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養兒防老,只是個美好的想法而已……

​​都說養兒為防老, 其實, 孩子長大了, 別說指望其養老, 能不啃老就算孝順了!過分的啃老族, 甚至會雀占鳩巢, 霸佔了房子, 還把老人掃地出門,

並不管老人將如何生活。 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即便是個孝順孩子, 若能侍奉在雙親旁側還好, 如果與父母天各一方, 也只能自顧不暇了, 還奢談什麼盡孝?偶爾打打電話, 年節回家轉轉, 僅此爾。 比如我, 我在黑龍江, 母親在山東。
​今天偶爾聽孩子姥爺笑著和我學孩子從山東回來, 對姥姥姥爺說, 奶奶領她去澡堂洗澡, 人家問搓不搓澡, 奶奶說不搓。 孩子就此事總結說, 奶奶真摳(門)!孩子姥爺對孩子解釋說, 你奶奶原來生活很艱苦, 節儉慣了, 那不叫摳。 不知孩子最終理解了沒有。 說到這, 我一下子想起上次春節回山東。
母親見我們大老遠回去, 想著她孫女很少看海, 所以領著我和孩子以及我哥家的孩子去看海。
​路程不算遠, 本打算走著去, 但我看風太大, 心疼七十多歲的母親, 就叫了個滴滴快車。 母親聽說我叫車了, 一下子就急了, 聲音立刻提高八度,
對我說, 這麼近叫什麼車啊, 你們坐吧, 我是不坐!我有點尷尬地笑著說, 其實很便宜, 才8塊錢, 4個人每人才2塊, 划算。 母親還是有點不悅, 嫌我浪費。 她不信的問我, 真8塊?不可能吧?!我把手機打開給她看了, 她還是半信半疑。 好說歹說, 母親才上了車。 不過上車後還挺開心。 我知道, 這是母親第一次坐滴滴快車。
​平時給母親打電話, 她常說離你們遠, 也不能幫你照顧孩子, 孩子就像沒有奶奶一樣。 其實母親為父親和我們姐弟仨操勞一生, 到現在也在繼續發揮著餘熱。 她一直幫哥哥照看孩子, 兼顧每天做飯。 哥哥的孩子在她的嚴厲管教下, 學習一直名列前茅。 但她還是因為沒能幫姐姐和我照看孩子感到無比的遺憾。 每到地瓜幹下來的時候, 母親總是寄一大包地瓜幹給我。 郵包裡總會有一斤半斤的生花生。 母親總是叮囑我, 地瓜幹配著生花生吃最香了。
​母親還年年為我寄一大包蝦米、魚幹、蝦乾等各色海貨。有時我吃不了,就放壞了。我也覺得非常可惜,就反復告訴母親以後千萬別再郵寄了,郵費很貴不說,何況現在物流方便,全國各地都能吃到最新鮮的海鮮了。母親以為我客氣,還繼續寄。有一次我大約傷到她的心了。我收到郵包後打電話時居然責備了母親,說著說著還告訴她上次郵的沒吃完都壞了。我感覺母親沉默了一會後,才聲音澀澀地回我,以後我不郵了。
​孩子說母親摳門,我只能說孩子太健忘。每次我回山東要回黑龍江前,母親都會趁我不注意出去給孩子買衣服。裙子、褲子、毛衣,一買就買個齊全,從來不吝嗇錢。其實,哥哥家有淋浴,那一次,母親讓孩子在家洗澡,孩子感覺地方小不肯洗,所以母親才帶她出去洗。結果因為沒讓孩子用搓澡工搓澡,就給孩子留下了摳門的印象。
​我曾不止一次給孩子講過我小時候的苦日子。包括到飯口兒了,無米下鍋,現朝鄰居借米,有時還要受一頓鄰居明裡暗裡的譏諷和奚落;包括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母親頂著雨領我們去屋外用油氈紙笘房子。母親執意不讓我們上房頂。電閃雷鳴中,姐姐說,媽你別上,我上!我被雷打著了沒事,你要是被雷打著了,兩個弟弟就沒人照顧了!在瓢潑大雨中,我們四人臉上流淌的不知是雨還是淚……
​但是,這些事孩子是不會理解,也不會記住的,因為他們只把這些當故事聽聽,聽完隨即也就忘了。最近孩子叛逆,凡事都和大人對著幹。昨晚大雨,我去接她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幫她看路,怕她踩進水裡,自己的鞋卻灌滿了水。可能太專注于看路,到了社區路口還繼續往前走。孩子自顧自過了馬路,壓根不提醒我走過了頭。我回頭告訴孩子朝哪走,才發現,人家早進社區門了……
​​大概孩子近期的叛逆,讓我才發的以上的感慨吧。我希望孩子能快快長大,漸漸懂事起來,理解人生的真諦,掌握生活的方向,還有,就是一定要懂得親情的可貴。如果生活可以重來,我相信,我不會再趕什麼“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時髦,一定守在家人身邊,守在父母跟前,不讓自己留下不能好好盡孝的遺憾。(文字原創,獨家首發,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母親還年年為我寄一大包蝦米、魚幹、蝦乾等各色海貨。有時我吃不了,就放壞了。我也覺得非常可惜,就反復告訴母親以後千萬別再郵寄了,郵費很貴不說,何況現在物流方便,全國各地都能吃到最新鮮的海鮮了。母親以為我客氣,還繼續寄。有一次我大約傷到她的心了。我收到郵包後打電話時居然責備了母親,說著說著還告訴她上次郵的沒吃完都壞了。我感覺母親沉默了一會後,才聲音澀澀地回我,以後我不郵了。
​孩子說母親摳門,我只能說孩子太健忘。每次我回山東要回黑龍江前,母親都會趁我不注意出去給孩子買衣服。裙子、褲子、毛衣,一買就買個齊全,從來不吝嗇錢。其實,哥哥家有淋浴,那一次,母親讓孩子在家洗澡,孩子感覺地方小不肯洗,所以母親才帶她出去洗。結果因為沒讓孩子用搓澡工搓澡,就給孩子留下了摳門的印象。
​我曾不止一次給孩子講過我小時候的苦日子。包括到飯口兒了,無米下鍋,現朝鄰居借米,有時還要受一頓鄰居明裡暗裡的譏諷和奚落;包括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母親頂著雨領我們去屋外用油氈紙笘房子。母親執意不讓我們上房頂。電閃雷鳴中,姐姐說,媽你別上,我上!我被雷打著了沒事,你要是被雷打著了,兩個弟弟就沒人照顧了!在瓢潑大雨中,我們四人臉上流淌的不知是雨還是淚……
​但是,這些事孩子是不會理解,也不會記住的,因為他們只把這些當故事聽聽,聽完隨即也就忘了。最近孩子叛逆,凡事都和大人對著幹。昨晚大雨,我去接她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幫她看路,怕她踩進水裡,自己的鞋卻灌滿了水。可能太專注于看路,到了社區路口還繼續往前走。孩子自顧自過了馬路,壓根不提醒我走過了頭。我回頭告訴孩子朝哪走,才發現,人家早進社區門了……
​​大概孩子近期的叛逆,讓我才發的以上的感慨吧。我希望孩子能快快長大,漸漸懂事起來,理解人生的真諦,掌握生活的方向,還有,就是一定要懂得親情的可貴。如果生活可以重來,我相信,我不會再趕什麼“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時髦,一定守在家人身邊,守在父母跟前,不讓自己留下不能好好盡孝的遺憾。(文字原創,獨家首發,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