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微信小遊戲40%的服務費將反哺開發者,騰訊為何自行“割肉”?

2017年1月9日, 張小龍在2017微信公開課Pro上發佈的小程式正式上線。 在外界關於小程式的流量是不是足夠大?是否足夠開放?個體能否利用它創造利潤?的質疑中, 小程式陸續開放了40多個入口, 全面切入行業細分類目。 依託微信固有的原生力量, 騰訊以及眾多的微信生態圈開發者期待小程式爆發式的增長以及這種增長可能帶來的千億級別的新生市場。

張小龍

說實話, 在筆者看來, 開發者們期許的小程式爆發式增長以及這種增長可能帶來的千億級別的新生市場顯得有些自嗨了。 不過不得不承認, 小程式的出現確實掀起了一股互聯網行業變革熱潮, 騰訊拿出小程式解決方案之後阿裡百度也相繼跟進, 這裡面比較有意思的支付寶小程式團隊抄襲微信小程式碼事件應該都記憶猶新。 2018年4月12日, 百度小程式也正式內測上線。 此外, 可能被小程式威脅到的手機廠商們也行動起來,

小米華為等9大國產產商“不計前嫌”共同推進快應用(類似於小程式的羽量級APP)標準。

小程式

互聯網行業每每有新生事物的誕生很多人都會持有“行業毀滅者”的觀點, 大概就是趨勢來了, 順則留反之則一定會被淘汰。

於是乎有人開始高呼了——微信小程式之風已經吹起, 整個市場都會改變, 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 筆者的觀點是小程式能帶來的千億級別的新生市場有了些言之過重了。

不過筆者的此觀點在小程式的一個動作之後開始分崩離析——微信更新的6.6.1版本中開放了基於小程式架構的小遊戲功能, 同時這個版本的微信啟動頁面重點推薦了微信小遊戲中的代表作“跳一跳”。

在此之前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的騰訊擁有了強大的社交、遊戲屬性, 同時騰訊不斷在加強這兩種屬性的融合。 到了微信這邊, 以小程式架構為載體小遊戲將會更加徹底的實現騰訊社交、騰訊遊戲的融合。 騰訊深愔新時代線民的攀比以及喜好刷一波小小成就感的心理,

小遊戲分數的好友排名、群排名就能說明這一點, 這也是騰訊擅長的這種融合的具體體現。

馬化騰

日前, DoNews報導稱:微信方面為了支援創新、提升遊戲用戶體驗, 將在前期對小遊戲開發者提供扶持, 在扶持的基礎上小遊戲的開發者可獲取更高收益。

細節方面, 2018年內每款小遊戲每月安卓內購流水在50萬元以下(包含50萬元)部分, 騰訊收取的40%管道技術服務費將反哺給小遊戲開發者, 即騰訊不收取此部分的管道技術服務費。

原本要收取的四成管道技術服務費直接反哺開發者, 騰訊此舉不是自行“割肉”嗎?

其實不然, 一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一款成功的生態化的互聯網產品絕對不是以徹底犧牲生態圈夥伴為最終目的。 當真如此, 這家公司這款產品很難實現規模, 也做不成體量。 恰恰如此, 騰訊將管道技術服務費直接反哺開發者的做法符合互聯網模式之下的開放性。 同時這也十分的符合微信所強調的開放性, 就像微信開放平臺那樣。 筆者不由得想起了微信開放生態第一股——有贊——基於微信開放生態發力社交電商新領域。 早在14年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至10年,基於微信生態將會誕生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現在看來這種預測在漸漸成為現實。

微信推出小程式、小遊戲做的是搭建的是一個平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涉足功能細節而對開發者造成威脅。以平臺為載體最大力度賦能開發者,以最短的時間實現開發者的成長以及平臺生態成型。這種風格與馬化騰近年來一直強調的騰訊的開放、發揮連接器作用、“半條命交給開發者”等理念是相符合的。

越來越開放的生態環境之下,小程式背後千億級別的新生市場還會遠嗎?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部分內容為引用參考,侵刪

關注科技互聯網,有趣、有料;轉載請注明出處

早在14年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至10年,基於微信生態將會誕生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現在看來這種預測在漸漸成為現實。

微信推出小程式、小遊戲做的是搭建的是一個平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涉足功能細節而對開發者造成威脅。以平臺為載體最大力度賦能開發者,以最短的時間實現開發者的成長以及平臺生態成型。這種風格與馬化騰近年來一直強調的騰訊的開放、發揮連接器作用、“半條命交給開發者”等理念是相符合的。

越來越開放的生態環境之下,小程式背後千億級別的新生市場還會遠嗎?

文丨李民民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部分內容為引用參考,侵刪

關注科技互聯網,有趣、有料;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