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時代網路強國建設的堅強指引——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新時代網路強國建設的堅強指引——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全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域出發, 科學分析了資訊化變革趨勢和肩負的歷史使命, 系統闡述了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深刻回答了事關網信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為加快推進網路強國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會議釋放出哪些關於發展網信事業、推進網路強國建設的重要信號?記者專訪權威專家進行瞭解讀。

信號一: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形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我們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不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 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形成了網路強國戰略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信事業發展, 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頂層設計與戰略佈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資訊所副所長李豔認為, 推出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等發展目標, 制定網路相關政策法規為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參與國際網路空間治理積極回應國際關切等, 是全方位落實對內建設網路強國戰略思想、對外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戰略構想的重要內容。

李豔說, 在當前全球資訊化背景下, 網路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設網路強國也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網路強國戰略思想的形成, 為這一目標指明了實現路徑, 提振了全社會信心, 提供了行動指南。

信號二: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 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要樹立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加強資訊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防護, 加強網路安全資訊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 加強網路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 積極發展網路安全產業,

做到關口前移, 防患於未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正確的網路安全觀’, 是我們開展各項網路安全工作所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學。 ”中國資訊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認為, 隨著資訊化的發展, 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已經成為金融、交通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的神經中樞。 網路安全出問題, 就意味著這些行業的停滯, 輕則影響經濟安全、社會公共安全, 重則危及國家安全。 因此, 保護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是網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左曉棟說, 網路安全為人民, 網路安全靠人民, 維護網路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只有提高全民網路安全意識, 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防護技能, 培養線民對違法有害資訊的辨識和抵抗能力,

才能構建起全民網路安全防線。

信號三: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 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沒有核心技術, 就只能受制於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科技工作者再次敲響警鐘, 也為我國加速推動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指明了方向。

吳建平說, 近年來, 我國在互聯網應用市場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必須看到差距。 應該利用我們在應用領域的優勢, 加快基礎性核心技術的投入與研發, 儘快在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上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

專家認為,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針對資訊領域核心技術突破面臨的瓶頸問題,

提出了明確的解題思路:“優中選優、重點突破”, 將更有利於做好體系化技術佈局, “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 優化市場環境”, 將更有利於釋放各類創新主體創新活力, “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 將更有利於培育公平的市場環境, “打通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 將更有利於推動基礎研究帶動應用技術群體突破。

信號四:加快資訊化發展, 整體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發展數位經濟, 加快推動數位產業化, 依靠資訊技術創新驅動, 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要推動產業數位化, 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

數字經濟正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步入黃金期,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2.9%。

吳建平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正在深度影響各個領域,並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這種變化近年明顯在加速。一方面要尋找並加強新技術的突破,為經濟賦能,另一方面更需要儘快加大資訊技術領域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的投入,為“互聯網+”行動計畫、“中國製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佈局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信號五: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資訊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通過互聯網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說,我國線民規模達到7.72億,網路已成為社會交往、資訊交換的重要平臺,形成凝聚社會共識的新空間。黨員幹部只有不斷適應互聯網變化發展的規律,學網、懂網、用網,瞭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才不會脫離群眾,才能依法把網管好。

“只有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讓網路空間更加清朗。”宋建武說。

信號六: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網路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種主體作用。既要推動聯合國框架內的網路治理,也要更好發揮各類非國家行為體的積極作用。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加強同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數位經濟、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設21世紀數位絲綢之路。

“如同全球多極化發展趨勢,當前,多極均衡網路空間治理體系初現端倪。”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惠志斌認為,隨著我國整體國力的提升尤其是網信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今後,我國需要以服務改革開放大局和網路強國建設為根本目標,堅持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穩健平衡地規劃並實施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策略,加大網路空間國際治理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有序推動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的變革。

惠志斌說,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網路空間公共產品,尤其要積極發揮網信企業的作用,設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信領域的國際合作戰略,通過實質性投入深化合作,在資金、技術、人才、能力建設等方面提供更多網路空間公共產品。

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農業、服務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

數字經濟正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步入黃金期,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2.9%。

吳建平認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資訊技術正在深度影響各個領域,並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這種變化近年明顯在加速。一方面要尋找並加強新技術的突破,為經濟賦能,另一方面更需要儘快加大資訊技術領域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的投入,為“互聯網+”行動計畫、“中國製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重大戰略佈局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信號五: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資訊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提高通過互聯網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宋建武說,我國線民規模達到7.72億,網路已成為社會交往、資訊交換的重要平臺,形成凝聚社會共識的新空間。黨員幹部只有不斷適應互聯網變化發展的規律,學網、懂網、用網,瞭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才不會脫離群眾,才能依法把網管好。

“只有加強黨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才能確保網信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讓網路空間更加清朗。”宋建武說。

信號六: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網路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種主體作用。既要推動聯合國框架內的網路治理,也要更好發揮各類非國家行為體的積極作用。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等為契機,加強同沿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數位經濟、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設21世紀數位絲綢之路。

“如同全球多極化發展趨勢,當前,多極均衡網路空間治理體系初現端倪。”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惠志斌認為,隨著我國整體國力的提升尤其是網信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今後,我國需要以服務改革開放大局和網路強國建設為根本目標,堅持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穩健平衡地規劃並實施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策略,加大網路空間國際治理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有序推動全球網路空間治理體系的變革。

惠志斌說,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網路空間公共產品,尤其要積極發揮網信企業的作用,設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網信領域的國際合作戰略,通過實質性投入深化合作,在資金、技術、人才、能力建設等方面提供更多網路空間公共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