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公首開中國仕宦家訓先河,蘊含王者智慧

姬旦, 史稱周公, 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和老師。 他幫助武王伐紂滅商, 是西周開國重臣。 周武王死後, 其子成王年幼, 由周公攝政。

周公諄諄教誨侄子成王、兒子伯禽必須養成勤政愛民、謙恭自律、禮待賢才的作風。

周公在身體力行、勤勉從政的同時, 諄諄教誨侄子成王、兒子伯禽必須養成勤政愛民、謙恭自律、禮待賢才的作風。 周公教誡子侄有《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二部家訓傳世, 這兩部家訓合稱為《姬旦家訓》。

周成王曾與小弟一起站在樹下, 他拿了一片桐葉給小弟說:“我封你。 ”周公聽見了, 便拜見成王說:“大王封弟, 甚善。 ”成王說:“我不過是與他開個玩笑而已。 ”

周公嚴肅地說:“人主無過舉, 不當有戲言, 言之必行之。 ”意思是, 君王的言行舉止不應有過失, 不應有開玩笑的話, 說過的話一定要做到。 於是, 成王封小弟為應侯。 這件事使成王沒齒難忘,

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戲言, 言必行之”。 這就是著名的典故“桐葉封弟”。

《尚書》中最有名的篇章《無逸》中的“君子所其無逸, 先知稼穡之艱難。 ”是周公輔政時教導成王如何勤儉執政時說的。 後來, 這句話進而成為諸多帝王教育後代不要貪圖安逸奢華生活的名訓。

在《戒侄成王》裡, 周公一再告誡成王要修己敬德, 防止驕奢淫逸、重蹈殷商失德亡國的覆轍。 周公早就意識到國之隱憂不在當前而在後嗣。 他對成王的教育, 既包括治國安邦才能的培養, 也包括個人品格的塑造。 成王終於成長為一代明君。

《姬旦家訓》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是中國第一本成文家訓, 首開中國古代仕宦家訓之先河。 把訓誡子侄提到“王家”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 曹操在其名篇《短歌行》裡, 讚揚“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的理政治國風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