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出臺,長治這7類人的腰包將鼓起來!

《山西省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方案》現已出臺, 將主要針對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小微創業者、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基層幹部隊伍、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等七類群體, 出臺差別化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 帶動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 山西省將採取哪些新舉措為上述群體增收?

緊缺技術工落戶享支援

技術工人的多少, 技能的高低, 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準和工業製造能力的最直觀體現。 為此, 我省將實施技能人才激勵政策。

對依法參加失業保險並累計繳費3年以上,

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企業職工, 從失業保險基金中給予技能提升補貼。

鼓勵企業按照工人技能水準確定工資待遇, 積極試行年薪制、股份制、期權制等分配方式, 提升技能人員收入水準。

健全青年技能人才評價選拔制度, 適當突破年齡、資歷和比例等限制, 完善技能人才評價使用機制。

給予技能人才榮譽激勵和待遇激勵, 鼓勵各市對重點領域緊缺的技術工人在城市落戶、購租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支持。

對評選命名的“三晉首席技師”給予政府高技能人才補助, 納入山西省高層次人才庫, 與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同等參加政府組織的培訓、省情國情考察、諮詢、休假、健康體檢等活動。

農民搞養殖可優先扶持

“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老鄉。 ”可以說, 農業是一個國家的雙腿, 是其他產業發展的基礎。 為此, 我省將實施新型職業農民激勵政策。

繼續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畫, 全省每年培訓500名現代青年農場主。 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在新型職業農民中每年培養1000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開設適合新型職業農民的信貸產品和特色農業保險, 支持農民發展現代農業。 對新型職業農民領辦的畜牧養殖產業, 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政策扶持。

支持科研人員兼職兼薪

“科技是國之利器, 國家賴之以強, 企業賴之以贏, 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這句話道出了科研人員的重要性。 我省將實施科研人員激勵政策。

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醫院等事業單位的績效工資總量, 可按不超過無收入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的5倍核定, 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激勵政策。

探索開展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醫院等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專案工資制試點。

支持科研人員兼職兼薪和離崗創業。 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可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 支援科研人員在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維護單位技術秘密和單位利益基礎上, 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單位同意、並在單位內部公示後, 可在外兼職並取得合法收入。

大學生創業融資更容易

實施小微創業者激勵政策。

對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並帶動3人以上就業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

根據帶動就業人數給予每人不超過1000元的一次性創業就業補助。

支持政府出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設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 為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專案提供風險投資、股權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等服務。

對創業失敗的失業登記人員及時提供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社保補貼等服務。

民間投資實行“非禁即入”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企業的發展壯大, 離不開經營管理者的智慧。 我省將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激勵政策。

健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激勵機制, 對市場化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 鼓勵現有經營管理者與職業經理人身份轉換。

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經營業績考核辦法, 將工作職責、經營業績、風險承擔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薪酬激勵全面掛鉤, 業績升、薪酬升, 業績降、薪酬降。

放開民間投資領域, 實行“非禁即入”, 不得在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之外設置行業准入、市場准入門檻。

鄉鎮公務員可享住房保障

各種政策最終需要基層幹部來落實。 為此, 我省將實施基層幹部隊伍激勵政策。

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性收入中的比重, 落實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 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正常調整機制。

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 根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物價消費水準等差異, 適當參考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準, 將規範後的工作性津貼和生活性補貼納入地區附加津貼, 實現同城同待遇。

進一步提高在縣(市、區)政府所在地以外鄉鎮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補貼標準。

符合條件的鄉鎮公務員可以按規定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為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就近提供公租房保障。

低保就業有3個月緩退期

實施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激勵政策。

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困難群體,圍繞當地產業發展和勞務輸出市場需求,實施精准技能培訓。

對實現就業的低保物件,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可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並給予3個月的低保緩退期,增強其就業意願和就業穩定性。

具備勞動能力、勞動條件但未就業的低保物件,無正當理由連續3次拒絕接受有關部門介紹的與其健康狀況、勞動能力相適應的工作的,減發或停發其本人的低保金。

在重點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的基礎上,將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低收入家庭或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家庭延伸,形成階梯式救助模式。

實現同城同待遇。

進一步提高在縣(市、區)政府所在地以外鄉鎮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補貼標準。

符合條件的鄉鎮公務員可以按規定納入當地住房保障範圍,為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就近提供公租房保障。

低保就業有3個月緩退期

實施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激勵政策。

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困難群體,圍繞當地產業發展和勞務輸出市場需求,實施精准技能培訓。

對實現就業的低保物件,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可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並給予3個月的低保緩退期,增強其就業意願和就業穩定性。

具備勞動能力、勞動條件但未就業的低保物件,無正當理由連續3次拒絕接受有關部門介紹的與其健康狀況、勞動能力相適應的工作的,減發或停發其本人的低保金。

在重點保障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的基礎上,將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低收入家庭或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家庭延伸,形成階梯式救助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