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遠博愛學校在湯塘陂角村舉行“你我攜手,一路同行”德育聯動活動

“自李唐來, 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4月14日早上, 一陣陣清脆的讀書聲從潖江濂溪書院傳出, 來自清遠市博愛學校七年級四班的學生在這裡齊聲誦讀北宋學者周敦頤的《愛蓮說》,

讓這座百年書院再現朗朗書聲。

當天, 七(四)班的50多名師生及家長首先來到佛岡縣湯塘鎮陂角村文化室舉行以孝德為主題的“你我攜手,

一路同行”德育聯動活動。 佛岡縣旅遊局局長譚武剛, 佛岡縣文廣新局副局長何婉媚, 佛岡民間文藝協會會長鄭小英, 佛岡電臺著名主持人、佛岡縣國學促進會會長張衛芬, 湯塘鎮陂角村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周永棠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縣旅遊局局長譚武剛

縣文廣新局副局長何婉媚

全體師生一起參拜孔子,誦讀《弟子規入則孝》,觀看了全國孝心少年視頻《一生難報父母恩》,為4月份生日的同學舉行了生日感恩禮,部分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講述了自己身邊的孝德故事。來自佛岡縣的領導嘉賓向師生、家長們介紹了湯塘鎮陂角村的建設情況,並邀請大家常來作客。

隨後,還進行親子互動,孩子和家長們齊齊動手做農家糯米糍、角仔糍等,在親子活動中既讓孩子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歡樂,也讓家長體會到參與交流的幸福。

飯後,全體師生和家長一起參觀了湯塘溫泉泉眼和潖江濂溪書院,感受這座有著濃厚人文氣息,堅持傳承傳統文化的古村落。在濂溪書院,孩子們被這座百年書院所感染。據悉,潖江濂溪書院清朝同治年間為私塾,宋代理學始祖周敦頤後裔為培養人才考取功名而創建的家族書院。濂溪後人秉承教書育人,弘揚濂溪精神理念,在本古村裡建立愛蓮書室作為入讀濂溪書院前的幼兒啟蒙學校,如今這座明清時期的古代幼兒私塾還完整保留下來。孩子們矗立在周敦頤雕像前,輕聲朗讀起這首千古傳誦的詩句,深深地懷念這位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的學者。

行程滿滿的活動,讓孩子們不僅感受到陂角村濃厚的文化氛圍,還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孝德教育。有的同學表示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苦,勇敢、大膽地向父母說出愛、表達愛。有的同學說,看到昔日的書院讀書條件如此艱辛,表示要珍惜現有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最後,在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同學們又信心滿滿,在往後的學習生活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佛岡縣湯塘鎮陂角村舉辦這個德育聯動活動,為我縣開拓全域旅遊、研學旅行、德育活動做出了較大貢獻。

陂角村的簡介

陂角村原名余慶裡,坐落於佛岡縣湯塘鎮潖江河和四九河交匯處,與湯塘鎮街僅一河之隔,是一座始建於明末時期的特色嶺南文化古村落,現仍保存相對完整的嶺南特色圍屋群。根據《湯塘周氏族譜》記載,自濂溪元公始管粵以來,周敦頤曾孫直卿公在宋朝紹興中期落戶番禺,其後裔餘堂祖移居至湯塘鎮湯塘圍中閘村。後棠開祖于清朝嘉慶年間從湯塘圍中閘村搬遷至此地定居。明清時期濂溪後人秉承熱心辦學理念,在湯塘圍建起一座致力培養青少年的潖江濂溪書院。在棠開祖遷至陂角村後,濂溪後人仍秉承教書育人,弘揚濂溪精神理念,在本古村裡建立愛蓮書室作為入讀濂溪書院前的幼兒啟蒙學校,如今這座明清時期的古代幼兒私塾還完整保留在這裡。陂角村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歷代人才輩出,如著名抗日名將兼特級書法家周奮將軍。

轉載:佛岡旅遊

全體師生一起參拜孔子,誦讀《弟子規入則孝》,觀看了全國孝心少年視頻《一生難報父母恩》,為4月份生日的同學舉行了生日感恩禮,部分學生代表和家長代表講述了自己身邊的孝德故事。來自佛岡縣的領導嘉賓向師生、家長們介紹了湯塘鎮陂角村的建設情況,並邀請大家常來作客。

隨後,還進行親子互動,孩子和家長們齊齊動手做農家糯米糍、角仔糍等,在親子活動中既讓孩子體會到創造和成功的歡樂,也讓家長體會到參與交流的幸福。

飯後,全體師生和家長一起參觀了湯塘溫泉泉眼和潖江濂溪書院,感受這座有著濃厚人文氣息,堅持傳承傳統文化的古村落。在濂溪書院,孩子們被這座百年書院所感染。據悉,潖江濂溪書院清朝同治年間為私塾,宋代理學始祖周敦頤後裔為培養人才考取功名而創建的家族書院。濂溪後人秉承教書育人,弘揚濂溪精神理念,在本古村裡建立愛蓮書室作為入讀濂溪書院前的幼兒啟蒙學校,如今這座明清時期的古代幼兒私塾還完整保留下來。孩子們矗立在周敦頤雕像前,輕聲朗讀起這首千古傳誦的詩句,深深地懷念這位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的學者。

行程滿滿的活動,讓孩子們不僅感受到陂角村濃厚的文化氛圍,還受到了一次很好的孝德教育。有的同學表示體會到父母的養育之苦,勇敢、大膽地向父母說出愛、表達愛。有的同學說,看到昔日的書院讀書條件如此艱辛,表示要珍惜現有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最後,在莊嚴的升國旗儀式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同學們又信心滿滿,在往後的學習生活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佛岡縣湯塘鎮陂角村舉辦這個德育聯動活動,為我縣開拓全域旅遊、研學旅行、德育活動做出了較大貢獻。

陂角村的簡介

陂角村原名余慶裡,坐落於佛岡縣湯塘鎮潖江河和四九河交匯處,與湯塘鎮街僅一河之隔,是一座始建於明末時期的特色嶺南文化古村落,現仍保存相對完整的嶺南特色圍屋群。根據《湯塘周氏族譜》記載,自濂溪元公始管粵以來,周敦頤曾孫直卿公在宋朝紹興中期落戶番禺,其後裔餘堂祖移居至湯塘鎮湯塘圍中閘村。後棠開祖于清朝嘉慶年間從湯塘圍中閘村搬遷至此地定居。明清時期濂溪後人秉承熱心辦學理念,在湯塘圍建起一座致力培養青少年的潖江濂溪書院。在棠開祖遷至陂角村後,濂溪後人仍秉承教書育人,弘揚濂溪精神理念,在本古村裡建立愛蓮書室作為入讀濂溪書院前的幼兒啟蒙學校,如今這座明清時期的古代幼兒私塾還完整保留在這裡。陂角村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歷代人才輩出,如著名抗日名將兼特級書法家周奮將軍。

轉載:佛岡旅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