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水晶泥,校門口新的毒玩具

繼“牙籤弩”、“電人玩具”之後,又有一款“毒玩具”在小學生群體中悄悄走紅——

“水晶泥”,質地類似果凍,又被稱為“果凍泥”。 由於它色彩多樣,簡單易玩可塑性強,且售價低廉,起初在某款很火的短視頻軟體上流行,後風靡於各中小學。

只不過,這卻是一款“毒玩具”,其製作材料中含有有毒物質硼砂,無論是皮膚接觸還是吸入它們的揮發物質,都會對人體有害。 如果誤食或接觸傷口,則可能引起中毒,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產生影響。

近日,江蘇宿遷一名12歲小學生因誤食“水晶泥”而中毒入院;廣州一名8歲女孩和一名1歲男孩,也因誤用裝過水晶泥材料的杯子喝水而出現嘔吐等不適症狀。

這樣的“毒玩具”,杭城的小朋友有在玩嗎?被曝光後,市場上還在賣嗎?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訪了學校旁邊的幾家文具店,並跑了一趟某小商品市場,發現仍有部分商家還在售賣“水晶泥”。

記者來到杭城幾所小學旁邊的文具店,發現仍有“水晶泥”繼續售賣的情況。 某小學附近一位元男性店主告訴記者,這段時間“水晶泥”賣得沒有以前那麼紅火了。

“以前基本上都是小孩子來買的,也有大人陪著孩子來買。 主要是‘水晶泥’看上去色彩多樣,小孩子為了嘗鮮。 ”不過,自從“水晶泥”對人體有害的報導出來以後,來買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小孩子是不知道那麼多的,但他們已經得到了家長的警告,不再玩這款玩具了。

張媽(化名)的兒子在杭城某公辦小學讀書,今年是一年級。 自從孩子讀了小學,張媽的煩惱越來越多了——她去接兒子時,總得提防孩子有沒有從學校附近的小賣部買什麼玩具。

張媽對記者說,上個月兒子回到家要零花錢,問他要買什麼,他說學校裡有不少學生在玩一種玩具,跟橡皮泥差不多,但很鮮豔,他也想買。 “那天身上正好沒有零錢,就敷衍他說,等過兩天接他放學,就給他買。 ”

“看過‘毒玩具’報導後,我才知道這款玩具是有害的。 那天接兒子放學,我專門到學校對面的小賣部裡去看了一下,真的有在賣的。 而且當時有好幾個小學生正拿著這款玩具在討論著什麼,我趕緊接上兒子後告訴他,以後再也不許買這款玩具了。

”張媽向記者抱怨:“原來我們總給孩子備點零用錢,現在都不敢給多了,生怕他一不注意,買了什麼不健康的玩具回家。 ”

在張媽看來,“毒玩具”屢禁不止,一是因為花樣多,二是小孩子沒有分辨能力,大人也不在意。 “不關注新聞的家長,都覺得小賣部裡的玩具肯定沒有殺傷力。 小孩子買玩具也不注意看成分,往往跟風就買了。 ”

一位元店主對記者說,他也不知道這款玩具是有毒的:“我們這種開在學校附近的小店,除了賣一些文具外,還特別關注學生喜歡什麼樣的玩具。 比如男孩子喜歡刺激一點的玩具,女孩子喜歡溫馨一點的玩具,而這款‘水晶泥’男女生都適合玩。

”知道這是一款毒玩具以後,這位店主就再也沒有出售這種玩具了。 他說:“我店裡還有一些沒有賣出去的,但已經不再擺在貨架上了。 ”

記者又來到了杭州某小商品市場,發現有不少店鋪仍在出售水晶泥。 當獲悉記者對水晶泥感興趣時,一位商家表示,店裡有“品質很好的水晶泥”。

“為什麼說它品質好呢?”記者查看了商家所售的“水晶泥”成分,發現這款命名為“糖果水晶泥”的商品裡,並未標注產品成分及生產日期,標注的“適合年齡”則是3歲以上。 在“產品描述”一欄,甚至有“可以吹泡泡”的字樣,也就是默認此款水晶球能被兒童放入口中。

商家熱情推銷:“第一,它的硼砂含量特別低,小孩子玩它不會中毒;第二,那些被曝光的水晶泥都很稀,小孩子玩個一兩天就得換新的了,我們家的就不會。

不過我們不拆賣,只按盒賣,一盒35元。 ”

不過,自從被曝光以後,這位商家也表示以後不會繼續進貨了,“一是我們不敢進,二是玩具供應商也不敢進貨了。 現在大量進貨肯定要虧本,能把手頭的貨賣出去就已經很不錯了。 ”

本報通訊員 楊希琳本報記者 梁建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