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棲霞廟後20多個村為這事聚在一起,有你村不!

那些神秘事件探索發現奇人異事靈異事件…有太多謎題等我們探索關注

4月20日, 廟後村的文化廣場時記者看到, 近2000平方米的場地擠滿了人群, 前面坐馬紮的, 中間坐板凳的, 後面踮腳尖站著的、踩凳子上的都有。 “廟後鎮第三屆群眾文藝匯演”幾個鮮豔的大字格外醒目, 一隻20多人的秧歌隊伍正在熱場, 不時不時博得現場群眾的陣陣喝彩。

本屆群眾文藝匯演的主題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建設和諧美麗鄉村”, 共有31支表演隊伍參演, 包括20多個村和部分雙管單位的表演隊, 共300多人的文藝骨幹彙聚一堂, 同台獻藝, 相互切磋, 用最質樸的表演, 表達百姓心中的那份鄉音鄉情, 展示新時代新型農民的風采。

上午8點整, 群眾文藝匯演正式開始, 震天的“八卦鼓舞”一下子將全場的熱鬧氛圍點燃, 一面絹秀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鼓舞”的大旗迎風飄揚,

整齊劃一的服裝道具、訓練有素的列隊表演, 韻律合一的鑼鼓聲聲伴隨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和呐喊叫好聲。 “八卦鼓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的起源就是我們廟後鎮上林家村, 它有鼓的陽剛和舞的陰柔, 是傳統民間舞蹈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現在我們擁有固定隊員40名, 都是村裡的村民, 我們一定要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好好的傳承下去”, 上林家村“八卦鼓舞”的領隊林明波告訴記者。

現場的演出形式多種多樣, 既有純粹的鑼鼓表演, 也有精彩的廣場舞、扇子舞表演, 還有動人的薩克斯獨奏、男聲獨唱等。 來自廟後鎮薑家溝村的林樹榮帶著她的演出隊伍, 成為這次匯演的一大亮點。 “今天我們的主打表演節目是‘豐收鑼鼓’, 演出隊員都是村裡的好姐妹,保證讓你大飽眼福”,林樹榮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據林樹榮介紹,她們的秧歌隊成立於2012年,剛開始在村裡組建秧歌隊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好意思,很不積極。後來,村書記自費3萬多元買來演出的道具、音響、服裝,慢慢的從一開始的三四個人,發展到今天20多人的秧歌隊伍。“俺們的秧歌隊每天晚上6點半準時在村文化大院集合,只要有演出活動俺就帶著隊伍參加,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咱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得跟得上!”

百姓腰包鼓起來,精神文化跟上來。近年來,廟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把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豐富廣大群眾精神生活,繁榮農村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全鎮33個村全部成立了文化大院,舉辦大型群眾性文藝匯演,在重要時間節點,積極組織各村表演隊在全鎮巡迴演出,全面展現了群眾文化的魅力,極大的豐富了農村農閒生活,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責任編輯:楊陽

演出隊員都是村裡的好姐妹,保證讓你大飽眼福”,林樹榮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據林樹榮介紹,她們的秧歌隊成立於2012年,剛開始在村裡組建秧歌隊的時候,大家都覺得不好意思,很不積極。後來,村書記自費3萬多元買來演出的道具、音響、服裝,慢慢的從一開始的三四個人,發展到今天20多人的秧歌隊伍。“俺們的秧歌隊每天晚上6點半準時在村文化大院集合,只要有演出活動俺就帶著隊伍參加,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咱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得跟得上!”

百姓腰包鼓起來,精神文化跟上來。近年來,廟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把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豐富廣大群眾精神生活,繁榮農村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目前,全鎮33個村全部成立了文化大院,舉辦大型群眾性文藝匯演,在重要時間節點,積極組織各村表演隊在全鎮巡迴演出,全面展現了群眾文化的魅力,極大的豐富了農村農閒生活,滿足了群眾文化需求,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責任編輯:楊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