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雷連鳴:推進“數字永泰”建設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編者按: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4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福州舉行,本屆峰會以“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位中國”為主題,是我國資訊化發展政策發佈平臺、電子政務和數位經濟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交流平臺。

以峰會為契機,人民網福建頻道特別策劃“解讀數字福建”大型系列訪談,邀請相關政府和部門、企業嘉賓,暢聊“數位福建”,展望數位中國。 本期訪談嘉賓是福州市永泰縣人民政府縣長雷連鳴,他將跟我們揭秘永泰如何運用大資料思維和資訊化手段把脈經濟建設、輔助政府科學決策,敬請關注。

福州市永泰縣縣長雷連鳴做客人民網演播室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人民網福建演播室“解密數位福建”大型系列訪談現場,我是主持人鄭窈。 實施“國家大資料戰略”要運用大資料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準,建立健全大資料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機制,推動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在基層,如何踐行這一理念,又有什麼創新?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永泰的做法。 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福州市永泰縣人民政府縣長雷連鳴。 雷縣長您好!

雷連鳴: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來,永泰縣通過推進數位建設,用大資料思維和資訊化手段把脈經濟建設、輔助政府科學決策,效果凸顯。 作為經濟並不發達的縣域,永泰為何在數位資訊化建設方面下大力氣?

雷連鳴:永泰在數位建設方面的實踐,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基於精細化管理,建設數字政府。

大家都知道,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群眾生活等各領域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進而對政府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永泰縣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互聯網科技和資訊化手段開展工作”,在政務大資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二是基於公開透明,建設廉潔政府。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我們希望通過數位建設,利用資料的透明來約束政府的行為,把一些老百姓、媒體關心的資料,比如扶貧資金、惠民資金的每筆資料曬到網上,曬在陽光下,有效地監督各級政府行為。 三是基於提高服務品質,建設高效政府。 正像主持人說的,永泰雖然經濟不發達,而且人才上也較為匱乏,與其說像我們這樣的縣不得不應用大資料,不如說我們更應該主動擁抱大資料,通過必要的技術替代人力、通過必要的資料應用提高智慧,為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近年來,永泰縣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回應省委、省政府關於“數字福建”建設的號召,大力推進“數字永泰”建設,一路探索、一路創新,努力通過資訊化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實踐成果。 既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實現政府、企業、群眾三方共贏的良性局面;也為永泰建設智慧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主持人:剛才您介紹了永泰縣推動數字永泰建設的背景,能否給我們介紹下,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抓手或案例?

雷連鳴:好的。 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下2017年7月開發的永泰縣經濟運行監測系統。 以往,政府部門相關領導看經濟資料大多是通過厚厚的紙質報表或者二維表形式,既費時又耗力,在掌握經濟資料和重點企業的動態情況方面往往相對滯後。

為了破解這個問題,我們就開發了這個系統。 它集納了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10多項經濟指標,以圖表形式動態進行展現。 既有各指標當月當季的完成情況以及同比、環比情況,又有與兄弟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並會自動對相關異常的資料進行預警,可以說是永泰經濟運行的“晴雨錶”、“報警器”。 我們的幹部在手機上安裝這個APP後,就可以第一時間、隨時隨地、全面高效地掌握經濟運行情況。 針對異常的指標和資料,馬上瞭解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應該說,這套系統的使用,通過多維度的資料分析和複合式的視覺化呈現,解決了各類經濟指標資料數量多、資訊繁雜、資料滯後、缺乏微觀分析、專業分析難度大等問題,真正讓資料“活起來”、“跑起來”,使得領導幹部從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的資料支撐。

舉一個例子,比如對於工業資料,我們通過系統,不僅可以看到全縣整體的工業運行情況,還能觀察到單個企業即時的產值,如果出現負增長,我們掛鉤企業的相關部門將第一時間主動走進企業,與企業一起分析原因,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同政府服務有關的問題,提高我們服務企業的水準,進而保障縣域經濟平穩運行。

系統運行至今,已經服務企業154家,未來我們還要持續更新優化,強化資料精細化、即時化,讓系統更科學、更有效。

主持人:這個系統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那麼永泰縣在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服務效率方面,有哪些創新?

