是當代海口城市文化生生不息最直觀的表現。

前人挖井,飲水思源。先人前仆後繼開創的天地,需要不忘初心與堅定不移傳承的決心。回望歷史,街區曾經的熙熙攘攘、商業與文化的繁榮不僅需要銘記,也需要我們在探索中傳承與創新發展。

海口在活化和修復騎樓的同時,鼓勵海南本土文化在這裡進行展演展示,支持廣大文人學者、文藝愛好者來到騎樓老街尋找創作靈感與展示作品,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這裡交匯、融合,在騎樓街頭開花結果,把文化精品呈現給大眾。

每一種文化都是一個動態的生命體,它們遵守著自身的節律。如今的老街會像當初建起的中西結合的騎樓一樣,接納多元文化在老街的平臺上百花齊放,讓騎樓老街鮮活起來,傳承百年鄉愁,留住城市的記憶。

-END-

圖文原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