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才7毛錢一斤,蒜苔價格遭遇史上“冰點”,農民心急如焚!

圖文:紅豔

今天下午, 在魚台、豐縣、沛縣等蒜苔收購點, 筆者親自感受蒜苔價格遭遇“冰點”, 一位60多歲的大伯, 9斤蒜苔賣了6塊錢, 7毛錢一斤的價格, 再次突破今年價格的新低。 大伯手頭捏著乾癟的一張紙幣和一枚硬幣, 一籌莫展。 而去年同期, 雇人拔蒜台, 每斤的價格為一元每斤。

眼下正是蒜苔大量上市的時間, 經常到逛菜市場人們可能已察覺, 今年的蒜苔價格和往年相比, 低的令人咋舌。 然而, 以此為生的蒜農們, 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了。

據瞭解, 今年蒜苔下來後, 起初每斤在兩元三四, 接著就是一元四五, 到現在, 七八毛錢, 一路斷崖式的下跌, 讓農人們不知所措。 去年的高價蒜種, 遭遇冰點的價格, 依靠蒜地賺錢的願望, 化為泡影。 同時, 也為接下來大蒜的價格, 蒙上了厚厚的一層陰影。

任何事情發生, 都絕非偶然, 今年蒜台價格暴跌,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就是種植面積擴大。

由於前幾年價格高行情相對理想, 一些從來不種植大蒜的地方, 也紛紛效法金鄉, 僅魚台、沛縣和豐縣等地, 今年的擴種面積有可能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些先前全部種植小麥的田地, 無盡全部被蒜田所取代。 來自魚台唐馬的蒜農甄大娘說, 目前家裡共有6畝地, 前年, 家裡種了一畝半大蒜, 但在今年, 幾乎全部種上了, 像他這樣的家庭, 不在少數。

新蒜苔上市, 價格慘遭“攔腰斬”, 但是人工費卻不降反升, 聽隔壁嬸子說, 今年雇人拔蒜苔每斤超過了一元, 比去年價格還高。

有人說, 付出就有收穫, 但對農產品而言, 這句話顯得格外輕飄。

物以稀為貴, 收穫量大了, 供過於求, 蒜苔價格自然不會太高。

下午三點半, 筆者來到豐縣歡口鎮薛廟村, 看到一對老年夫妻正在院內捆綁蒜苔。他們每人身邊放著一把紮帶。兩個人一邊整理,一邊把蒜苔一捆捆地用紮帶仔細地綁好。

我上前搭話,妻子臉上帶著無奈地笑容說:“現在蒜苔的價格真讓人難以承受,七八毛錢一斤還嫌東嫌西,搞不好,還要退回來!”

他們把蒜苔一根一根的梳理、拉直……

連根部也是碼得整整齊齊。

他們的做法,哪是在面對七毛一斤的蒜苔啊,感覺像是呵護一個剛剛睡著的嬰兒。

丈夫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毫無表情的說:“去年這個時候蒜苔還批到兩塊多呢!今年柴米油鹽都沒怎麼降價,蒜苔反倒這麼便宜了,每天早早的起床,功勞不去說,連“苦勞”也給抹殺了!”

我看了一下時間,這幾把蒜苔,他們整理了二十分鐘。

然而,即使低至這樣的價格,夫妻倆個仍然認真地把地裡的蒜苔收回來,給那些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蒜苔,一個最起碼的尊嚴。

夫妻兩個開著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同到田間勞動,一同收工回家,即使面對著再大的困境,也要維護他們自己最起碼的生活節奏。

每個蒜苔收購點,都擠滿了前來售賣的農人們。

這位大姐靜靜地等在那裡,表情茫然……

下午四點鐘,這位老大爺拉著滿滿的一車,這,也許是他和家人一整天的收穫,但這些,又能賣多少錢?

為了防止陽光暴曬,每戶人家都蓋上了一層遮陽的布料或蛇皮袋。

路上,像趕集一樣的“熱鬧”。

他們,用汗水收穫的,只是微薄的希望。

在鏡頭裡,這些畫面滿有詩意,但對真正在田間勞作的鄉人而言,卻是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

你以為自己在外賺錢很難很難,但農民賺錢是難上加難;你以為在外生活很苦很苦,但農民幹活是苦上加苦。

他們忙活一整天的收入,也許不足你一包煙錢。

種蒜是件比較麻煩比較纏手的農作物,原以為會象去年那樣,一畝地有數千元的收入,但從眼前的實際來看,今年的境況不言而喻。

而我所在的城市,買蒜苔還要四塊多錢一斤。

而老家鄉村的他們,卻令人心寒的如此這般……

看到一對老年夫妻正在院內捆綁蒜苔。他們每人身邊放著一把紮帶。兩個人一邊整理,一邊把蒜苔一捆捆地用紮帶仔細地綁好。

我上前搭話,妻子臉上帶著無奈地笑容說:“現在蒜苔的價格真讓人難以承受,七八毛錢一斤還嫌東嫌西,搞不好,還要退回來!”

他們把蒜苔一根一根的梳理、拉直……

連根部也是碼得整整齊齊。

他們的做法,哪是在面對七毛一斤的蒜苔啊,感覺像是呵護一個剛剛睡著的嬰兒。

丈夫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毫無表情的說:“去年這個時候蒜苔還批到兩塊多呢!今年柴米油鹽都沒怎麼降價,蒜苔反倒這麼便宜了,每天早早的起床,功勞不去說,連“苦勞”也給抹殺了!”

我看了一下時間,這幾把蒜苔,他們整理了二十分鐘。

然而,即使低至這樣的價格,夫妻倆個仍然認真地把地裡的蒜苔收回來,給那些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蒜苔,一個最起碼的尊嚴。

夫妻兩個開著一輛電動三輪車,一同到田間勞動,一同收工回家,即使面對著再大的困境,也要維護他們自己最起碼的生活節奏。

每個蒜苔收購點,都擠滿了前來售賣的農人們。

這位大姐靜靜地等在那裡,表情茫然……

下午四點鐘,這位老大爺拉著滿滿的一車,這,也許是他和家人一整天的收穫,但這些,又能賣多少錢?

為了防止陽光暴曬,每戶人家都蓋上了一層遮陽的布料或蛇皮袋。

路上,像趕集一樣的“熱鬧”。

他們,用汗水收穫的,只是微薄的希望。

在鏡頭裡,這些畫面滿有詩意,但對真正在田間勞作的鄉人而言,卻是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

你以為自己在外賺錢很難很難,但農民賺錢是難上加難;你以為在外生活很苦很苦,但農民幹活是苦上加苦。

他們忙活一整天的收入,也許不足你一包煙錢。

種蒜是件比較麻煩比較纏手的農作物,原以為會象去年那樣,一畝地有數千元的收入,但從眼前的實際來看,今年的境況不言而喻。

而我所在的城市,買蒜苔還要四塊多錢一斤。

而老家鄉村的他們,卻令人心寒的如此這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