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歐思創會走進濟南 聚焦”互聯網下半場”機遇與風險

人民網濟南4月22日電(胡洪林)過去的20年是中國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二十年,而今互聯網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基礎設施”,如何在“基礎設施”之上,推動商業效率提升和科技創新、創造更大價值?4月21日下午,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中歐思創會·濟南站”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以“互聯網下半場:機會、路徑與風險”為主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EMBA課程學術副主任蘇錫嘉和來自浪潮、微車、京東的三位中歐校友高管發表演講,分享如何洞見“互聯網下半場”的機會和風險。 論壇現場吸引了近500名山東地區的企業高管參與。

中歐擁有遍佈全球80多個國家的20000多名校友,其中在山東就有330多位活躍在各行各業。 本次活動由山東省誠信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歐校友會濟南分會會長王鴻傑擔任主持人,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微車創始人、CEO徐磊,京東集團副總裁王培暖等三位中歐EMBA校友分別進行課題分享。

蘇錫嘉教授發表主題演講時稱,互聯網給傳統企業帶來巨大衝擊,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是流程的縮短和客戶體驗的改變。 傳統企業要改變,需要文化和基因再造、從線性到網狀的流程改造、減少中間環節、接近客戶,從而回歸商業的根本目的——給提供資源的人創造價值,而價值最終體現的是銷售收入和利潤。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認為,進入互聯網下半場,中國正從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轉變,智慧製造將成為未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主戰場,而工業互聯網是未來製造業的“作業系統”。

微車創始人、CEO徐磊表示移動互聯用5年走完了PC互聯網15年的歷程,單純的人口紅利已經殆盡,“下半場”呈現出新的趨勢:知識付費興起,以社交化為特徵的新零售浮出水面,產業互聯網方興未艾。

京東集團副總裁王培暖結合京東生鮮品牌7FRESH利用大資料技術佈局倉庫網路的案例,從應用場景、資料生態、模型邏輯、生產流程升級、規模化多個維度,全景分析了企業如何對大資料進行挖掘和商業應用。

作為唯一一所由中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合作創辦的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自1994年創立以來,以“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為定位,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注重研究和商業實踐的融合,注重管理學知識的創造和傳播,培養了一大批商界精英。

繼濟南站之後,今年的中歐思創會還將走進西安、杭州、蘇州、廈門、哈爾濱等城市,邀請中歐名師與知名企業家一起解讀互聯網時代的全新商業思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