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市工商聯牽頭召開榆林市黨政企雙月會商金融專題會

4月20日上午, 市工商聯牽頭召開全市黨政企雙月會商金融專題會議。 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海峰出席並講話, 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賈正蘭主持。 市委副秘書長劉兆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光耀參加。

按照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精神和《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十五條政策措施》要求, 今年開始市上建立黨政企定期會商機制, 由市工商聯牽頭, 主要針對民營企業普遍關心的重大事項和問題定期組織專題會商。

本次金融專題會商旨在貫徹落實省市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視訊會議精神, 為降低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 緩解企業融資難交流情況、探討辦法。

▲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海峰出席並講話

▲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賈正蘭主持

會上, 市政府辦、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 市人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和駐榆金融機構, 市工商聯律師服務團, 市保險、煤炭、擔保、小貸、羊毛防寒服等商協會, 協力廠商金融服務等組織負責人及企業家代表, 重點圍繞創新金融產品、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優化全市營商環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富能律師事務所主任、市工商聯律師服務團團長武廣韜以礦業和雲化綠能合作模式為例, 提出“借鑒委託加工模式提供金融服務, 為中小民營企業啟動固化資產具有法律保障”。 他認為, 榆林民營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存量資產過大且固化, 中小企業表現尤其明顯, 亟需金融創新予以支援, 並給以相應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他建議, 對經營具有能力、產品具有市場的企業, 由國企或金融資產公司以委託加工的方式提供資金支援, 監管生產、銷售,實現對固化資產的啟動,以此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總商會副會長、市小貸協會代表王維華認為,過去對小額貸款機構重審批輕監管導致了不少問題,目前仍然要重視其中潛在的風險,加大對老賴轉移資產、惡意逃債的懲處,強化各級法院的執行力,推動小貸機構在緩解企業融資難中的作用。

羊老大集團總經理李旺勤認為,榆林經濟基礎厚實,不少企業有很大的潛力、市場和前景,銀行要走出辦公室進企業,針對需求創新金融產品,精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特別要注意杜絕因企業處於發展期而“一票否定”。對榆林很具產業基礎和競爭優勢的羊毛防寒服產業,政府應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建設專門園區,設立專項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降低融資難度和成本,支持產業集聚,帶動農民脫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陝西榆商金融服務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潤憨認為,一是要設立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用現代金融手段,以政府或國有企業主導,組建以扶持非公經濟為重點的地方性金融集團,掌控地方金融資源的配置和流動,創新與地方中小企業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無門、應急轉貸無門的燃眉之急。二是金融機構要完善抵押登記制度,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儘快拓寬抵押登記的資產種類,把林權、智慧財產權、商標權、承包權、經營權、租賃權等逐步納入抵押登記範圍;同時加快區域信用體系建設,吸收整合銀行征信、納稅、用水、用電等各類資訊平臺,搭建民營企業征信資訊統一資料共用平臺,為修復金融生態創造良好的風險控制和信用環境。

科技企業代表、科爾森公司負責人安偉談了北京歸來創業5年的感受,認為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有信用歧視,科技型企業因為輕資產、抵押物少,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有的要求擔保人必須是公務員身份,與有關規定對公務員的約束有衝突。中小企業缺少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途徑,科技企業融資非常困難。他希望政府與銀行能多關注創新型和高科技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借鑒發達地區做法,政府出資設立針對輕資產發展科技型公司擔保金,為准入的企業提供50%的擔保,銀行承擔另外50%的風險,破解難題。

