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非要把晶片跟外賣對立起來嗎?

中興被美商務部禁運事件成功啟動了人們憂國憂民的情懷, 比如這位金融學教授發在朋友圈的這段話, 幾乎成了這兩天被引用次數最多名言警句:

當今的中國, 天天折騰模式創新, 一個共用單車就燒進去幾百億, 巨頭們天天圍繞外賣送餐拼團等領域拉幫結派鬥得你死我活, 卻罕有機構大手筆投資尖端科技。 長期忽視基礎研究, 忽視技術創新的惡果, 終於在中興通訊事件上得到了痛苦的驗證。 而在晶片攥蛋危急存亡之秋, 中國股市卻還在炒作海南要不要放開博彩賭馬之類的題材。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段話說得痛心疾首, 振聾發聵, 我讀著讀著就感到血熱起來了, 血壓升起來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也火一般地燃起來了。 昨天下午我通過百度外賣叫了兩杯大紅袍珍珠奶茶, 冰的, 想讓自己鎮靜一下。 可是我一邊喝著冰珍珠奶茶,

一邊不由自主地羞愧了起來:都什麼時候了, 你還喝珍珠奶茶, 還叫外賣, 丟人不?

我趕緊一口氣喝光了兩杯冰大紅袍珍珠奶茶, 把紙杯狠狠地丟進垃圾桶。 轉念一想, 不對啊, 奶茶好喝, 外賣方便, 這些難道不正是日常生活平凡而美好的一面嗎?科技努力的目標之一, 不正是讓這樣的美好發生嗎?美好錯了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對吧?難道要改成“人民對晶片的嚮往”?

從上世紀末開始, 隨著中國逐漸開始有了 IT 產業, 人們發現, 這個產業除了組裝電腦, 搬搬箱子, 還有核心技術這個東西, 中國幾乎沒有, 因此只能提供低附加值的勞動, 還常常會受制於人。 於是, 中國 IT 產業的“空芯化”之傷和無“芯”之痛,

就成了一個週期性的現象, 隔段時間就會浮上來讓有識之士心痛一番。

這種心痛在本世紀最初 10 年, 如願以償地催開了“中國芯”的花團錦簇。 伴隨著有識之士的心痛, 爭奇鬥豔的“中國芯”通常也會借機享受一把政策的傾斜和資金的扶持, 讓我們欣慰地看到指日可待的趕超希望。 如此反復了幾個回合之後, 如今中國進口了全球 54% 的晶片, 中國芯只占其中一成;中國製造了全球 77% 的手機, 其中不到 3% 的手機晶片是國產的。 心痛的成效在哪兒?

“長期忽視基礎研究, 忽視技術創新”, 這樣的詰問甚至語氣, 其實也是週期性的, 並不新鮮, 但它反映的是仁人志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悲愴, 以及恨鐵不成鋼的急切。 但是拜託,

這句話的主語是什麼?政府?企業?投資機構?還是每一個中國的老百姓?好吧, 你恨誰都可以, 但怎麼就拐彎抹角恨到了外賣頭上?恨到了共用單車頭上?只因為它們不夠核心技術嗎?

坦白說, 我不知道為什麼外賣這麼不招人待見, 不少人曾經一邊喝著外賣剛剛送上門的珍珠奶茶, 一邊惡狠狠地奚落著做外賣的百度:Google 做了擊敗人類的 AlphaGo, 百度在做外賣;亞馬遜做了雲計算, 百度在做外賣;Facebook 連接了全世界, 百度在做外賣……做外賣幾乎成了一種洗刷不去的恥辱, 令百度無地自容。 現在, 恥辱的外賣還要承擔起令國家無芯的罪責, 自然就更恥辱, 更不招人待見了。

把外賣跟晶片對立起來, 把共用單車跟晶片對立起來, 把升鬥小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跟晶片對立起來……唯如此,

方能顯出國之重器的重量, 小民自是擔當不起, 也不配。 但是為什麼中興受罰, 小民要如喪考妣, 要痛心疾首, 要無地自容呢?

關於中興通訊在這次禁運事件前後 6 年間的作為, 以及美方的這一制裁措施是不是當前中美貿易戰的一部分, 趙楚有一個很清晰的梳理, 此處不再贅述。

我想說的是, 憤怒或許可以出詩人, 但憤怒註定出不了晶片。 晶片是一種依賴人才、技術、資金、戰略、市場、時機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核心技術, 不是你憤怒一下, 多花點錢就做得出來, 中國足球都憤怒了多少年, 花了多少錢, 有戲嗎?為什麼你會覺得晶片比足球更應該也更容易有戲?為什麼你覺得整個產業都不著急只有你在著急?

從 2009 年華為推出第一款手機晶片,到如今成為高端手機晶片一個重要的存在,再到 2017 年小米旗下的松果澎湃手機晶片發佈,中國手機廠商的努力,一句“長期忽視基礎研究,忽視技術創新”,就被輕輕抹殺了。那些艱辛的努力和來之不易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因為太過瑣碎,太過微小,你看不見。確實,那些努力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可能都不會改變中國晶片“受制於人”的基本格局,但他們在做,在前行,而不是在憤怒。

中興通訊是一家中國公司,它因它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不代表中國受到懲罰,它因此垮掉,也不代表中國垮掉。一碼歸一碼,入戲別太深,別弄得跟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你又不是殷一民、侯為貴。就算受了點委屈,也別亂撒氣,這麼做傷人,也傷己。

我們需要晶片,也需要外賣和共用單車,這事兒沒矛盾。

從 2009 年華為推出第一款手機晶片,到如今成為高端手機晶片一個重要的存在,再到 2017 年小米旗下的松果澎湃手機晶片發佈,中國手機廠商的努力,一句“長期忽視基礎研究,忽視技術創新”,就被輕輕抹殺了。那些艱辛的努力和來之不易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因為太過瑣碎,太過微小,你看不見。確實,那些努力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可能都不會改變中國晶片“受制於人”的基本格局,但他們在做,在前行,而不是在憤怒。

中興通訊是一家中國公司,它因它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不代表中國受到懲罰,它因此垮掉,也不代表中國垮掉。一碼歸一碼,入戲別太深,別弄得跟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你又不是殷一民、侯為貴。就算受了點委屈,也別亂撒氣,這麼做傷人,也傷己。

我們需要晶片,也需要外賣和共用單車,這事兒沒矛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