雷連鳴:當前,永泰正處在綠色引領、後發趕超的關鍵時期,全縣上下正全力以赴推動重點項目建設。但是在專案推動過程中,我們發現,由於缺乏全週期分解和全環節精准把控,項目審批滯後、進展回饋不及時,容易出現部門之間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中梗阻”現象,使得領導有時候不知道具體慢在哪裡,問責起來也相對比較困難。

現在我們開發了一個重點專案節點管理系統,將專案從開始到竣工細分為56個工作節點,明確了每個節點計畫用時、實際用時、完成情況以及責任人、責任單位,實現了審批部門、專案業主、責任單位的資訊共用、線上進度跟蹤、進展情況查詢等功能。專案立項完成進入系統後,從第一個節點就開始“計時”。一旦專案超時,相應節點責任領導、責任人手機就會馬上收到系統發出的短信預警。縣裡也能第一時間發現,這個環節為何滯後,原因出在哪裡,責任落在誰身上。

應該說,系統的運用,打破了部門間的“資訊孤島”,達到了重大項目管理數位化、精細化的效果,實現了對專案的全程監督和全程推進,也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時間流程從300多天壓縮到230多天)。對投資者來講,這種“一對一”服務能夠清清楚楚瞭解行政審批流程進展情況,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促進更多大專案、好專案放心落地;對政府來講,倒逼職能部門加快審批流程、主動靠前服務,進一步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推動專案順利進行。

主持人:永泰縣利用大資料思維和數位資訊化手段,打通傳統政務服務體系中的壁壘,有效服務了包括企業和重點項目在內的經濟建設,推動了經濟社會後發趕超。那麼在服務民生、對接民生需求方面,永泰又有哪些好的做法?

雷連鳴: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資訊化帶來的公共服務便利,始終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永泰縣是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縣之一,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下撥的惠民資金不斷增多,數額大,涉及範圍廣,經手人員多,且發放過程不夠透明公開,給資金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為了解決涉農資金到戶“最後一公里”的問題,2017年初,永泰縣創新“互聯網 監督”模式,集中力量研發了惠民資金查詢監督平臺,將農業支援保護補貼、城鄉低保補助、生態林補償金等39類、51.48萬條、2.3億元惠民資金“曬”在網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現到人到戶透明化監督,相當於為惠民資金構築一道牢固的“防火牆”。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平臺,能夠即時精准監督,從而倒逼職能部門認真履職,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老百姓通過查詢網站或者登陸手機APP,就能夠清楚看到自己的補助項目、發放金額等,極大地增強了獲得感、安全感。這個做法被福州市推廣運用,受到焦點訪談等多家媒體的報導。

主持人:聽您這麼說,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永泰在數位化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輔助科學決策方面做出不少成績,未來你們有哪些想法,繼續推動這項工作嗎?

雷連鳴:永泰縣始終高度重視數位資訊化建設,未來我們將堅決響應“數字福建”的號召,以這次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為契機,圍繞“數位化、網路化、視覺化、智慧化”目標,扎實推進“數位永泰”建設,努力推動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

目前,永泰已經出臺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未來5年(2018-2022年),我們將全面啟動包括全域旅遊、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平安建設、水利防汛、交通醫療、健康養老等各領域的資訊化運用,讓基礎設施越來越智慧,城鄉治理越來越精細,群眾生活越來越便利,努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加快建設更加美麗、幸福的新永泰。

我們還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全面加快永泰智慧資訊產業園等園區進度,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人文優勢和自然生態優勢,現在已經吸引40家企業入駐,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業態落地生根,打造人工智慧小鎮,成為永泰高品質發展和實現趕超的重要驅動力量。

主持人:今天特別感謝雷縣長做客我們演播室,為我們講述數字永泰的實踐案例,相信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的啟發。謝謝您。

雷連鳴: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們這期訪談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關注,再會!

(蘭志飛 鄭窈 實習生 林韋臻 郭佳文)

針對異常的指標和資料,馬上瞭解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應該說,這套系統的使用,通過多維度的資料分析和複合式的視覺化呈現,解決了各類經濟指標資料數量多、資訊繁雜、資料滯後、缺乏微觀分析、專業分析難度大等問題,真正讓資料“活起來”、“跑起來”,使得領導幹部從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的資料支撐。

舉一個例子,比如對於工業資料,我們通過系統,不僅可以看到全縣整體的工業運行情況,還能觀察到單個企業即時的產值,如果出現負增長,我們掛鉤企業的相關部門將第一時間主動走進企業,與企業一起分析原因,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同政府服務有關的問題,提高我們服務企業的水準,進而保障縣域經濟平穩運行。

系統運行至今,已經服務企業154家,未來我們還要持續更新優化,強化資料精細化、即時化,讓系統更科學、更有效。

主持人:這個系統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那麼永泰縣在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服務效率方面,有哪些創新?

