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開山辟綠” 打造山區發展新模式

人民網哈爾濱4月22日電 春回大地,新綠初綻,植樹添綠正當時。 4月20日上午,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魯河鄉繁榮村平日寂靜光禿的“五色嶺”一時熱鬧起來,漫山遍野,人潮湧動,呈現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 來自龍江縣直機關、中小微企業、青年志願者及各界群眾千餘人在這裡參加了義務植樹勞動,為初春的龍江大地再添新綠。

魯河鄉作為龍江縣五個山區鄉鎮之一,這次植樹造林活動的開始,標誌著龍江縣“打造山區發展新模式”工程全面啟動。

遠眺五色嶺,方圓幾公里的植樹現場,彩旗飄揚,機車轟鳴,挖溝機、鏟車開山修路,挖坑植綠;千余人的植樹大軍更是卯足幹勁,仨倆一組,或揮鍬鏟土,或扶苗培土,或踏土壓實,人人一絲不苟、個個熱情高漲,整個勞動場面繁忙而熱烈。

來自龍興鎮的青年志願者周文元說,他是帶著妻子和3歲的兒子來參加義務植樹,讓孩子從小接受綠色環保理念教育,讓全家一起見證這一“開山辟綠”的歷史時刻,再苦再累也值得。

據龍江縣林業總站工作人員介紹,龍江縣此次植樹活動預計打造280畝“花園”,栽植大葉紫丁香、冷香玫瑰和黃玫瑰、重瓣榆葉梅、五角風、紫葉楓箱果等5種花樹,栽植花樹數量63000棵,與原有的水塔山流域樟子松嫁接紅松、杏樹、檸條、楊樹等樹種相連,面積達到2000畝,從而提升這裡的生態功能吸引力和服務能力,把這裡打造成為遊人觀賞的森林氧吧,吸引八方來客。

近年來,龍江縣結合西部山區鄉鎮自然生態、林業資源等獨特的優勢,因地制宜,選准產業,創新山區發展新模式,補齊山區發展短板,滿足廣大山區農民的心聲和期盼,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龍江縣山區發展新模式的總體思路是“退”、“調”、“進”:“退”,就是堅持把生態擺在第一位,實施區域生態恢復;“調”,就是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主導型經濟;“進”,就是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實際,大力發展新業態經濟。

龍江縣委書記王兆憲說:龍江縣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興旺為重點,以生活富裕為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效益並重,把“消除農業農村短腿短板,縮小城鄉差距”作為工作方向,同步推進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農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大力發展生態主導型經濟,培育山區發展新動能,推動山區轉型發展,推動“三個效益”同步提升,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據瞭解,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節點,黑龍江省龍江縣山區發展新模式分為2020年、2025、2035年三個階段性目標,預計到2035年,山區發展新模式取得全面成功,山區鄉鎮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樣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韓婷澎、李福山、張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