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肖亞慶:國企實現世界一流要狠抓“三個一批”

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4月21日, 在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宏偉目標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同世界一流企業相比, 中國國企還有相當的差距, 無論是在管理、技術、核心競爭力上還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必須在加快形成“三個一批”上狠下功夫。

一是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領軍企業。 國有企業邁向世界一流, 必須加快融入國際分工、走向國際市場, 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配置資源, 從而為企業贏得發展空間、掌握主動權。

要在擴大開放合作中提升國際資源配置能力, 加強與跨國公司的交流合作, 特別是要繼續深化在能源、礦產資源等領域的合作, 積極引進外資等各類資本參與重組改制, 加快建成面向全球的資源配置和生產服務系統, 不斷擴大海外經營規模, 提高海外市場份額, 優化全球佈局結構。

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提升國際資源配置能力。 必須持續深化同沿線國家和企業在裝備、技術、標準、管理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扎實推動重大項目的落實落地, 還要以工業園區和物流園區為載體, 打造深化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新平臺,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實現資源的高水準跨國配置。 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在國際化經營中主業的發展目標和重點,

堅定不移聚焦主業, 不斷增強核心業務的資源配置效率、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二是形成一批引領全球行業技術發展的領軍企業。 國有企業必須勇擔創新重任, 走在行業技術發展前列。 要大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必須著力在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上下更大的功夫。 要著力突破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要下大氣力儘快培育一批能夠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未來科技變革方向、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創新力量, 加快建立健全創新體制機制。

三是形成一批在全球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積極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在產業標準制定中有無話語權、話語權大小, 關係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能否贏得主動。 要做最大努力, 推動更多的中國產業技術標準成為全球通用標準, 為未來贏得更大發展空間打下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