雷連鳴:當前,永泰正處在綠色引領、後發趕超的關鍵時期,全縣上下正全力以赴推動重點項目建設。但是在專案推動過程中,我們發現,由於缺乏全週期分解和全環節精准把控,項目審批滯後、進展回饋不及時,容易出現部門之間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中梗阻”現象,使得領導有時候不知道具體慢在哪裡,問責起來也相對比較困難。

現在我們開發了一個重點專案節點管理系統,將專案從開始到竣工細分為56個工作節點,明確了每個節點計畫用時、實際用時、完成情況以及責任人、責任單位,實現了審批部門、專案業主、責任單位的資訊共用、線上進度跟蹤、進展情況查詢等功能。專案立項完成進入系統後,從第一個節點就開始“計時”。一旦專案超時,相應節點責任領導、責任人手機就會馬上收到系統發出的短信預警。縣裡也能第一時間發現,這個環節為何滯後,原因出在哪裡,責任落在誰身上。

應該說,系統的運用,打破了部門間的“資訊孤島”,達到了重大項目管理數位化、精細化的效果,實現了對專案的全程監督和全程推進,也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時間流程從300多天壓縮到230多天)。對投資者來講,這種“一對一”服務能夠清清楚楚瞭解行政審批流程進展情況,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促進更多大專案、好專案放心落地;對政府來講,倒逼職能部門加快審批流程、主動靠前服務,進一步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推動專案順利進行。

主持人:永泰縣利用大資料思維和數位資訊化手段,打通傳統政務服務體系中的壁壘,有效服務了包括企業和重點項目在內的經濟建設,推動了經濟社會後發趕超。那麼在服務民生、對接民生需求方面,永泰又有哪些好的做法?

雷連鳴:讓群眾切身感受到資訊化帶來的公共服務便利,始終是我們的一個目標。

永泰縣是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縣之一,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下撥的惠民資金不斷增多,數額大,涉及範圍廣,經手人員多,且發放過程不夠透明公開,給資金監管帶來新的挑戰。

為了解決涉農資金到戶“最後一公里”的問題,2017年初,永泰縣創新“互聯網 監督”模式,集中力量研發了惠民資金查詢監督平臺,將農業支援保護補貼、城鄉低保補助、生態林補償金等39類、51.48萬條、2.3億元惠民資金“曬”在網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現到人到戶透明化監督,相當於為惠民資金構築一道牢固的“防火牆”。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平臺,能夠即時精准監督,從而倒逼職能部門認真履職,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老百姓通過查詢網站或者登陸手機APP,就能夠清楚看到自己的補助項目、發放金額等,極大地增強了獲得感、安全感。這個做法被福州市推廣運用,受到焦點訪談等多家媒體的報導。

主持人:聽您這麼說,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永泰在數位化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輔助科學決策方面做出不少成績,未來你們有哪些想法,繼續推動這項工作嗎?

雷連鳴:永泰縣始終高度重視數位資訊化建設,未來我們將堅決響應“數字福建”的號召,以這次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為契機,圍繞“數位化、網路化、視覺化、智慧化”目標,扎實推進“數位永泰”建設,努力推動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

目前,永泰已經出臺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未來5年(2018-2022年),我們將全面啟動包括全域旅遊、城市管理、鄉村振興、生態保護、平安建設、水利防汛、交通醫療、健康養老等各領域的資訊化運用,讓基礎設施越來越智慧,城鄉治理越來越精細,群眾生活越來越便利,努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加快建設更加美麗、幸福的新永泰。

我們還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全面加快永泰智慧資訊產業園等園區進度,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人文優勢和自然生態優勢,現在已經吸引40家企業入駐,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業態落地生根,打造人工智慧小鎮,成為永泰高品質發展和實現趕超的重要驅動力量。

主持人:今天特別感謝雷縣長做客我們演播室,為我們講述數字永泰的實踐案例,相信會給大家一個很好的啟發。謝謝您。

雷連鳴:謝謝主持人,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們這期訪談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關注,再會!

(蘭志飛 鄭窈 實習生 林韋臻 郭佳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