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巴州農村電商發展按下“快進鍵”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 離不開農村電子商務的助力。 隨著“互聯網+”理念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鄉村深入人心, 很多農民不僅學會了網購, 還做起了電商。 農村電商作為“三農”發展的新動力, 被寄予厚望。 3月中旬, 記者走進巴州鄉村, 觀察農村電商興起給農業、農村和農民帶來的新變化。

打通最後“一公里”

3月11日, 夜幕降臨前的尉犁縣塔里木鄉瓊庫勒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內, 依舊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取包裹、寄郵件、上網諮詢、交話費……瓊庫勒村電商服務站負責人艾沙·阿西木忙得不亦樂乎。

“鄉親們的購物習慣正在改變, 村裡許多老人都會來這裡讓我們在網上代充話費, 想買個東西也會讓我們在網上給他們比比價錢和品質。 不少村民還從網上買衣服、農用物資, 都比較滿意。 ”艾沙·阿西木忙裡偷閒對記者說。

村民艾拉提·塞買提說:“現在農村的道路通行條件越來越好, 原先的土路變成了柏油路, 在網上買東西收到貨只需幾天時間, 我們鄉最遠的村也有電商服務站, 真的很方便。 ”

瓊庫勒村電商服務站30餘平方米的小屋裡, 電腦、電子顯示幕等硬體設施一應俱全, 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待售的羅布麻茶和辣椒醬等產品。 2015年底, 在尉犁縣電子商務協會的大力指導下, 瓊庫勒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

也是巴州首個成立的村級電商服務站。

尉犁縣在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 在已有創業中心、網貨倉儲中心、電商倉儲中心、電商培訓中心的基礎上, 打造集分裝、檢驗、物流、展示、交易等為一體的大規模電子商務產業基地, 形成以電子資訊產業為主導, 集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為一體的發展格局, 推動全縣電子商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以前要寄個快遞或是網購了東西, 都得到縣城的快遞網點去辦理。 現在好了, 我們村成立了電子商務服務站, 不用出村就能拿到網購的東西, 也能享受和城裡人一樣的便利了。 ”前來領取網購物品的村民哈斯木·艾買提高興地說。

為打通電商進村“最後一公里”,

尉犁縣從2015年底開始著手村級服務站的建設, 截至目前, 全縣58個行政村實現了電商服務站100%全覆蓋。 這些遍地開花的服務站集商貿、物流、金融、供銷等為一體, 不僅完善了村莊的經濟鏈條, 也改變著各族群眾的生產生活。

尉犁縣有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 通過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寬了銷售管道, 也為全縣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開拓致富新途徑

3月15日, 若羌縣吾塔木鄉西塔提讓村棗農王建斌起床後來不及洗漱就打開電腦, 看他在淘寶網上的網店是否有人買紅棗。 “看著我們自己種的紅棗能夠在網上銷售, 且銷路還不錯, 心裡特別高興。 ”王建斌說。

2016年9月底, 王建斌註冊了網上店鋪, 現在他的網店信譽度已達到兩顆星,

網上紅棗的銷量達到了1噸多。 剛開始王建斌不是很瞭解電商, 所以對網上銷售沒什麼興趣, 後來通過縣上組織的電商培訓, 他也和其他棗農一樣, 從一竅不通到銷售量節節攀升, 這讓他始料未及。

王建斌說:“去年我家的特級棗樹下賣給商販的價格是二十元一公斤, 在網店的售價是四五十元一公斤, 今年我準備把家裡的紅棗全部放在網上賣, 這樣收入就可以翻番了。 ”

