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乙肝,丙肝 中藥方二則

本文僅供學習交流, 不作處方指導, 如需使用, 請遵醫囑!!!!!

組成:虎杖15g, 貫眾12g, 茵陳15g, 黃根50g, 敗醬草20g, 雞骨草20g, 白花蛇舌草30g, 白茯苓15g, 豬苓15g, 白術12g,

柴胡9g, 甘草6g, 佛手9g。 功效:清熱解毒, 疏肝解鬱, 健脾理氣, 利濕化瘀。

主治:肝經鬱熱所致之脅痛、黃疸, 或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偏於肝膽濕熱。 症見兩脅脹痛, 口苦而幹, 溲黃便結, 甚則遍身發黃, 疲乏無力, 胃納呆滯, 尿色如茶, 舌質紅苔黃, 脈象弦數等。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水煎分2~3次溫服, 10歲以下兒童酌情減量, 服藥時可適當加入白糖或紅糖調味。

方解:脅痛、黃疸之病, 多因肝經鬱熱或肝膽濕熱毒邪所致。 肝經鬱熱, 氣機不暢, 疏泄失調, 肝病乃發。 本方重在清肝解毒, 故用大隊清肝解毒藥物。 虎杖味苦性平, 具有清熱解毒之功, 且能利濕破瘀, 退黃止痛;貫眾味苦性寒, 清熱解毒、散瘀, 可用於多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茵陳味苦性平, 微寒, 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為治療濕熱黃疸、寒濕黃疸等肝膽疾病的要藥;黃根味微苦辛性平, 具有祛瘀生新、化濕退黃、涼血止血之效, 常用於乙型肝炎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治療;敗醬草味苦澀性微寒, 具有清熱解毒、破瘀止痛之功, 常用於因肝經鬱熱而致之急性肝炎穀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升高者;雞骨草味甘性涼, 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之功, 用於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涼, 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效;白茯苓味甘性平, 具有滲水利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效;豬苓味甘淡性平, 具有利水滲濕、消腫退黃之效;白術味甘微苦性溫, 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的作用;柴胡味苦性微寒,
有疏肝理氣、解鬱散火之功, 用於肝氣鬱滯所致之肝病;佛手味苦酸性溫, 理氣疏肝, 健胃止痛, 理氣而不傷陰, 補肝曖胃, 消脹止嘔;甘草味甘性平, 補脾益氣, 清熱解毒, 緩急止痛。 諸藥合用使熱清毒解, 脾健肝和, 功能複常。

臨床應用:兼脾氣虛者加太子參30g、黃芪20g、麥芽15g以健脾益氣;兼陰虛腎虧者加生地黃20g、枸杞子15g、龜板30g(先煎);兼瘀血阻滯者, 加桃仁10g、丹參15g、醋制鱉甲30g(先煎)、生牡蠣30g(先煎);大便秘結者, 加生大黃10g(後下);溲短而黃者, 加白茅根15g、澤瀉30g;女性患者並有月經不調者合逍遙散化裁, 肝陰虧損者與一貫煎合用;對肝功能反復異常, 表面抗原、e抗原較長時間不能轉陰者, 需堅持服藥, 緩緩治之, 使肝功能恢復正常。

二則

黃芪15g, 丹參15g, 丹皮10g, 紫草10g, 茵陳15g, 梔子15g, 黨參12g, 白術12g, 白花蛇舌草15g, 板藍根15g, 秦艽10g, 桑寄生12g, 懷牛膝10g, 茯苓12g, 旱蓮草12g, 白茅根15g, 炙鱉甲15g。 功效:補氣健脾滋腎, 清熱化濕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

方解:乙肝的基本病機, 為正虛邪戀, 邪毒在血。 感染病毒後, 邪毒深伏血分, 表現為濕熱特性,

從而使本病纏綿難愈。 濕熱毒邪既可傷陽又能損陰, 日久可致陰血陽氣損傷, 正氣虛衰, 抗病修復能力減弱, 其病更加難愈。 本病初起在肝, 漸致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腎, 或肝、脾、腎三髒同病。 邪在血分必致氣血運行失調, 呈現氣滯血瘀狀態。 因此, 在治療上應採取清熱化濕解毒、滋腎健脾柔肝、行氣活血等綜合調治的方法。 本方用茵陳、板藍根、白花蛇舌草清熱除濕解毒, 配梔子、丹皮、紫草、白茅根、丹參涼血解毒、活血化瘀, 秦艽祛風勝濕, 黃芪、白術、黨參、茯苓補氣健脾, 鱉甲、桑寄生、懷牛膝、旱蓮草滋陰補腎以益肝之母。 綜合諸藥, 扶正與祛邪並同, 理氣與活血同施, 肝、脾、腎三髒並調, 既能清熱化濕解毒以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 又可扶正固本而調節免疫功能, 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肝臟血液迴圈,以達綜合調治的目的。另外,在治療肝炎全過程中,強調注意兩點:一是補氣扶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在濕熱毒邪表現不重的情況下,可適當重用補氣健脾益腎藥,以扶正祛瘀;二是要疏通肝經氣血以恢復肝臟正常生理功能。

加減:正虛邪戀者,加淫羊藿、黃精,適當減少清熱解毒藥用量;濕熱蘊結者,去黃芪;熱毒壅盛者,加青黛、敗醬草、生地;肝腎陰虛者,加女貞子、合歡皮、夜交藤。

【結語】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收藏~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暢暢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肝臟血液迴圈,以達綜合調治的目的。另外,在治療肝炎全過程中,強調注意兩點:一是補氣扶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在濕熱毒邪表現不重的情況下,可適當重用補氣健脾益腎藥,以扶正祛瘀;二是要疏通肝經氣血以恢復肝臟正常生理功能。

加減:正虛邪戀者,加淫羊藿、黃精,適當減少清熱解毒藥用量;濕熱蘊結者,去黃芪;熱毒壅盛者,加青黛、敗醬草、生地;肝腎陰虛者,加女貞子、合歡皮、夜交藤。

【結語】

歡迎關注、評論、轉發、收藏~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什麼不妥之處,歡迎您在評論區裡指出,您的建議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您也可以把您關心的疾病問題發在評論區,小編會整合後做相關分享,期待您的留言與意見!

監製/編輯:暢暢

單位:仁醫堂名醫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