榆林能源基金負責人高苗苗認為,先有小苗破土才有大樹參天,政府扶持政策要變事後獎勵為事前支持,差別對待種子企業,資金用在最需要的環節上。

據市銀監局紀委書記張碧波介紹,榆林存款存進多、放出少,存貸比嚴重不匹配,企業融資急迫,銀行顧慮重重。他建議企業要練好內功、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守法生產經營,堅守契約精神,健康良性發展。他要求各銀行要認真落實中省市要求,積極創新與企業所需和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金融產品,特別要支援創新型、高科技、資訊化企業,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張海峰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金融專題會商活動,要求黨政企相關方面共同努力,再塑榆林金融生態,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是全市金融機構要儘快實現從“化解風險”到“助力發展”的觀念轉變,搶抓榆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為我市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二是廣大民營企業應繼續強化內部管理、堅持合法經營,通過加強與金融結構對接破解融資難題,實現企業更快更好發展。三是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切實發揮聯繫、服務、帶動作用,構建起銀企間更加高效的合作互利平臺,共同參與榆林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提升。

監管生產、銷售,實現對固化資產的啟動,以此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市總商會副會長、市小貸協會代表王維華認為,過去對小額貸款機構重審批輕監管導致了不少問題,目前仍然要重視其中潛在的風險,加大對老賴轉移資產、惡意逃債的懲處,強化各級法院的執行力,推動小貸機構在緩解企業融資難中的作用。

羊老大集團總經理李旺勤認為,榆林經濟基礎厚實,不少企業有很大的潛力、市場和前景,銀行要走出辦公室進企業,針對需求創新金融產品,精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特別要注意杜絕因企業處於發展期而“一票否定”。對榆林很具產業基礎和競爭優勢的羊毛防寒服產業,政府應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建設專門園區,設立專項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降低融資難度和成本,支持產業集聚,帶動農民脫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陝西榆商金融服務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潤憨認為,一是要設立與中小企業相匹配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用現代金融手段,以政府或國有企業主導,組建以扶持非公經濟為重點的地方性金融集團,掌控地方金融資源的配置和流動,創新與地方中小企業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無門、應急轉貸無門的燃眉之急。二是金融機構要完善抵押登記制度,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儘快拓寬抵押登記的資產種類,把林權、智慧財產權、商標權、承包權、經營權、租賃權等逐步納入抵押登記範圍;同時加快區域信用體系建設,吸收整合銀行征信、納稅、用水、用電等各類資訊平臺,搭建民營企業征信資訊統一資料共用平臺,為修復金融生態創造良好的風險控制和信用環境。

科技企業代表、科爾森公司負責人安偉談了北京歸來創業5年的感受,認為銀行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有信用歧視,科技型企業因為輕資產、抵押物少,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有的要求擔保人必須是公務員身份,與有關規定對公務員的約束有衝突。中小企業缺少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途徑,科技企業融資非常困難。他希望政府與銀行能多關注創新型和高科技企業生存發展狀況,借鑒發達地區做法,政府出資設立針對輕資產發展科技型公司擔保金,為准入的企業提供50%的擔保,銀行承擔另外50%的風險,破解難題。

榆林能源基金負責人高苗苗認為,先有小苗破土才有大樹參天,政府扶持政策要變事後獎勵為事前支持,差別對待種子企業,資金用在最需要的環節上。

據市銀監局紀委書記張碧波介紹,榆林存款存進多、放出少,存貸比嚴重不匹配,企業融資急迫,銀行顧慮重重。他建議企業要練好內功、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守法生產經營,堅守契約精神,健康良性發展。他要求各銀行要認真落實中省市要求,積極創新與企業所需和產業發展相匹配的金融產品,特別要支援創新型、高科技、資訊化企業,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張海峰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金融專題會商活動,要求黨政企相關方面共同努力,再塑榆林金融生態,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是全市金融機構要儘快實現從“化解風險”到“助力發展”的觀念轉變,搶抓榆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為我市經濟社會的高品質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二是廣大民營企業應繼續強化內部管理、堅持合法經營,通過加強與金融結構對接破解融資難題,實現企業更快更好發展。三是各職能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切實發揮聯繫、服務、帶動作用,構建起銀企間更加高效的合作互利平臺,共同參與榆林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