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白粹昭大夫針灸醫案——九載不嗅 一朝開竅

病案概況:

張公, 男, 64歲, 素喜飲酒, 1997中風(腦血栓), 後又復發一次, 經中西醫治療, 今病情穩定。 右側肢體不便, 言語不利。 舌淡白胖嫩, 舌面滑濕,

舌兩側淡紅無苔, 脈弦, 血壓略高, 口服務硝苯地平。 脾腎陽虛之象。

處治:

端坐, 針刺瞳子廖, 天柱, 風池, 翳風, (各雙側), 患側(右)肩貞, 曲桓, 曲池, 列缺。 其中肩貞, 曲桓, 曲池, 用灸法。 留針90分鐘。 再平臥, 針肓俞, 天樞, 建裡, 氣海。 囑我友戴氏手持艾條灸腹部諸穴一小時, 治畢, 患者自覺胳膊腿腳輕爽, 舌頭靈活變小,靈活。 陽虛水泛, 舌頭胖大, 在腹部施灸, 溫煦腎經, 任脈, 觀察此時舌象, 舌苔由白變微有黃意, 且在舌兩側無舌苔處生有微苔。 氣脈通暢,腎主收懾,把多餘的"水"管住了.舌頭自覺靈活、變小,是主觀感受,不是用尺子量。 因針灸前給兩位友人講解舌象, 對此變化更是關注到了;再刺舌系帶兩側的金津玉液及舌底淤血點。

友人為筆者沏碗花茶,

張公曰:“聞到茶香”, 自中風以來九年不聞香臭矣!矚其灸後1小時再飲水, 灸是火, 馬上喝水, 水滅火啊。 這只是傳統理念,道不必追究細理。 再告張公, 嗅覺恢復是你的嗅神經系統得到調整, 嗅細胞感覺到氣味, 通過嗅神經傳到嗅覺中樞, 就聞到氣味。

白粹昭大夫分析

這些只是心理的暗示, 腦竅通了, 病可以治好。 在《靈樞師傳》中講“人之情, 莫不惡死而樂生, 告之以其敗, 語之以其善, 導之以其所便, 開之以其所苦, 雖無道之人, 惡有不聽者乎。 ”西學已入人心, 此時講神經學說比“肺開竅於鼻”更方便些, 鼓其勇氣, 增強自信。 又治療三次, 每次近3小時, 重灸腹部, 把艾條套在針柄, 燃畢再換, 患者覺腰腹部溫暖舒適。 幾天以來, 覺似乎有股風從印堂吹到小腹部。

這是經絡氣化現象, 張公曾練習靜坐氣功療病;對氣有感受, 如此者, 在臨床也屬少見。 在《後漢書郭玉傳》講“醫之為言意也。 腠理至微, 隨針用巧, 針至之間, 毫芒即乖, 神存乎於心手之際。 ”《針灸大成》中, 要求在針灸前沐浴, 更衣, 焚香, 敬神, 這些形式都是在調整醫患精神狀態。 中醫強調“守神”, 條件允許時, 醫患都能平心靜氣, 醫者不但調整患者的氣脈, 更要調整患者的神意;這對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給張公處方, 用調理肝腎之品收功。

此致

—————————————————

正心誠意·溫暖喜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