在吾塔木鄉和王建斌一樣做電商的棗農還有很多, 初涉電商的他們已經嘗到了甜頭。 如今的若羌縣開網店的農民越來越多, 全縣刮起了“電商風”。

“我以前也在做電商, 但是因為不專業, 好多細節都不懂, 網上銷量一直不太好, 經過幾次系統的培訓,

我瞭解了更多的電商知識, 學會了電商行銷模式, 非常感謝政府能給我們提供這個平臺, 讓我們棗農能更快地把紅棗銷售出去。 ”若羌縣農民胡小靜說。

2016年若羌縣實現了縣、鄉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全覆蓋, 建立了完善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 通過政策扶持和培訓引導, 發揮電商增收的優勢, 為全縣農特產品實現“網銷”搭建了展示平臺, 在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 開拓了農產品銷售的新管道。

網上備耕成時尚

3月25日, 和靜縣巴潤哈爾莫敦鎮阿爾孜尕爾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熱鬧非凡, 村民們三三兩兩圍坐在電腦前查看農資價格。

阿爾孜尕爾村電子商務服務站站長哈斯也提·買買提說:“通過網上資料查詢, 不僅可以瞭解市場行情,還可以幫助村民選擇新品種、學習新技術,春播前規劃好種什麼,年底才能有更好的市場行情。”

“上個月底,我在網上購買的首批二銨已送到家裡,今天我家的鄰居也要買二銨,我幫著給參謀一下。”村民蒙根高興地說。

村民肉孜·艾拉提說:“政府辦的這個電商服務站真好,我們年前交的定金,來年耕地時拿貨,很方便,這樣我們冬天就不用擔心化肥存放的問題了。”

網上備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信息量大,電子商務服務站內三五個農牧民聚在一起交流經驗,在增強科學種田意識和技能的同時,利用網路查詢各類資訊,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到種植新技術和農產品行情、市場需求量等資訊。

“我們村很多人通過電商服務網購化肥,比往年的價格便宜多了,還送貨上門,真是太好了。”準備購買農資的村民托乎提·吐爾遜說。

為降低農民種植成本,便利農資的採購,並提前儲備春耕用肥,今年初,和靜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攜手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新疆農資集團開展農資下鄉進村系列活動。活動採取農民網上集中下單、線下統一配貨的方式,降低農資採購價格,解決農資儲存難、價格貴的問題。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我們村各族農牧民利用網路開展春耕備耕已成為一種新時尚。”哈斯也提高興地說。

目前,和靜縣已建成28個電商綜合服務站點,業務涵蓋了生活用品及生產資料代購、農產品代銷、充值繳費、生產性小額貸款、收發快遞、資訊發佈等業務,滿足了當地農牧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不僅可以瞭解市場行情,還可以幫助村民選擇新品種、學習新技術,春播前規劃好種什麼,年底才能有更好的市場行情。”

“上個月底,我在網上購買的首批二銨已送到家裡,今天我家的鄰居也要買二銨,我幫著給參謀一下。”村民蒙根高興地說。

村民肉孜·艾拉提說:“政府辦的這個電商服務站真好,我們年前交的定金,來年耕地時拿貨,很方便,這樣我們冬天就不用擔心化肥存放的問題了。”

網上備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信息量大,電子商務服務站內三五個農牧民聚在一起交流經驗,在增強科學種田意識和技能的同時,利用網路查詢各類資訊,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到種植新技術和農產品行情、市場需求量等資訊。

“我們村很多人通過電商服務網購化肥,比往年的價格便宜多了,還送貨上門,真是太好了。”準備購買農資的村民托乎提·吐爾遜說。

為降低農民種植成本,便利農資的採購,並提前儲備春耕用肥,今年初,和靜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攜手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新疆農資集團開展農資下鄉進村系列活動。活動採取農民網上集中下單、線下統一配貨的方式,降低農資採購價格,解決農資儲存難、價格貴的問題。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我們村各族農牧民利用網路開展春耕備耕已成為一種新時尚。”哈斯也提高興地說。

目前,和靜縣已建成28個電商綜合服務站點,業務涵蓋了生活用品及生產資料代購、農產品代銷、充值繳費、生產性小額貸款、收發快遞、資訊發佈等業務,滿足了當地農牧民的生產生活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